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跂而望,不如登高营养一线治疗

尝跂而望,不如登高。9月4日15:00-16:40,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办的《营养一线治疗》城市巡讲会“肠外营养临床应用”专题天津站直播圆满完成,专委会委员、学组委员及各省市分会委员所在单位积极组织本单位医护人员及患者参加了本期直播学习。

城市巡讲会项目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年发起的学术项目,旨在推广肿瘤营养规范化诊疗流程、更新肿瘤营养理论和知识、规范肿瘤营养临床应用。自年起,专委会将该项目作为《营养一线治疗》系列项目的专项计划,每年将固定开展20期以上,围绕肿瘤营养临床应用的各个专题,面向二三线城市,尤其是县域医疗机构,开展肿瘤营养理论讲座及肿瘤营养临床病例研讨,切实提升临床一线工作者的肿瘤营养诊疗水平。

本期直播医院张雅敏教授担纲主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参加直播,并作题为《后疫情时代的临床营养》的主题演讲,医院李阳医院杨士民教授分别做了《复杂肝切除术后肠外营养治疗》和《都是补片惹的祸—聚丙烯补片真的可以导致肠瘘吗?》的病例分享,医院崔云峰教授和医院潘源教授进行了病例点评。

新冠疫情的爆发及疫情防控常态化,对医疗机构和医护工作者,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医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健全和发展。石汉平教授是外科医生,但是他对临床营养尤其是肿瘤营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他的演讲,明确了营养状况是基本生命体征,营养不良后果严重,而医院和患者是营养不良最高发场所和人群,营养是一线治疗不是辅助治疗,营养治疗显著节约医疗费用,各级医疗机构均应重视住院患者的营养诊断、治疗和评价,健全营养诊疗流程,强化患者营养教育,规范营养治疗通路尤其是肠外营养的应用,强调PN比EN更容易满足能量和蛋白质需求,SPN比TPN前景更广,呼吁增加PN品规尤其是小包装制剂。石教授作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主任委员,带领专家团队,在促进临床营养学科建设和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令人深深敬佩,希望在他的引领下,我国临床营养尤其是肿瘤营养学科迎来蓬勃发展。

李阳教授基于两个肝胆手术患者肠外营养病例,分享了肝胆外科患者疾病特征、营养代谢特点、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不良对预后的影响,强调了脂肪乳的安全高效使用,同时也分享了橄榄油脂肪乳的特点、优势及相关临床研究,让我们对肝胆术后患者肠外营养治疗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崔云峰教授肯定了该病例中临床和营养诊疗程序的合理性,肯定了肠外营养尤其是橄榄油脂肪乳对复杂肝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和术后恢复的重要作用,强调了肠外营养规范化的必要性,病例有很好的典型示范价值。

杨教授对临床诊断为小肠腹壁瘘和小肠阴道瘘的病例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包括手术、术后病理、术后恢复及检查、二次术前评估手术以及梗阻情况等,基于国际文献,杨教授讨论了聚丙烯补片与肠瘘的相关性以及补片肠粘连发生率,分析了肠瘘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困境,基于该病例,演绎了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模式,这是一次有温度的病例分享,令观众获益颇丰。潘源教授肯定了该病例补片应用、腹腔感染处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肯定了肠外营养介入的时机、给量方式的重要性,强调了临床上重症晚期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肠外营养的必要性,该病例有很好的研究和示范的价值。

在互动交流环节,五位教授就肠外营养促炎性方案是否应该被考虑、肝切除术后肠外营养特别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by/4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