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2日是援鄂抗疫凯旋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前,我区广大医务人员白衣执甲入荆楚,逆行出征,载誉返巴渝,体现了“共饮一江水,渝鄂心连心”的浓浓手足之情。
一年后,我们寻访的脚步,为你讲述5位援鄂英雄普通的一天,当时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一线的初心让人肃然起敬,那些温暖感人的片段还在激荡人心。
最需要致敬的是,回归日常生活平凡的他们,那些掌声和鲜花背后,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辛勤工作和担当,以任何形式付出的辛苦,都值得肯定和尊重。
援鄂经历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有人走出荣誉,在岗位上体会着责任和感动,有人经历了独当一面的成长,有人拨开事业迷雾找到喜欢的领域,有人读懂了老父亲深沉内敛的爱,更多的人是收获了内心的充盈和职业的价值感。
对于这些援鄂英雄,周年纪念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为他们鼓掌!
医院呼吸消化科医生赵静
打破瓶颈找到职业方向
4月12日是援鄂凯旋一周年纪念日,前一天,医院呼吸消化科医生赵静收到援鄂支援地武汉政府寄出的一袋大米,她说,脑海里的画面不断地切换到援鄂期间。
在这段经历中,她不光收获了生命的价值、职业的荣誉、内心的丰盈,还有一种成长感,找到了职业深度发展方向——重症医学科。
赵静是重庆市援鄂医疗队队员,对她来说,到武汉支援,就是回到另外一个“家”。她和丈夫都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度过一年求学生涯,虽然他们与武汉交集不多。但,总有一种牵肠挂肚的感觉。
当时小女儿才五个月大,赵静两口子却毫不犹豫地报名参战,“我的很多老师、同学都奋战在一线,必须义无反顾地去最需要我们的地方。”
考虑到家中有两个孩子以及专业需要,组织上只安排赵静出征,赵静还记得出征那天,丈夫只说了一句话,到那边好好工作,你是代表我们两个人去的。
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重症医学科是抗击新冠肺炎的“桥头堡”,赵静和她团队的伙伴们拿下一场场“硬仗”。
赵静说,医生是份“晚熟”的特殊职业,参加工作已经26岁,经过6年的沉淀,对今后的专业曾有过迷茫期,正是援鄂的经历让她看见自身的短板,开始思考打破职业瓶颈,朝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深度发展。
援鄂归来后,她选择进修提升自己,医院,选择在重症医学科深造,并且一直走下去。
现在,赵静有两个小目标,就是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还有趁假期,带着两个孩子去武汉走走,看看妈妈曾经学习和工作的地方,为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她要以身作则,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唐春梅
要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张婆婆,今天好点没,要起来活动,不要老是躺在床上。”4月12日中午12点,普通人的午饭时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唐春梅和同事们还在查房。
这里住着的是重症病人,治疗和护理一个都不能少,忙到中午1点,唐春梅才拿着饭盒去微波炉前热饭。中午是最忙碌的时候,护士们没有时间去食堂打饭,都是早上带盒饭来,中午轮流去热饭吃。
趁中午休息的间隙,唐春梅讲起那些援鄂的日子,她感慨“时间很快,就像昨天一样”。
那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看到电视画面里关于疫情的新闻时,她作好支援武汉的决定。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丈夫立即表态,让她放心去前线。
到达武汉后,她同重庆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共同工作,进入“红区”工作时,身体和心理更是受到双重考验,对救治危重患者来说,所有的治疗都是争分夺秒的,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其实出发前,都知道前方很危险,但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义不容辞。”
援鄂期间,2月29日正值唐春梅48岁的生日,战友们给她过生日,她收到了最好的礼物——来自九龙坡的“家书”,她把这封“家书”转发给丈夫感谢他的支持。这封“家书”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是她与丈夫共同抗疫的见证,她一直珍藏着,“上班再苦再累,一想到援鄂的经历,浑身都充满干劲。”
病房过道的尽头,摆了桌椅,放置了绿植和鲜花,还有一排排书籍,那是唐春梅和护士们为患者设立的阅读角,成为病区里的一道风景。
除了阅读角,唐春梅的团队还免费作了很多延伸的服务,建公益咨询群,为的是把这份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虽然护理工作很辛苦,有时会委屈,但唐春梅觉得,这份工作很值得,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一份愿意去帮助别人的善心。她说,“作为一名护士,我很自豪。”在工作中,她以身作则,也把这份责任感传递给身边的同事,“无论面对任何的困难,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从没有改变,汇聚力量,救死扶伤。”
医院消化科彭景
哪里需要就立刻奔赴那里
4月12日上午,见到彭景时,他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坐在医院核酸检测门诊的标本采集室里,进行酒精消毒。
医院各个科室排班轮流来“坐班”,当天恰好轮到他。
一个做咽拭子检测的男子走进来,坐到椅子上,彭景安慰他,一边说一边拿出加长棉签准备采集,“别紧张,长大嘴巴,发‘啊’音……”男子按要求摘下口罩,张嘴取样。
“嘴再张大一点儿,好了。”全程不到一分钟,彭景眼疾手快,动作麻利。
一上午陆陆续续,有几十个人做完核酸检测,彭景的隔离面罩上集了一层水气。
