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直肠癌行Miles手术的患者,术后外科医生最担心的并发症什么?
瘘?因为没有吻合口,除非特殊情况,通常没有肠瘘的可能。
出血?如果术中渗血骶前会使用纱垫压迫止血,出血概率极低。
梗阻?是,好像术后梗阻发生的概率更高一些。
此类手术,因为骶前空腔及结肠造瘘的存在,可能会发生术后肠梗阻。尤其是手术未行盆底腹膜重建或经腹腔肠造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因此,对术后疑似肠梗阻者,要重点检查造口与盆底。
我们手术团队总结的Miles术后常见的梗阻原因:
1.盆底小肠粘连:常见于骶前纱垫压迫存在感染时,盆底小肠炎性粘连成角。
2.造瘘口疝及旁疝:常见于造瘘切口腹膜及前鞘过大、老年患者咳嗽较多者。以及经腹腔造口未关闭结肠与腹壁间隙者。
3.粘连束带并肠扭转:腹腔粘连带形成压迫小肠或引起小肠扭转。
4.小肠缠绕异物/网膜:术后小肠缠绕盆腔引流管,或行大网膜盆底覆盖(经左右结肠旁沟)时,小肠缠绕大网膜。
5.盆底疝并粘连:盆底腹膜关闭不全或缝线裂开导致小肠坠入盆底粘连。
6.切口疝:切口部分裂开导致小肠疝入皮下引起梗阻。
7.出口梗阻:造瘘腹壁开口或前鞘开口过小,术后肠管水肿导致出口梗阻。
典型病例
一:盆底小肠粘连
患者,男56,岁。Miles术后13天,患者进食后诉腹胀、腹痛。查体:造瘘口指诊无狭窄。复查CT提示腹腔小肠扩张,结肠空虚,盆底可见空虚小肠。手术探查:盆腔小肠空虚小肠粘连成角梗阻,考虑早期骶前纱垫压迫,导致盆底小肠炎性粘连。因盆腔粘连重,行粘连两侧小肠侧侧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
二:造瘘口疝
患者,女,74岁,Miles术后3天,下床活动后突发腹胀、腹痛,查体:造瘘口周围突出明显,造瘘通畅,会阴部纱垫压迫无松动。CT检查提示:小肠疝入造瘘口,近段小肠扩张。行急诊手术,疝出还纳,造口疝关闭,术后恢复。
三:粘连带压迫
患者,女,64岁,Miles加右半结肠切除术后9天,进食后出现腹痛、腹胀伴呕吐,查体:造瘘口通畅,盆底无小肠坠入。CT检查提示:小肠扩张明显,未见明显空虚小肠。后急诊手术:探查可见右侧小肠间粘连带形成并肠扭转,行肠粘连松解解除梗阻。
四:小肠缠绕大网膜
患者,男,52岁,Miles术后10天,会阴部纱垫拔除术后3天,首次手术因盆底腹膜关闭不满意,游离大网膜经左侧结肠旁沟送至盆底覆盖盆底腹膜上方。术后7天拔除盆底纱垫,患者进食增加后出现呕吐、腹胀。查体:盆底未见小肠疝入,造瘘口通畅。行CT检查提示:小肠扩张明显,盆腔可见少量空虚小肠,结肠空虚。手术探查:距回盲部40cm小肠疝入网膜与盆壁间并缠绕网膜至肠扭转梗阻。松解粘连后症状缓解。
对于术后肠梗阻,在患者出现消化道梗阻症状时,常规的体检必不可少,造瘘口(指诊)及盆底(视诊)是我们检查的重点。同时及时行影像学检查(CT)可帮助我们早期发现问题,术后如确定肠梗阻,如能证实合并外科情况时应及早行手术干预,手术越早对患者的影响越小。因为术后时间不同,患者肠粘连的程度亦存在不同,术后7天内手术粘连最轻,9-13天大部分粘连也可进行分离,术后14天后粘连紧密,大部分手术以短路、造瘘为主。因此行二次手术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术后时间制定治疗方案,手术以解决梗阻症状为主。当然如能明确是功能性的则需要保守治疗,避免二次手术。
对于预防Miles术后肠梗阻,我们的经验是:
1.无论开放还是腹腔镜手术尽可能关闭盆底腹膜,但不要勉强关闭;
2.结肠造瘘尽可能经腹膜外路径;
3.根据肠管直径选择合适的造瘘口大小;
4.盆腔引流管放置尽可能贴近盆壁,行走路径尽可能短,拔除时间尽可能早;
5.如存在盆底腹膜无法关闭时,适当增加患者卧床时间,必要时采取盆底纱垫压迫(支撑),下床活动后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