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的回声
父亲节
每一个能送达问候的人都是幸福的
而黄昏就要来临
我两手空空走过解放东路
想起螯角山公墓的野菊
被经年的风轻轻吹拂
父
亲
节
文
可珂
父亲离开我已有十多个年头了。每逢父亲节,人群中,我一直逃避这个节日。不敢触碰,不能回忆,不愿提笔。只要一想起他,便悲伤无法自抑。父亲,男人最温柔的名字。“爸爸”,上下唇相互触碰的发音,是上唇和下唇相互抚摸后从身体中过滤出来的至爱至亲。喊一声爸爸,有人应时,没觉得有多幸福;没人应时,才知道这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一篇旧作,怀念父亲。——年6月。
青春在一个夏天速成
(年7月)1
6月10日,父亲出院了。回家先调养半个月,等待下一步化疗。头晕、便秘、恶心、呕吐、烦躁、乏力、浮肿、脱发……父亲没能逃脱一切化疗病人遭罪的规律。好在他之前身体底子不错,且耐受力极强,咬牙坚持下来。一轮化疗后出院回家调养二个星期,然后再住院,进行下一轮化疗。如此循环,大概需要半年时间。有时半夜能听见父亲坐立不安的声音,每个小时去看他,都见他以不同姿势蜷缩在床上的各个角落强忍疼痛,不愿惊扰家人。
都说化疗是对生命最严峻的摧残和考验。经过肠切除改道造瘘后,父亲已元气大伤。为了让他尽快恢复体力,好能扛得住化疗的折腾,这些天我的全部生活就是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给父亲做吃的,补身体。因为要少吃多餐,基本上做完这顿紧接着就得准备下顿,一天从早到晚站在厨房里,忙得像高速运转的陀螺,焦头烂额晕头转向。刚出院那阵,父亲天天掉称,一天掉二斤,体重掉了三十斤,瘦的不像样儿了。短短一个月,我学会了做各种各样营养滋补品,鲫鱼汤、乌鸡汤、乳鸽汤、牛肉汤、大骨棒汤、木瓜、牛蒡、海参、鲍鱼……满脑子想的,都是下顿再做什么强身壮体的东西给他补?母亲从同事那求得了一副“秘方”,用黄牛的蹄筋加鲤鱼、山楂、大枣等按比例炖12个小时熬汁吃,据说可以把癌细胞“包起来”“吃没了”。我其实是并不信的,只是为了老人心理上好受点,照做就是了。2
母亲家务活基本上什么都不会干,四十年来都是父亲在做,她生活自理能力几乎等于是零,父亲一倒下,母亲的天都塌下来了,脑子也不好用了,精神状态令人堪忧。她要强一辈子,不接受亲戚朋友的任何帮助,六十多岁的人了,凡事亲力亲为,医院里硬撑,谁劝也不听。我妈是个女强人,她的手小时候在体罚我的时候,爆发力极强。年少时的我就是被她的“独裁教育”逼坐在写字台前成天用功。母亲身为大学教授桃李满天下,怎么能容许自己的果子不饱满丰硕?相比之下,我爸长了个笑模样,且早早地谢了顶,走在街上,曾被误认作是某喜剧明星。父亲性格内向,为人低调谦卑,从小在我心里,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出版的论著成为业内标志性工具书,早早破格提升高级职称;他脾气好,善烹调,懂技术,会维修,熟练操作各种工具,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学富五车,融会贯通,是我的活字典和百科全书;他爱家如命,心细如发,任劳任怨,宽让随和,集所有好男人特质于一身。多年来他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没让妈做过一顿饭,脏活累活抢着干,剩饭剩菜抢着吃,自家或亲戚家的各种电器坏了,他都能妙手回春,轻松搞定,不枉为哈工大的高材生。而母亲,不会干任何女人擅长的活计,一涉及到家务方面,她的十个指头之间好像突然长了蹼。退休后,母亲被院里反聘,成了督导组专家,又在私立院校带课,更加不顾家了。父亲则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侍候家里这两个他最爱的女人身上,把我们照顾得汤汤水水舒舒服服。父亲生病后,我义不容辞地接替他了职责,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和主心骨。日日为琐碎家事忙碌,才体会到平日里父亲的操劳和不易。三十年都没有成熟起来的女儿终于在一夜之间长大,青春在一个夏天里速成。而病中的父亲,也终于可以放下手里永远也忙不完的活,心安理得地躺下来歇一歇,不用像从前那样每天面对着二个不省油的女人,爱得很辛苦。3
