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操作中
患者为一名老年男性,患有食管癌,病情已经不允许外科手术及放疗化疗,食管癌逐渐增大进而出现食管梗阻,曾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得以进食,但有着明显的胸痛及刺激性咳嗽等不适,无法耐受,曾多次要求将食管支架取出,但为了进食及营养补充而忍受着这份痛苦。数月后肿瘤向支架两侧生长,最终再次堵塞食管,只有取出支架,患者坚决反对再次置入支架,只能留置胃管补充营养,仍难以忍受胃管引起的咽部恶心感及咳嗽,但胃管的管径小,所补充营养不能完全满足生理需求,逐渐出现电解质紊乱、低白蛋白血症等,消瘦明显。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决定为患者施行“食管癌探条扩张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经过术前严谨的准备,并由消化内科副主任覃冠、蒙冠龙副主任医师等联合进行手术,手术历时50分钟,顺利将造瘘管置入。造瘘管置入后
目前患者已经通过造瘘管注食,少了咽喉部食管支架、胃管的干扰,精神状态明显改善。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一些消化道不全梗阻或功能不良的患者,目前临床多采用鼻饲管,但因鼻饲管长期刺激食管、鼻咽部粘膜而易发生食管炎、鼻炎、咽炎、甚至腮腺炎和鼻软骨的破坏;并且鼻饲管破坏了正常的贲门功能,易发生胃食管返流,而频繁的返流容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自年开始应用于临床,为长期肠内营养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管饲途径,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每年美国有大约20万例病人从中获益,但因种种原因,国内开展较少。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与传统外科胃造瘘手术相比,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少、易于护理等优点,为建立长期的胃肠内营养通道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途径,是目前一种先进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适应症:各类患者如果预计需要肠内营养的时间大于30天,就应考虑胃造瘘术。包括重度神经性吞咽障碍或发育障碍、口咽颌面部创伤性或肿瘤性的梗阻、食管癌、头颈部癌、烧伤患者、以及需要长期气管插管的重症病人。还包括胃排空障碍、不可手术肠梗阻患者的胃肠减压、胆瘘患者以及外引流胆汁回输等。凝血功能障碍、腹膜炎、腹膜透析、胃壁静脉曲张、无胃及任何不能行胃镜检查的疾病。医院消化内科-
摄影报道/消化内科覃冠
编辑/王成翼
审核/韦克熙
医院信息
急救-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发热门诊:-
门诊服务总台:-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