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刘女士来义乌打拼多年,如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很多电商都在她这里进货。半年前,她突然开始反复拉肚子,每天都在3次以上,大便中还带着血迹。
由于以前也经常腹泻,总以为自己肠胃不好,就没当回事儿,自己买了些药吃。没想到腹泻一直止不住,人也迅速消瘦下来。由于正值市场旺季忙不过来,她就一直拖了3个月,医院胃肠外科就诊。
“经过检查,患者已经是大肠癌中期癌变。”提起刘女士的病情,胃肠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建峰不禁扼腕叹息,“近年来,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罹患肠癌的病例越来越常见,我科这几年接诊的最年轻的大肠癌患者只有23岁。这和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的改变,有比较直接的关系。”
追溯刘女士的病史,她的生活实在太忙,基本没时间自己做饭,基本都是叫外卖,有时外卖送来也顾不得吃。白天接完客户,晚上还要跑厂家、选款式,忙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态,有时自己都不记得当天吃了几顿饭。所以有时身体不舒服,她都是能扛就扛,扛不住了就上网搜索后自己“开药”吃。
“假如她有一定警惕性,能早点过来做筛查,治疗要比现在简单得多,疗效也更好!”
刘女士对自己过往的行为后悔不迭:“健康没了,多赚那点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针对刘女士的病情,医院高度重视,由医院的胃肠外科主任盛建明专门组织“多学科会诊(MDT)”,邀请肿瘤科、放疗中心专家共同协商,联合制定最合理、最优化的治疗方案。这也是自去年浙江大医院全医院以来,相继成立了浙大一院放疗中心义乌分中心、浙大一院肿瘤综合诊治义乌分中心、多学科会诊中心(MDT)等平台,全面接轨浙大一院优势学科资源,提升肿瘤综合诊治水平,使患者真正获益。
刘女士经过术前充分准备,由盛建明主任亲自主刀,进行结肠肿瘤根治性手术。术后在胃肠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刘女士病情恢复顺利。接下来,还需要接受化疗等后续治疗。
警惕:恶性肿瘤低龄化
《32岁上班族从肠癌确诊到弥留只有四个月》
《女子暴瘦到剩38公斤竟是大肠癌惹祸》
……
曾经,人们误以为大肠癌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然而现实很残酷,如今5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比例很高,并且还在继续向低龄化发展。
“我还年轻”,
已经不再是大肠癌的“免死金牌”;
“我还年轻”,
已经不再是每天胡吃海喝的借口;
“我还年轻”,
已经不再是不体检、筛查的理由!
肠癌
恶性肿瘤界的“老四”
大肠癌包含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呈现迅猛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仅次于肺癌、肝癌、胃癌。
中国大肠癌患者数量全球最多,在城市癌症发病率中肠癌仅次于肺癌,并且上升趋势明显。但是相对于其它恶性肿瘤,结直肠癌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阻止它向癌症方向的发展,平均治愈率高达50%。
癌前“报警信号”
千万别忽视
大肠癌是一种早期症状隐蔽的癌症,易与多种疾病混淆。不过,它发生早期,身体还是会发出“报警信号”。
便血
肠癌早期病变仅限于黏膜,可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的改变。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便血,血色多淡暗,黏附于大便表面。
黏液便和脓血便
排便习惯改变
大便次数由原来的每天一次变成两三次,每次大便完毕后有大便不尽的感觉。
腹泻或便秘交替
如果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症状,就可能是因癌瘤的生长影响了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
腹痛、腹胀
肠癌患者因肠道梗阻会腹胀、腹痛,其中腹痛发生率较腹胀的发生率高。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贫血、消瘦
随病程进展,患者可出现慢性消耗性症状,如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甚至出现恶病质,并常伴随着疲劳和体重骤降,与便血、摄入不足以及消耗过多有关。
当有以上表现时就应该考虑癌变可能,最好去做结肠镜检查,这是目前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手段。
大肠癌可以预防吗?
