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结果提示结肠肿瘤处狭窄,肠镜不能通过。
DSA引导下造影显示梗阻部位入住我院普外一区后,王银中主任立即召集全科医生进行科室疑难病例讨论,并联合介入科、内镜室、麻醉科、营养科等开展多学科会诊,为该患者量身定做诊疗计划。最终决定先行肠镜取活检明确诊断,之后介入科行DSA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先打通结肠癌梗阻的肠道,行肠道准备,然后行结肠癌根治术。打通肠道,就可以缓解肠梗阻,排气、排便通畅,可以口服泻药行肠道准备,减轻肠壁水肿,有利于手术中吻合肠管,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的几率,避免因肠造瘘给患者带来痛苦。科室行疑难病例讨论
王银中主任教学查房
王银中主任的手术团队正在实施手术王主任谈病情以人为本,言辞恳切,与患者家属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后,家属也充分尊重医生的治疗方案。治疗得以顺利进行:第一步抽血化验检查、营养支持,完善术前准备。第二步行结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70cm处见全周粘膜不规则充血隆起,质脆易出血,内镜不能通过,取活检报告为结肠腺癌。第三步介入科李福亮、秦春堂主任完成DSA引导下肠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当日下午患者排气、排便,自感腹胀、腹痛消失。第2日即让患者进流食,下床活动。进食1周后开始行肠道准备,口服泻药后患者排空比较干净,为外科手术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条件。肠道支架置入术后第10天在麻醉手术部行全麻下“根治性结肠癌切除术、一期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患者造瘘的顾虑完全消除,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肠道支架置入术后第5天复查腹部CT,提示肠梗阻缓解。
王银中主任介绍,大约25%左右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肠梗阻,一旦肠道梗阻,患者腹痛、腹胀较重,大多需要急诊行外科手术解决,由于术前无法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需行肠造瘘(人工肛门)手术,等化疗、放疗结束后约半年需再次行肠造口还纳手术,患者往往需要经历两次手术,住院时间较长、花费高昂、痛苦增加。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焦虑、不愿意与人交往等心理疾病。随着结肠镜或DSA下肠道内支架应用于临床,对于肠道准备差、影响I期吻合的结肠梗阻患者及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者转移需姑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该方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痛苦。此外,王主任还介绍了肠道支架的适应症:(1)对于可以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在出现肠梗阻时,可作为术前准备替代结肠造瘘术;(2)对于无法切除的晚期结肠癌,作为姑息治疗的手段;(3)用于转移癌或外压性病变所致的肠梗阻。河南医院普外一区自年以来相继开展了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精准肝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等高难度腹腔镜微创手术,规模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腹腔镜优势术种,大力推广ERA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前宣教、术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饮,术中减少胃管、腹腔引流管留置、术后早期进碳水化合物避免口渴、早期拔管、早下床活动等措施)及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消化道肿瘤MDT),使广大肿瘤病人明显减轻了手术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患者收获了“舒适化”医疗体验和治愈的希望。王银中主任说:“一个好的医生要有三心:爱心、责任心、同情心。作为一名医生,能为患者减轻痛苦是一种快乐,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这份职业的荣誉感无可比拟”。在王主任的带领下,普外一区医护人员朝气蓬勃,团结一致,谋篇布局,奋勇争先,恪守职业道德,苦练技术本领,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强化焦作市重点学科建设,努力使焦作市腹腔镜微创外科和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再上新的台阶,更好的造福焦作市区及周边县区百姓。
医院青年MDT团队参加全国比赛
后记:消化道肿瘤MDT: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涉及内科、外科、内镜和病理学、影像学、放疗化疗科等多学科领域。由一个专业的医生来主导治疗,很可能存在缺陷。为了让病人少跑路,少花钱,能接受更科学、更规范合理的治疗,MDT治疗模式应运而生。就是“集中各个学科的专家的专业知识与智慧,共同为每个肿瘤病人量体裁衣,打造他的私人定制诊疗”。这种模式最大程度避免了误诊误治、过度医疗或治疗不足。而最终获益的,自然是每个患者和家庭。普外一区王银中
编辑:几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