因脑血管病变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功能障碍,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不能保证其机体所需的蛋白和热量,临床上常采用鼻饲法。
鼻饲法是通过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水和食物,满足机体的所需,但这种方法使患者出现不耐受,对清醒的患者无法长期留置,经过学习和实践,我科开展了间歇经口至食管营养管管饲法,在保证患者机体所需要营养的同时,对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有所恢复,间歇经口插管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误吸,肺部感染,胃食管返流。
间歇经口至食管营养管管饲法
是根据需要间歇经口途径放置导管至食管、流质营养物质通过该导管注入食管内、通过自身胃肠消化吸收提供机体营养支持的方法。
间歇口饲管的目的
1.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营养管灌入糊状或者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
2.预防感染。
3.避免返流。
间歇口饲的优点
1.利于吞咽功能的恢复。
2.为临床提供过渡。
3.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4.符合生理规律。
5.无呃逆、感染、误吸等并发症。
6.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间歇口饲的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障碍。
2.头颈部肿瘤放疗或手术前后吞咽困难者。
3.老年人器官衰退相关吞咽困难。
4.呼吸功能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需长时间营养支持。
5.吞咽功能正常但摄入不足如:烧伤、厌食症。
6.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相关的吞咽困难者。
与鼻饲管及胃造瘘并发症的对比
鼻饲管的并发症:脱管与堵管、呃逆、粘膜溃疡坏死、腹泻、胃潴留、误吸与误吸行肺炎、消化道出血。
胃造瘘的并发症:造瘘口周围感染、管腔堵塞、胃肠道出血、包埋综合症、造瘘管漏、胃结肠漏、吸入性肺炎、肿瘤远处转移。
口饲管对于危重患者的帮助
危重症患者大多有代谢紊乱、感染、易出现肠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肠内营养、特别是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防止肠源性感染,提高免疫力,纠正代谢紊乱。但是不恰当的肠内营养方法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呕吐、返流、腹泻等不良反应。我科对鼻饲方法进行改进,有效降低了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图文消息:张洁春
责任编辑:樊丽娜侯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