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切口感染、术后腹内压增高、手术操作技术、切口的类型、患者的营养状况等有关。切口疝不能够自愈,均需手术修补。
根据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提出的腹壁切口疝分类标准,疝环直径≥10cm为巨大切口疝,系一种复发率较高、处理困难的外科疾病,该病多发生于病情复杂或高龄患者的腹部手术之后,由于患者年龄偏大,腹壁皮下脂肪较厚,腹部肌肉及纤维组织薄弱,切口疝发生后容易迅速扩大,由于大量腹腔内脏器长期脱出在腹腔外的疝囊内形成第二腹腔,使患者行动受限,感觉局部明显坠胀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近日我科收治了一名外院泌尿外科术后巨大复杂的切口疝病人,患者女性,66岁,其腹壁缺损最大直径达到了30cm,腹部明显膨出,已经形成了第二腹腔。患者时有腹部坠胀疼痛的发作,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平时走路只能有双手扶住巨大疝囊,痛苦不已。其曾经就医院,均因为疝囊太大,病情复杂,均告知患者无法对其手术治疗。该患者遂来到我科要求手术治疗。
患者左下腹明显突出,形成第二腹腔
对此类巨大切口疝在治疗难点在于:
1)是否能关闭缺损的疝环---疝囊巨大,疝环直径20-30厘米,疝环两侧组织可能无法成功聚拢,关闭疝环。
2)以及如果强行关闭缺损的疝环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如果手术时将疝囊内容物回纳至腹腔并强行缝合关闭疝环,会造成短期内腹腔压力急剧升高,压迫心肺及大血管,可能导致患者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采用腹壁分离技术,尽量减少缝合关闭疝环张力,如果采用这样的办法也无法彻底关闭疝环,我们会预留一部分疝囊壁覆盖疝环缺口,用来隔离补片与腹腔脏器的接触,因为普通补片与腹腔脏器接触,会造成明显的黏连,甚至会导致肠梗阻,肠瘘的发生。因此,医院面对无法关闭疝环的情况时,通常会采用防粘连的复合材料补片,补片的腹腔面为膨化聚四氟乙烯,防止腹腔脏器与补片粘连,导致肠梗阻,肠瘘的发生。另一面为聚丙稀材料,利于组织长入,便于愈合及加固腹壁。不过这种复合材料补片价格昂贵,通常要一张补片一万多,面积大的要两万多,而且巨大疝因为缺损面积大,可能同时采用两张补片。而采取我们的方案使用疝囊壁组织隔离补片与腹腔脏器,只使用普通补片即可,普通补片每张只有一千多,价格相差10倍。
经过术前充分准备,我科成功施行腹壁巨大复杂切口疝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修补成功。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科腹壁疝治疗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编辑:韩梅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