回头想想,其实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用心体会过他。理所当然地承欢膝下,享受他的爱和付出。直到他病倒,我才知道什么是父亲,我才离他这样近,才摸得着他。他刚手术后那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天热出了很多汗,我用温水湿过的毛巾给他洗脸、擦身,他乖乖地坐着,任我服侍;给他剪胡子,他就乖乖地扬起下巴,闭上眼睛,很听话很小孩的样子。我看着他,想要把他那一刻永远铭记在生命里。眼见他就像一张老照片,被撕开又被粘合,病痛对于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活下去!在我心里一直像一座山一样的男人突然倒在我面前,让我怎么面对他?我们不敢告诉他真相,只说他的病是“肠梗阻”,没什么大碍。直到出院前,因为马上要做化疗,医生和我们商量后,才告诉他“从你的肠子里割出一点东西,你别害怕,是良性的,为了预防,需要做做化疗。”父亲一开始怎么也不能接受,认定自己不可能有“东西”,郁闷至极——他一直都是身强力壮,百毒不侵的呀!父亲一生不烟不酒,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最得意的就是有个好胃口,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他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合理饮食,多年来坚持游泳、爬山、散步、每天骑车到处转,遵循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四十年没给国家花一分钱医药费,怎么一下就成了重病号?”4
慢慢地,他还是默认了这个事实。出院后,母亲不知从哪找来一本关于养生之道的医学书,父亲每日捧着认真研读,对照自己的病情给自己诊断,自欺欺人地说:“我这种瘤医学上叫‘境界瘤’,是良性的,但需要按恶性的治,所以医生要我做化疗!实际上我的这种瘤子是不会扩散的,明白吗?”他那煞有介事的面孔,每每使我有一种滑稽又悲哀的感觉。从前那个智慧能干的父亲与眼前这个病弱天真、掩耳盗铃的父亲之间似乎有一段空白,这段空白一度使我非常地困惑,我不了解他看似乐观的心理及轻松的姿态,如同无法面对他晚年时而流露出来的脆弱与悲情。父亲沉浸在他的另一种自我状态里。如果仔细聆听,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大病初愈的父亲拖着病躯爬山的样子。慢慢地,他加速了,病痛、年龄、回忆给他带来的羁绊一点点少下去,父亲向上攀着,脚下虎虎生风,如同他每天早上迎着朝阳,在我家附近的燕翅山上的矫健的身影那样。父亲常常就这样握着摇控器在客厅里的长沙发上睡着了。我过去蹑手蹑脚地给他盖好毛巾被,看到他脸上不易觉察的微笑——在他的梦中,有着怎样随心所欲的场景啊!他梦见健康的他,和一群活蹦乱跳的年轻人一起,在政法学院的游泳池里游泳吗?我不知道他还可以撑多久?虽然我们在尽一切努力挽留他存活的时间。但我知道他的日子不多了。我们人真是有一个大限在等着我们的。无论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你怎样气壮山河、无论有多少爱与不舍,死亡都是无法回避的。爱,也是这般无能为力。那么,就让我带着父爱在血肉中旋成的年轮,隔着过去的岁月无以诉说的风雨,好好珍惜他最后在世的每一刻吧!我知道我是他生命的延续,我身上有着与他类似的无法掩去的优秀与弱质。假如有一天身心疲惫的父亲终于在病痛的挣扎中远去时,我要在他告别的路上栽一棵美丽的丁香树,然后在他的耳边轻轻唱——感谢你给了我生命。-END-年。父亲。洛山矶。我知道你离我不远。相关阅读
愿天堂有极乐
我们所留恋的肉身
文可珂作者简介可珂诗人,资深媒体记者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为《知音》《女友》《文友》《祝你幸福》等多家报刊杂志撰稿人,中国博客网推荐网络作家,创作诗歌、散文、社会调查、案件纪实等百万余字,许多作品在报刊发表或在网易新浪等各大网站转载。?小词的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