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化名)今年4岁零5个月,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6月2日夜晚,小乐突然出现了腹痛、呕吐的症状,父母第二天一大早就将小乐医院查看病情。
经过拍片诊断后发现,小乐的消化道内存在金属异物。这时,小乐的父亲想到曾经看到过的幼童误吞磁力珠的报道,害怕孩子受伤害严重,于是他便赶紧带着孩子来到了银川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诊疗。
“通过拍片我们看到,在他的消化道内有一个像手链一样的金属异物,根据判断应该是磁力珠,后来我们通过不同的体位拍片发现,一共有21颗。”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外科主治医师郑颖龙告诉记者,必须把这21颗都取出来,不能残留在里面,而且残留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父母也不知道小乐是何时误吞这些异物的,在相关检查完成后,郑颖龙意识到,这些存在于小乐消化道内的金属异物很有可能会造成肠穿孔,6月3日晚上便立马为小乐安排了手术。
在手术中,郑颖龙发现,小乐已经出现了肠穿孔的症状。“一共发现了6处肠穿孔,而且伤害的面积比较大,我们就做了一个肠切除、肠吻合,后续一些部位还做了一下修补。”郑颖龙说。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后,在小乐消化道内的21颗彩色磁力珠被全部取出,目前正在接受住院观察。
据郑颖龙介绍,这种磁力珠与普通塑料珠、玻璃珠不同,一旦误吞,基本无法自然排泄出体外。“吃进去的塑料珠、玻璃珠它会沿着你的消化道,慢慢地通过粪便排出来,但是磁力珠因为有磁性会相互吸引。”郑颖龙说,“这些磁珠会在消化道不同的位置相互吸引,导致磁力珠之间夹住一些肠管,甚至是胃,被夹住这些肠管时间长了之后慢慢就破了,医学上就叫‘穿孔’。”
另外,郑颖龙还提到,近些年,一种俗名为水晶泥,学名为高吸水树脂的玩具深受儿童的喜欢,但殊不知,这些色彩艳丽遇水膨胀、看似像糖果一样的水晶泥,一旦被儿童误食,也有可能造成梗阻等严重伤害。
因此,郑颖龙也提醒广大家长,儿童的认知能力尚不健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将硬币、纽扣以及针、刀片等锋利物品妥善收纳。一旦发现孩子有吞咽异物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诊。
END来源
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崔瑶班占洋
编辑
奶茶不丁
审稿
马玲艳石永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