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直肠放射治疗
简而言之,就是用射线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肿瘤的放射治疗是指利用X射线或其它射线照射肿瘤从而使肿瘤细胞遭到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中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75%的肿瘤患者在不同阶段可能都需要放射治疗,因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是运用很广的治疗方法。对幼稚和生长旺盛的肿瘤细胞作用很大;但放射线破坏和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细胞也有破坏作用。
二、什么是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腹腔、盆腔或腹膜后恶性肿瘤经过放射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可以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
三、放射性肠炎的分类
放射性肠炎患者根据其起病的缓急有急性、慢性之分。
急性放射性肠炎是在照射期或照射后一段时间出现,表现为肠道黏膜上皮完整性破坏及上皮细胞功能紊乱引起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甚至鲜血便;
慢性放射性肠炎通常发生于放疗结束后12-24个月,但晚者亦可能在放疗结束后数十年出现,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绞痛和体重下降,继而出现腹泻和里急后重,这些前驱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年,最后出现肠梗阻、肠穿孔、肠道出血或肠瘘。
四、放射性肠炎的预防
采用先讲的放射治疗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肠道照射体积,降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以调强放射治疗(IMRT)为代表的精确放疗技术是目前放疗主流,医院放化疗科,目前装备的全省唯一的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Therapy)更是精确放疗的大杀器,对正常组织保护有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能够对正常组织保护的同时给予肿瘤组织精准高剂量照射。
药物预防:很多研究显示,一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肠道益生菌制剂,肠粘膜保护剂等药物能够减轻放射性肠炎的发生。
饮食调节:避免食用刺激性、粗纤维类食物等。
控制原发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对减轻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五、放射性肠炎的治疗
放射性肠炎主要以内科保守治疗和支持治疗为主。
出现急性放射性肠炎时,一般无须终止放疗。可通过调整饮食减轻症状,如避免食用刺激性、粗纤维类食物等。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对症处理,如服用止泻、止血、缓解痉挛药物。中医药在临床中也可发挥一定的疗效。
肠道益生菌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上皮,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及调节免疫系统,在放射性肠炎的预防和治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放射性肠炎的急性期,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硫糖铝等,可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肠道黏膜上皮的修复。
当出现狭窄、梗阻、穿孔、肠瘘及腹腔脓肿,经内科治疗无效时,可选择外科手术。
六、放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放疗前:
了解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肠梗阻、不育等相关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育龄期患者有生育要求提前行生殖细胞储备。
由于放射性直肠损伤,放疗期间可能出现便频症状加重。
定位前提前1h排空膀胱,喝水-ml充盈膀胱,在复位及每次放疗时均采用同样标准使膀胱充盈。
体位及固定方式:仰卧位或有孔腹板的俯卧位,盆膜固定。
定位CT:定位CT和MRI扫描采用相同体位和憋尿。
放疗中:
每周门诊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保持皮肤画线,照射区皮肤保持清洁干燥,放疗后温水坐浴。
高蛋白、低脂肪、低纤维、适量维生素饮食,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放疗后:
放射范围内的皮肤:①急性反应:可出现皮肤瘙痒、色素加深,滤泡样红斑、脱皮、水肿等表现。处理:瘙痒可用3%薄荷淀粉外敷。局部可外涂清地油、有破损者可使用生长因子促进其愈合,或遵医嘱进行处理。②晚期反应:局部皮肤萎缩、皮下组织僵硬等。
消化系统:放射性肠炎、直肠炎。①急性反应:腹痛、腹泻、粘液分泌增多,血性分泌物等,若病变位置低,照射野距离肛门近,还可出现肛门坠胀不适。可在医师指导下止痛、止泻治疗,温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恢复,严重者暂停放化疗。②晚期反应: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便失禁、便血、大便变细、肠道梗阻、穿孔等。慢性腹泻或便失禁者可考虑止泻药、硬化大便、调节饮食及成人尿布等,严重出血、肠梗阻或穿孔者外科就诊。
骨髓系统:出现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低下等,放疗期间仍需保证营养供给,维持体重稳定,若骨髓抑制,遵医嘱升白细胞等治疗。白细胞低者,注意预防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排尿不适,疼痛、尿急、尿痛甚至血尿(非常少见)等,治疗期间建议多饮水,症状持续者泌尿外科咨询。绝经前女性盆腔放疗后可出现激素紊乱甚至提早绝经并出现相应的症状。放疗也可以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有生育要求者建议疗前详细咨询放疗科医生评估风险、计划生育门诊咨询。建议疗后行性功能障碍、性交痛、阴道干燥、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的筛查,症状持续者转至泌尿科或妇科治疗。
七、放射性肠炎的自我护理
饮食方面:
(1)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蛋、鱼、胡萝卜、油菜、鲜枣等。
(2)多食用香菇、黑木耳,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3)选择抗肿瘤食物,如荠菜、生薏米仁、甲鱼。出现腹胀时忌食产气食物,如豆类、牛奶、洋葱、碳酸饮料;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时忌食酒、咖啡、绿豆、菠菜、辛辣食物。
肛周皮肤的护理:
患者出现肛门坠胀、里急后重,需多卧床休息,每次便后用烧开的凉开水洗干净,然后用柔软纸巾擦干,1天2次,每次15~20分钟,温度38℃~42℃。
肠造口的护理: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因大便次数多,对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造成不良刺激而出现皮肤发红、湿疹,可涂保护膜或护肤粉,如出现破溃等严重情况可采取暴露处理。护肤粉使用后要将粉擦干净后方可贴上造口袋,否则造口袋易脱落。保护膜的使用方法:将造口袋取下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如有感染可先用双氧水冲洗),再取出保护膜涂于造口周围待干后将准备好的造口袋贴上。
心理疏导:
出现了放射性肠炎也不用太紧张,绝大多数肠炎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如出现肠炎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配合其治疗及护理,家属应关心患者,参与医护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便正确面对疾病。还可通过与人交流、看杂志、看电视、听音乐、散步等健康生活方式及时调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张莹、彭晋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