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行根治还是行姑息手术的肿瘤患者,均应按照术后加速康复(ERAS)原则和流程实施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ERAS的宗旨是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维护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应激对机体所造成的损害,减少机体瘦体重的消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ERAS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术前避免长时间禁食和禁水,可有效避免机体过早出现蛋白质分解,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利于术中体液管理,减轻术后胰岛素抵抗;(2)不做常规清洁灌肠,少用鼻胃管、引流管,适当控制输液,应用微创手术方式以减少机体对治疗措施产生的应激;
(3)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甚至可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区域阻滞麻醉,术后应用硬膜外阻滞镇痛,以阻断应激信号的传导,减少机体对应激的反应,取得快速康复的效果;
(4)术后有效的镇痛可促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分解代谢,有利于快速康复。
手术前:大多数外科手术患者无需从手术前夜开始禁食。无误吸风险的非糖尿病患者麻醉前2h可摄入适量的食物;无法进食或术前禁饮患者可静脉输注一定剂量的葡萄糖。Lambert和Carey研究发现,术前给予碳水化合物者较传统禁食者围手术期客观感觉评分明显改善,特别是口渴感和饥饿感,术后胰岛素抵抗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术前给予碳水化合物较传统术前禁食对手术患者的益处,结果显示,前者能改善术后胰岛素抵抗,提高各项术后舒适指数,缩短住院时间。
手术后:术后早期进食或肠内营养是ERAS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其意义不仅仅是提供营养底物,更重要的是降低术后机体高分解代谢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减少炎性介质释放、促进合成代谢和机体恢复,维护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或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营养状态,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进食较禁食不仅不会增加吻合口破裂、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反而会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方式:主要有有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多种形式,各有适应证和优缺点,应用时需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一般说来,消化道功能正常或具有部分消化道功能患者应优先使用口服营养补充或肠内营养,如果肠内营养无法提供能量及蛋白质目标需要量时可行肠外营养补充。无法实施肠内营养或能量及蛋白质目标需要量较高及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时,则应选用肠外营养。
口服营养补充是肿瘤患者重要的营养支持方式,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口服营养补充对于加速伤口愈合、恢复机体组成、减少体重丢失、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Burden等发现营养不良肠癌手术患者术前应用高蛋白口服营养补充后,手术部位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Imamura等研究证实,接受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口服营养补充可明显减少术后体重丢失。
因此,多国营养学会在指南中均指出,对于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且能够经口进食的手术患者,如果预计围手术期不能正常进食时间超过7d,或经口进食仅能提供60%能量和蛋白质目标需要量时,推荐使用口服营养补充。
如果无法经口进食或口服营养补充无法达到能量和蛋白质目标需要量,则可选择通过管饲进行肠内营养。当患者因消化道机械性梗阻、不受控制的腹膜炎、肠缺血、重度休克、高位或高流量肠瘘、胃肠道出血等无法使用肠内营养时,应选择肠外营养。
另外,部分营养不良或高营养风险患者虽能够接受肠内营养,但肠内营养无法提供能量和蛋白质目标需要量,则应选择补充性肠外营养或肠外营养。应当注意的是,对于重度营养不良或长期禁食的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应从低剂量开始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防止发生再喂养综合征。
接受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联合治疗的患者,随着肠内营养耐受性增加,应逐渐减少肠外营养供给量以防止过度喂养。通常来说,当肠内营养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质60%目标需要量时即可停用肠外营养。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应持续7~10d,更短时间的营养支持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祛白专家癜风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