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气预测,华中几个省,最近会迎来大概半个月的持续好天气。前段时间连续阴雨天,这对养殖鲈鱼的朋友影响特别大,很多池塘亚硝酸盐、氨氮严重超标,水质很坏,因为天气不好也没敢随意处理,现在好了,正是处理水质的大好时间。除此之外,还有保健等关键问题需要加强。
为了更加聚焦一个问题探讨,本次我们专门来讲早苗养殖模式的中后期预防,以便大家都能做好这个阶段自己的防控工作。
鲈鱼养殖早苗模式,放养规格一斤35-40尾,4月中旬放苗,到现在基本平均1.5—2两/尾,小一点的规格也在1两左右,这个时间段我们养殖管理应该注意那几点?
一、先管理好鲈鱼苗的内环境(肝、胆、肠)
鲈鱼天生就是被贴了一个脂肪肝的标签,因为吃的饲料蛋白高,这也是造成鲈鱼发肝胆病主要原因之一。
1、定期帮助鲈鱼肝病排毒,防止肝脏出现以下病变:
(1)、花肝(脂肪肝)
我们常见的花肝就是脂肪肝,这个很好判断,拿手去摸就能感觉到很油的感觉。
(2)、绿肝(花肝)
属于使用药品过重、内服不当组合药物、饲料黄曲霉素过重等原因导致。
(3)、白肝(灰白)
很多养殖朋友错误地判断了病症,多次使用了错误的产品,没有明显的效果还继续加量。“是药三分毒”!肝脏作为解毒的主要器官,长期使用无效药物诱发肝脏失血,导致毒素在肝脏蓄积,表现为白肝的症状。
(4)、黄肝(土黄色)
细菌肝和脂肪肝都会导致肝脏发黄,分辨的方法也很简单,脂肪肝肝脏触摸会有很油的感觉,反之就有可能是细菌肝。用剪刀剪开肝脏无法愈合。
2、防止鲈鱼胆囊病变
鲈鱼胆囊肿大、萎缩,胆汁变为无色、红色、黑色等,这一般是由于胆管堵塞导致的,也是肝胆功能紊乱导致的,无法解毒。
以上几种肝胆疾病我们都可以提前做好预防,要求:三个10天预防很关键,大家可以看我视频号里面有详细步骤。
在0.1-0.6斤/尾的规格,每10天用3天以下产品,交替使用:
定期预防很重要3、增强肠道弹性,防止肠道病变饲料吸收好不好,鱼长势好不好这跟我们鱼肠道有很大关系,肠道绒膜多不多,肠道壁厚不厚,弹性强不强,这就靠我们平时预防产品很关键。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内服预防小技巧建议大家长期坚持饲料里添加,饲料发酵伴侣,可以促进鱼肠道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二、外环境:(水质、底质)
鲈鱼塘水质到了中后期非常容易出现问题,这是诱发疾病的关键所在,平均溶氧高水质好的池塘鲈鱼发病率低,反之爆发疾病的几率就非常大。那我们要怎么样去做?
1、水质管理:
到了6—8月份,每5-7天加一次新水,每次加水20—30公分,加注时间以清晨为好,不要在傍晚。定期向池塘补藻补菌,投料高峰期建议每7-10天补一次:活力碳源+降氨灵+水美+藻种。
为了稳定水质,及时分解粪便,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等,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调水神器,生物絮团包,1个用5-8亩水面,20天换一次。
2、底质管理:
池塘底部好不好也是养殖关键。底部环境差的池塘容易长寄生虫、溶氧不高、发病率高,所以合理去改底很重要,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改底小技巧,养殖前期大家可以用含量低点过硫酸氢钾,养殖中后期可以搭配一次含量高的过硫一次低含量的过硫交叉改底:如“菌毒清”。同时也可以搭配双氧水成分的“双氧底净颗粒”一起改底,10—12天一次。
鲈鱼养殖,做好内环境和外环境预防工作,养殖就会全程无忧。其实,养殖任何品种都是一样要从预防开始做起。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鲈鱼养殖信息可以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