相比春节期间,核酸检测的工作量减少,但每天仍有50多人次,工作期间不能脱防护衣,更不能离开核酸检测区域。门诊门口贴着二级防护的流程图,彭景说,穿防护衣和消毒工作都需要二十分钟,每次来核酸检测门诊上班,需要提前半小时准备着装。
相比核酸检测门诊,回到自己科室就是连轴转的节奏,工作量有多少?4月的一天,他有40多个胃肠镜,6个微创手术,再收了两个手术病人,彭景自我解嘲地笑,“又是搬砖的一天,但搬砖使我快乐。”困乏时,彭医生也有“精神胜利法”,面对大堆工作检查单,或者熬夜班困了,累了,他会开一罐能量饮料,发一个网络流行“冲鸭”的表情,为自己打call,然后继续投入工作。
谈起抗疫经历,彭景选择去一线,之前没有和家人沟通,直到临行前才告诉妻子,妻子很支持,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承受一般人难以承受的重任,甚至是危险。”
在隔离病房工作期间,在忙碌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彭景被并肩作战的老党员的奋战精神所感动,他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在他看来,“火线入党是激励、是荣誉,更是使命和责任。”
时至今日,彭景成为一名党员,用实际行动,为医院建设,尽自己一份力,科室哪里需要,带着一颗朴实却坚毅的心奔赴,用实际行动支援,践行着入党时的诺言……
彭景有张工作照,是去年2医院的隔离病房门口拍的,他穿着防护服,上面写着“宇宙最帅”,旁边是一排小红心,彭景双手竖起大拇指,比划出“加油”的姿势。
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刘玥
这份经历让我找到职业的支点
4月12日,上午8点半,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刘玥进入工作时间,正值晨间护理,她和同事们一起给病人翻身、抬背……
这一天,像是过去天随意插播的一天,很平凡,有感动。
重症医学科病房,多数是八九十岁的老年患者,到ICU病房查房,她给老年支气管炎患者做吸痰处理,老人紧绷的脸开始露出了一丝轻松。
在刘玥眼中,医护这件事,关乎患者的尊严和渴望,护理动作轻柔,口气和蔼,还要学点心理援建,“爷爷,你要好好吃药,配合治疗,你儿子过两天就来接你出院回家了。”在她看来,医护工作不只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传递希望,宣传医疗知识,传播一种积极的心态。
“无论经历什么事情,都一定会教会你一些道理。”刘玥相信这句话,援鄂经历让她重新审视这份职业,更是找到工作的支点,从看似枯燥的护理工作中找到价值,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赢得尊重。
这段援鄂经历还让她读懂了亲人们内敛的爱。出征时,重病的爸爸瞒着她来送行,满脸严肃,只简单地说了一句:“你平安回来。”现在听到亲戚间提及“援鄂英雄爸爸”的夸奖,平时不苟言笑的刘爸爸也会开怀大笑,他已经把女儿当成榜样,积极配合治疗。
受到影响的还有8岁的儿子,今年3月一个周末,受武汉政府的邀请,刘玥带着儿子到武大看樱花,穿着印有援鄂工作者字样的红背心参观游览,所到之处,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刘玥还记得儿子穿上红背心时,脸上洋溢着那种光,回来后,儿子舍不脱继续穿着去学校,又自豪又有点难为情,偷偷问老师“这样穿,要不要得”,得到肯定后,小伙子高兴极了。她告诉儿子红背心的含义以及责任,希望儿子也能慢慢找到人生道路的支点。
区疾控中心结艾科副科长郑艳
认真做事就会收获成功
援鄂回来后,区疾控中心结艾科副科长郑艳的工作很忙。她调侃,“只是换了一个战场”。
4月12日,援鄂凯旋一周年这天,她的工作日历上行程和刚刚过去的天一样排得满满当当:上午9点,她到一所学校进行肺结核疫情处理培训指导,与校医讨论肺结核疫情应急处理预案,下午又匆匆赶往一家医疗机构做现场指导。
年2月23日,郑艳逆行湖北,援助孝感市云梦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帮助当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疫情防控人员、开展疫情预测和风险评估等工作。
“一年很快,一晃就过去了,我只是像个战士一样,奔赴战场,通过大家的努力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郑艳不认为自己是英雄,“我只是不负组织所托,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援鄂归来,郑艳的“战场”很广,她与疾控中心同事一起,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结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中。除了从事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以外,也在推广新冠疫苗接种,提醒大家只有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有效防控疫情。
郑艳坦言,作为时任孝感市云梦县疾控支援小组组长,三个人承担了一个县的援助工作,虽然曾有顾虑和困难,但迎难而上也锻炼了自己独当一面的能力,积累了直面现场应急处置的工作经验。
援鄂归来这一年,郑艳觉得心态更豁达,认认真真做事,过好每一天,不纠结过往,珍惜当下,她想把这份正能量传递给家人。
“援鄂经历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财富。”郑艳说,无论面对如何的困难,都可以科学应对找到解决问题途径,“事情是干出来的,只要你下定决心,朝着目标去奋斗,认认真真做事,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大家都在看▼医院动态丨郑树森院士携手我院成立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区域特色医疗中心
医院动态丨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热烈祝贺九龙坡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中期考核评估会议成功召开
医院动态丨党员先锋队我为群众办实事
医院动态丨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医院党委赴周贡植故居开展党史教育学习
来源:全搜九龙坡丨编辑:丁余红
心有德·济天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