盛建明主任提醒大家:大多数情况下,结肠直肠癌都是可以预防的。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心情愉快、早期筛查是关键。
平衡饮食
对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可以发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红肉、高蛋白、高脂肪、腌制、油炸食品的过多摄入,已经明确是肠癌的高危因素。平衡饮食,则可以降低患癌风险。
“平衡饮食”是指高纤维素、适当的蛋白脂肪摄入,足够的摄入水量和平衡的肠道菌群。
?每日摄取足够的蔬菜、水果
?多摄取鱼类取代红肉及加工肉类
?以五谷米、糙米等全谷类取代白米
?减少额外添加糖
?盐份摄取不超过6克/天
除了遵循饮食原则外,多吃一些抗发炎及抗氧化的食物,例如新鲜蔬菜及水果、坚果、莓果(如草莓、蓝莓、覆盆子、黑莓、蔓越莓等)、全谷类、草本植物(如百里香、迷迭香、姜黄、丁香、薄荷、肉桂等),也可以增加存活率、促进疾病恢复。
改变生活习惯
①运动: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体力活动过少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减肥和锻炼能起到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
②戒酒和戒烟
③少熬夜
治疗癌前病变
结肠直肠癌通常是从息肉开始,如果尽早发现一些肠道特殊炎症、息肉等癌前病变的“小病”,将可能产生癌变的肠道息肉摘除,将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
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结直肠癌或腺瘤的个人或家族史者,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通过普查与随访,尽早切除腺瘤,治疗结肠炎,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
除此之外,利用大便化验、肠镜、指检等筛查手段也可以及早发现早期肠癌;而就算发现是早期大肠癌,经过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也是很高的。
常见筛查手段包括: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双重对比钡灌肠;计算机断层摄影结肠造影术(虚拟结肠镜检查)。
医院提醒广大朋友
如遇肠道不适,医院就诊。体检、筛查也要选择具备医院,以免延误病情。
医院
胃肠外科
医院胃肠外科是市医学重点学科——普外科的重点组成科室,其中胃肠肿瘤学为院级重点扶持学科。设有郑树森院士专家工作站,南方医院厉周教授名医工作站。获得金华市巾帼文明岗、金华市青年文明岗、义乌市工人先锋号科室等荣誉。是温州医科大学临床教学示范病区,宜春学院医学院优秀带教病区。学科技术医院标准。科室科研能力雄厚,目前已经完成多项义乌市市级、温州医科大学校级课题项目,并申请登记国家科技成果2项。
目前科室有医务人员24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正高2人,副高5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2人。温州医科大学兼职教师2人(兼职教授1人,兼职副教授1人),具有硕士学位6人。
学科技术力量雄厚,临床服务及人文关怀到位,科室秉承快速康复、优质服务的理念。采用手术、化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显著提高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结合微创外科技术的全面应用,目前熟练开展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的根治性手术,开展腹腔镜下腹腔探查、肠粘连松解等手术,使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先进的吻合技术,实现保肛,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追踪医学学术前沿,在浙中地区较早开展腹腔镜胃减容手术,给肥胖症病人带来福音。依托院内全省先进的全合一营养配置中心,将肠内、肠外营养应用到胃肠道肿瘤、短肠综合症、肠瘘及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中,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专家简介
盛建明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主任(浙大一院派驻)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在浙大一院从事肿瘤外科一线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肿瘤治愈率高,尤其擅长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胃肠肿瘤的外科规范治疗。对甲状腺肿瘤的切口处理美观,甲状腺,乳腺,胃肠肿瘤的淋巴结示踪清扫颇有研究。主持及参加多项省卫计委,省自然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医学论文。
吴海明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执行主任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浙江省微创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金华市微创外科学分会委员
金华市临床营养学分会委员
义乌市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温州医科大学外科学研究生建设基地负责人。义乌市“”创新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先后在浙江大医院进修胃肠外科和微创外科,擅长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主持多项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陈建峰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副主任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浙江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外科分会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金华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义乌市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温州医科大学副教授,医院普通外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义乌市“创新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获得温州医科大学年度临床实践教坛新秀奖。主持完成温州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项。参与浙江省卫生医药科技项目研究一项。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小小"眼结膜炎"5年没治好!医院呼吸科医生"火眼金睛"揪出罕见全身性疾病……
〉吃两颗止痛药,年近九旬老人竟然大出血!医院提醒您:止痛药千万别滥用!
〉少女不敢恋爱只因“多事之丘”
医院一个手术为她根除烦恼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