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我们随医生,一起看望那些医生眼里的那些父亲s!
祝愿全天下的父亲都康健、幸福!
内容选自《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张发明、张晶晶著,年6月出版)。
甘肃:一位食物中毒后感染的父亲
一位患者曾经在一次食物中毒后服用了大量抗生素,后来就长期腹泻,3年不见好转,还出现了中度营养不良。患者的女儿通过网上的信息联系到我们,最后决定带着父亲从甘肃来进一步诊疗,并最终接受了粪菌移植治疗后康复出院。年6月4日,我收到了这位充满爱心和孝心的女儿的来信,信上说:张博士,我们已经出院回家了,走的时候您不在,本来要当面感谢您的。回来这几天感觉还挺好,真的非常谢谢您,解决了我们这么久的痛苦。
百善孝为先,这位女儿的孝心更让我动容。
(摘自:《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肠道医嘱”,第22页)
江苏:陪孩子看病的父亲
我父亲就开车把我送到那个诊所,母亲陪着我在那里开始了“住院”治疗。
(摘自:《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肠道医嘱”,第页)
江苏:不能陪孩子看病的父亲
医院开始就是一个人,在我们要求见到家属并进行谈话的时候,他才告诉我们父母都是残疾人,平素都是民政局上门慰问,父母来不了,一切医疗谈话由他自己进行。这位青年的肠病好转之后,很快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事业有成。我经常用他的故事鼓励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年轻病友,尤其是说给那些住院还需要父亲、母亲、外公、医院的年轻患者。
(摘自:《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医生手记”,第页)
浙江:一位送红包的父亲
年3月6日,上午,一位浙江海边来的患者在门诊找到我,他一边诉说自己的病情,一边擦眼泪。那擦眼泪的姿势和大龄儿童差不多。他是一位40多岁的渔民,一位已有个15岁女儿的父亲。
不经意间,他从包里拿出来一卷预先折叠好的钱,匆匆塞进我的工作服口袋。我见过很多送红包的,有的手皮肤细嫩,有的手干茧裂口,有的是母亲为孩子送,有的是孩子为父亲送,但是,从没见过送红包的时候双眼流着泪的壮年男子。我花了至少3分钟向他解释我为什么不收红包后,他才放心地接受我的决定。我说,信任就是您送给我最大的红包。
(摘自:《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医生手记”,第页)
内蒙古:“粪菌移植”出院后遇到登机安检困难的父亲
年4月2日,一位患者,关先生,在我这里治疗后好转出院,即将坐飞机返回内蒙古老家。在南京禄口机场,孝顺的女儿用轮椅推着父亲去办理登机手续。过安检时,安检员要求他们提供医疗证明,证实其可安全乘飞。再三央求,安检员仍然拒绝放行,因为当时马来西亚航空MH失联事件还在高潮,各类安全检查都抓得紧。无奈,老父亲只能出示出院记录证明其已好转。不料安检员看到写有“粪菌移植”的手术记录时,更是拒绝放行,因为不能排除粪菌移植对旅客构成飞行风险的可能性。
关老对女儿说,难道需要张主任亲自到现场解释?就算可以,时间也不允许。关老只好用自己了解的关于粪菌移植的知识向安检员不停地解释、再解释。大批的围观群众一起观摩了这场生动的“科普”。围观者不固定,走了一波,又来了一波。安检员最终被关老先生的执着打动了,决定上网对“粪菌移植”进行查阅。又是一番苦苦交涉之后在该次航班安检结束的最后一刻,老父亲终于获准登机。我得知此事的时候,女儿已经给父亲办完了全部登机手续,不再需要医生帮助他们证明什么。
患者都如此努力,身为医生的我能推脱科普之责任吗?
做好医学知识普及,至少对于粪菌移植领域,我难辞其责,是使命,也是兴趣。
(摘自:《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医生手记”,第页)
山东:在女儿病床边当场倒地去世的父亲
一位原本漂亮的女孩,16岁就踏上血泪求医的历程。18年前,她肠梗阻,莫名地肠道扩张,排不出粪便,不能进食,病重,医院一步医院。在反复求医的路上,原本有父母陪伴,现在只剩下母亲,因为父亲在陪她求医的路上突发脑出血,而且是在床边看着女儿的时候,当场倒地,去世了。后来,阴差阳错,医院,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缄默症”,因为不停歇地肠梗阻,先后进行了4次手术。她一直处在腹腔感染、菌血症、禁食、完全肠内营养、肛管排气等治疗中。这期间,她母亲从未放弃,社会也没有放弃她,尽管她已经不是年轻的女孩,尽管她母亲早已头发花白。
年9月26日,母女俩来我门诊就诊,被收住入院。在此之前,她已经被禁食14个月,完全依靠静脉营养,连喝水都会腹泻。入院之前,医院已经连续住院数月,至少1个月高热不止,腹部膨胀几乎要爆炸,当地医生怀疑因为过度胀气而导致以前肠道手术吻合口破裂并导致肠瘘!入院时,害怕我们拒绝收治她,母亲对医生隐瞒了女儿的病情,医院的检查资料,因为在此之前,她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拒绝!
入院后,女儿在病床上频发呕吐,CT显示腹部大部分空间是黑色的,因为气体太多,肠管扩张异常严重。
入院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导致产生大量气体,并且进入恶性循环,必须立即解决!一种很普通的老药——立即派上用场。这个国产的经典老药,曾经一段时间因为国家核定的价格太低而停产,我曾要求厂家,把散落在全国还没销售完医院来。9月29日晚,即治疗3天后,让我们惊讶的是,她主动和医生说话了,也能配合全部体检,腹胀已经完全消失。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她居然开口要笔和纸。她很快写出一首诗,一首初看不懂,再看有意境,三看又不懂的诗!她母亲已经习惯性见到我们医生就鞠躬言谢,尽管原本没错,她母亲还是刻板地赔“不是”。不过这一次,“老母亲”脸上堆了很多笑容。这一晚,我很兴奋!我们盼望一部“悲剧小说”正在出现反转的“喜剧结局”。2周以后,她开始逐渐进水、米汤和营养液。肠道适应3周,患者已经能够完成基本的医患交流和更多的日常活动。我们对她进一步的治疗计划是粪菌移植,以期更好地重建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功能恢复!
虽然人类还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先天性巨结肠,但是反复的手术和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菌群失调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导致的问题,通过重建肠道菌群是可以得到挽救的!
(摘自:《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医生手记”,第-页)
《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购买地址(复制链接):
凤凰科技出版社天猫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