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探查漏诊,主任离职,这个锅该谁背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一位病人,以腹痛腹痛伴停止排便7天入院,立位平片提示肠梗阻,病人平素无脓血便,大便习惯无改变。

入院后按照肠梗阻诊疗规范治疗,胃肠减压,补液,消炎治疗。

3天后梗阻没有解除,剖腹探查,术中见肠管扩张明显(术中建议主任行肠内减压,被拒绝)。

右下腹肠管与腹壁有粘连(患者既往有阑尾切除史),粘连松解后,肠管扩张明显减轻,再次探查无异常。以为梗阻解除,关了腹。

术后2天病人腹痛腹胀减轻明显,拔除胃管。

术后第3天凌晨再次出现腹痛腹胀情况,再次胃肠减压,补液。

后来家属着急了,转院。

在外院再次行探查术,发现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有肿瘤,病理证实腺癌。

在外院行肿瘤切除+肠造瘘术,并化疗。

后来病人起诉了,要求赔偿20万。

主任起诉前跳槽了,医院让另一个刚上班不久的住院医出面应对。

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办?看看论坛站友来支招。

专业律师怎么说?

站友

医法迭影: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法律上赔偿的原则是「填平」,也就是只赔偿患者的实际损失部分。

其次,患者的肿瘤并不是第一次手术导致的,延误三天给患者将来的死亡率带来多大影响也是说不清的,所以目前明确产生的损失应该只有第二次治疗的相关费用。

最后,这种漏诊基本上是全赔,但赔偿数额仅限于第二次治疗的相关费用。

至于赔偿责任问题,医院承担,和医生没关系。但医院如有内部规定需要医生部分承担,那么可以找医生追偿他需要承担的部分。

漏诊了怎么办

站友

红小胖在值班:

漏诊当然要承担漏诊的责任,第一次手术中,描述「粘连松解后,肠管扩张明显减轻,再次探查没阳性发现」,真的都探查了吗?

至于责任,肯定是主刀来负责,主刀离职,医院层面来处理了。

为何会漏诊?如何避免?

站友

张念医生:

肠梗阻,是普外科经常会面对的急腹症,体格检查、腹平片,当然还可以有CT、肠镜等检查,外加短期的保守治疗中的密切观察,我想大多可以判断肠梗阻是不是机械性的,是不是能够保守缓解。

如不能缓解的,剖腹探查是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诊断手段。术中探查一定要仔细,梗阻的近段会明显扩张,远端一般都很空虚。

与其明知道需要手术,非要费时、费力的在术前一定要有个明确的诊断,往往会延误治疗的时机,给术后患者的恢复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

对于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探查一定要果断,进了腹腔,通过仔细探查,病因就在那里,我们总能通过分解、切除、短路、造瘘等手段解除梗阻。

还是前辈说过的话,「没有开早的肠梗阻,只有开晚的肠梗阻」。当然,前提是「肠梗阻」明确的肠梗阻,而非病因明确的肠梗阻。

更多讨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s/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