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肠瘘 >> 肠瘘饮食 >> 胃癌治疗的方法

胃癌治疗的方法

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113/534.html
胃癌治疗的方法?

胃癌包括下端食道胃结合部和胃脏发生的上皮源性的恶性肿瘤,目前仍是全球人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新增90万新发病例,同时有70万人死于胃癌。尽管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有轻微的下降,但是总体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死亡率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且胃癌具有典型的地域密集性,好发于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中国每年的新增病例数为世界第一,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第三大肿瘤,目前每年新增40万余病例,死亡人数已达30万人,男女的发病率分别为37.1/10万和17.4/10万,发达城市上海的发病率约为男性13.73/10万和女性8.71/10万。

胃癌易发生于什么部位?

  胃癌以腺癌最为常见,其发病部位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近端胃癌,包括胃体癌和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发生率出逐步上升的趋势,然而远端胃癌仍在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占主要地位。事实上,仅仅是在中国,胃癌的发病部位在不同的地区也存在的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致病原因的不同有关。

 在贫困地区,由于营养不良、不洁腌制食品的大量摄入以及幽门螺杆菌的大范围感染,胃癌已远端病灶为主;而在相对发达的港口城市,由于高脂饮食的摄入、食道下端反流性疾病的增多以及烟酒的过量摄入,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发病呈现出了同欧美发达国家相仿的上升趋势;另在我国河南等常年高盐食物摄入的地区,食管胃结合部癌占据了胃恶性肿瘤的主要部分。此外,约1%-3%的、极少部分的胃癌患者也体现出了家族遗传性,家族性弥漫型胃癌家族、HNPCC家族(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胃癌在中国可作为第二伴随癌)中的胃癌患者都能发现一定的基因水平的突变缺陷。 

日常生活又该如何预防?

大部分的胃癌在早期都是无特异性症状的,而存在与胃炎相似的症状,例如中上腹部的饱胀、隐痛,反酸嗳气的增多,食欲的下降,进食梗咽感等等,这些症状往往会被患者忽略;随着疾病的发展,即会出血恶心呕吐、纳差乏力、消瘦等消耗症状,伴肿瘤出血时,还会伴有呕血、黑便,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组织时还可出现后背疼痛;而至中晚期,就会出现腹水、肿瘤性肠梗阻、恶液质等全身症状。

预防胃癌的最佳方法是保证日常饮食的规律性和健康性,避免长期摄入腌制、高盐、辛辣、发酵发霉等不健康的食物,减少烟酒的摄入,改善饮食结构和习惯。而比较重要的是,年龄大于40岁后,一旦出现无明显急性刺激因素导致的上腹部不适或消化道症状时,应积极就医,行胃镜检查;长期患有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糜烂、胃粘膜腺体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的患者,特别是具有可疑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应每年定期复查胃镜;伴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重度感染或有症状时,应积极行杀菌治疗。

胃癌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对于早期胃癌,评估排除存在局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后,能够在胃镜下行局部病灶切除术(EMR、ESD),经病理评估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亦可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微创诊疗。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应当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若评估能够切除,可以直接手术,亦可以进行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加术后辅助化疗,这种围手术期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已在国外的临床研究中被证实有益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而我国的有效性尚在研究当中;若局部病灶无法切除,则可以术前化疗,待病灶退缩后,再次获得手术机会。

 手术是胃癌唯一能够达到根治目的的治疗手段,只要患者的一般情况允许,均积极实施D2根治手术,包括局部胃病灶的切除,和胃周第一第二站淋巴结的清扫,保证手术的充分性和根治性。5年总生存率约50-60%,总并发症率低于5%,术后患者应当进一步行化疗或放化疗,预防疾病的复发。对于手术无法切除或无法完整切除,或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无法手术手术的晚期胃癌,则进行姑息性全身治疗。部分晚期患者若疾病缓解,可能有机会再获手术切除的机会.

胃癌的手术有哪些方法?

为什么有的患者可以保留胃体,有的患者需要全胃切除?根据胃癌发生的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其手术方式也是不同的,胃癌的手术包括两个部分组织,一部分是病灶的切除,一般要求切除肿瘤及旁5cm范围内的正常胃体;另一部分是胃周的淋巴结清扫,包括第一和第二站的清扫;当肿瘤累及周围重要脏器时,可能需要联合切除,常见的有胰尾和脾脏的切除,横结肠的切除,肝左叶的切除等。

 一般的远端胃癌,采取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行残胃十二指肠吻合,或残胃空肠吻合,或残胃空肠Roux-Y;当肿瘤发生于胃贲门或胃底时,一般可采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有足够长的残胃(20cm)保留以减少反流),食道残胃吻合,或全胃切除术;当病灶位于胃体时,一般需要行全胃切除术,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比较复杂。

 全胃手术后的消化道重建,需要尽量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增加营养的吸收,同时减少反流、倾倒等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目前在我院腹部外科,常规实施全胃术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或食道空肠Roux-Y单储袋重建,后者能更好的减缓食物的排空,改善营养的吸收。

  当胃癌手术无法切除时,则仅能行剖腹探查术或活检术,对于有梗阻的病人,可以行胃肠捷径术或空肠造瘘术。

贲门部肿瘤属于食管癌还是胃癌?

贲门癌或称食管胃结合部癌,是发生于食管和胃交界处的肿瘤,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能分为起源于食道的鳞癌和起源于胃癌的腺癌,少部分为腺鳞癌、低分化癌等。根据目前的研究发现,贲门部肿瘤兼具食道癌和胃癌的特点,但是作为最常见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应按照胃癌的诊疗标准进行,应为其更易发生腹腔中的淋巴结转移。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外科诊治比较复杂,应根据肿瘤侵犯食道下端的程度来决定是否联合进胸手术。对于侵犯食道下端较多的患者,需要行胸腹联合手术以保证食道足够的切除范围,以及可能存在的胸腔内纵膈淋巴结的转移;而对于主要局限于贲门和高位胃体胃底的腺癌,也可以单纯进腹手术,前提必需保证5cm的食道切缘;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贲门腺癌,单纯进胸手术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如此以来无法充分进行腹腔淋巴结的清扫。

  另贲门癌的手术可以选择单纯的近端胃大部切除,但需要保证残留的胃体足够大而减少术后的反流,若肿瘤过大,累及中低位胃体,无法保证足够的切缘时,应行全胃切除术。

  贲门癌的总体治疗效果不及远端胃癌,我院的5年生存率约45%左右,这可能是由于贲门腺癌较远端胃癌,具有更复杂的淋巴转移途径。此为贲门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反流等外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机会也相对较大。   

胃癌术后如何随访?

 3-6个月一次,共1-3年;后6个月一次,共3-5年;后每年随访一次。每次复查应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肿瘤指标检查,同时推荐胸片、肝脏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一般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胃镜;

胃癌术后能够吃些什么?

  胃癌的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s/7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