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省直三院即可订阅本 肠内营养,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会疑问,这到底是什么? 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包括口服营养补充和管饲肠内营养。1哪些患者适用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就强调了吃饭的重要性,正常人每天可以通过好好吃饭获取足够的营养,但对于临床上因疾病导致不能或不愿经口进食的患者,只要还保留一定的胃肠功能,就可以考虑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原则上,在患者摄食量不足总能量需求60%时均可考虑开始肠内营养支持。2肠内营养的主要适应症①具有一定的胃肠道功能患者,经口摄食不能、不足或禁忌;②胃肠道疾病:短肽综合征、肠瘘、炎性肠病、胰腺炎或胰腺癌;③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筛查(NRS)评分≥3分;④结肠手术前准备、消化道术后、具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一句话总结就是"Ifthegutworks,useit!"只要胃肠道有功能,就使用它3肠内营养制剂分类 临床常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分类方式是按照氮源组成方式分类,分为氨基酸型,短肽型和整蛋白型。 短肽型和氨基酸型制剂是以单体物质形式存在,为氨基酸、短肽、葡萄糖、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单体物质的混合物。如肠内营养粉(AA)、肠内营养混悬液(SP)和肠内营养粉(SP)。主要特点为既能为人体提供必须的热能及营养素,又无需消化即可直接或接近直接吸收和利用。 整蛋白型则营养完全,大多由完整的营养素组成,易于耐受;口感较好,可口服,亦可管饲。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的住院患者和家庭患者。如肠内营养乳剂(TP)、肠内营养粉剂(TP)和肠内营养混悬液(TPF)等。 我院现有的肠内营养制剂包括肠内营养混悬液(TPF)、肠内营养混悬液(SP)、肠内营养混悬液(TPF-FOS),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三种制剂都适用于哪些患者呢?省直三院静配中心肠外肠内营养临床药师告诉你答案——◆在院肠内营养制剂对比◆
能全力(TPF) 百普力(SP) 佳维体(TPF-FOS)
值得注意的是,肠内营养液不可擅自使用,以免出现营养不足或过量的情况发生。以上仅介绍了我院现有的3种制剂,市面上品种繁多,总之要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消化道功能以及液体限制各方面,选用合适的制剂,才能发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最佳疗效。文/鲁长俊(静配中心)
编辑/肖婧菁 审核/陈爱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侵权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