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术后粘连小肠梗阻或许可以试试这个方

导读

腹腔内粘连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腹部手术,术后粘连的形成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文献报道约94%的腹部和骨盆手术后发生腹腔粘连。相比于开腹结直肠手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通常被认为具有较低的术后粘连发生率。然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后仍有可能发生小肠梗阻。

可吸收防粘连薄膜作为一种无菌的、可吸收的半透明抗粘连屏障,主要材质为玻尿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但腹腔镜手术时很难将该材料合理的放置。日本川崎医学院消化外科的AtsushiTsuruta等描述了一种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时预防性抗粘连材料的使用方法——半折叠法(将不同深度的三层抗粘连材料折叠在一起从而增强了抗粘连功效)。

01材料与方法

由于可吸收防粘连薄膜在干燥条件下容易破碎,此外又比较容易粘连到别的接触面,所以在腹腔镜手术期间对薄膜的放置尤具挑战性。

结直肠手术后一些区域尤其容易出现术后粘连,如淋巴结解剖位置、骨盆和其下方皮肤切口区域,因此AtsushiTsuruta等使用半折叠法将三层可吸收防粘连薄膜置入腹腔以实现粘连的预防,该方法称为多层抗粘连材料的粘连预防,其最深的一层放置在盆腔的下方,中间层放置在骨盆腔隔膜周围,最表面层放置在切口附近。此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器械,也没有额外增加的成本。

它由八个步骤组成:准备、除去水分、部分重叠、滚成一个圆锥形状、抓住圆锥、插入套管针、将材料释放于腹腔内和腹内的定位。

第一步:准备

将薄膜削减成三个12.7cm×7.35cm相等大小的部分

第二步:除去水分

除去腹腔镜套管针内部以及镊子上的水分

第三步:部分重叠

部分重叠两块准备好的材料

第四步:滚成圆锥形状

将材料卷成一个圆锥的形状

第五步:抓住圆锥

用镊子抓住圆锥

第六步:插入

将圆锥插入套管针并拧紧

第七步:释放

将材料释放于腹腔内

第八步:应用

将材料在腹内定位

结果分析02

本研究中的名患者被分成3组:没有行粘连预防的患者(NP组,n=62)、行单层材料预防粘连的患者(SP组,n=19)和多层粘连材料预防粘连的患者(MLP组,n=86)。

AtsushiTsuruta等比较了这3组患者术后短期小肠梗阻的发生率:术后小肠阻塞的发生率在NP组为9.7%(6/62);SP组为9.7%(1/19);MLP组为0%(0/86)。

使用χ2检验比较这些结果后显示:NP组和SP组之间术后小肠梗阻的发生率不同,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NP组和MLP组之间术后小肠梗阻的发生率也不同,也同样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这些结果显示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时使用半折叠方法置入多层抗粘连材料来预防术后粘连,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抗粘连方法。

03优劣讨论

可吸收防粘连薄膜只能在所处的位置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其抗粘连的属性取决于腹腔内器官和间皮之间的分离程度,因此其减少术后粘连只能是局部的,不包括其他部分的腹腔。

AtsushiTsuruta等认为,多层次抗粘连材料经过半折叠手法折叠后通过腹腔镜置入的方法来预防腹腔粘连是有效的,但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对这种手术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责任编辑

Zeli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zl/5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