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没有去过大英博物馆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pf/a_4518401.html

当人类面对一系列无法解释和掌控的议题时,认为世界必然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秩序和力量,便涌现出了各种神灵和宗教。统治者也乐于宣扬自己代表神灵掌管人间。

14-16世纪墨西哥阿兹特克帝国,代表火神的领主面具,由珍贵的绿松石制成

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今天我们推荐大英博物馆最新推出的一套艺术作品:《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

01

强大的品牌

大英博物馆(TheBritishMuseum)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拥有藏品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除了已公开的藏品,目前还有大批珍稀瑰宝未能公开展出。

收藏了大量艺术珍宝的大英博物馆还联合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出版社之一泰晤士赫德逊(ThamesHudson),来共同打造这两本书。泰晤士赫德逊的宗旨是书既要有趣,又要有知识含量,强调书里的文字和图片能够彼此结合,让艺术成为“没有墙的博物馆”。

02

创新的横向类比结构

首先来看《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的目录:

可以看到,它不是像传统历史书那样按照时间顺序编排,而是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来展开!在每一章的同一主题下,汇集了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物来进行讲述。

我们再来看《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的目录:

可以看到,它没有按照通常的哺乳、鱼类、鸟类的动物类别来划分,而是按照动物的社会属性,由弱到强,从野生、驯养、珍藏,一直到人类自己虚构创造;从自然动物到非自然动物。它们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

和《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一样,《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也是在每一章的同一主题下,汇集了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物来进行讲述。

正如“博物君”张辰亮所推荐的:“展示博物馆藏品的书很多,但是这套书用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思路。他把大英博物馆里的海量藏品重新分类。同一个动物题材的文物分到一起,戴帽子的人分在一起,坐着的人分在一起。这样的话,不同地方、不同文化、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物就以这种奇妙的形式展现出来。乾隆皇帝的精美坐像旁边,就是刚果国王的朴素的雕像;古埃及的鱼形玻璃瓶儿下一页就是日本匠人雕刻的精美铁鲤鱼。文明之间的界限一被打破,就很容易发现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共性和传承。你不会以我们国家怎么样、他们国家怎么样来看待文明,而是站在上帝的视角,欣赏整个人类的文明。”

03

提升艺术修养与审美

本套书精选大英博物馆余件馆藏品。艺术形式上,包含了绘画、雕刻、手工艺品;风格上,有自然主义作品,也有讽刺主义的现实题材;时间跨度上,囊括了从远古的冰河时期到今天。

自然主义作品:17世纪早期日本,绘有花草、人物和动物等图案的箱子

《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选取了件以人类面孔为主题的艺术品。人类的一切经历都写在脸上。每张面孔都是一种身份的标志,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性格的主要载体。人类的脸是艺术史上最强大、最永恒的主题,也最适合来表现人类的生活。

现实主义作品:年电雕版画,装扮成人的猴子

人类将动物拟人化。插画家把猴子描绘成优雅地拿着烟斗、穿着毛领大衣,一副绅士模样,意在讽刺现实,反映的是人类的虚荣和愚蠢。

《大英博物馆动物简史》选取了大英博物馆件动物相关的艺术品。人类对动物有着复杂的感情,无论是作为经济商品、人类伙伴,还是文化符号,动物都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人类社会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各个时期关于动物的文物艺术品,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侧面诠释了人类历史与文化。

极具张力的夸张表现手法与冷静的写实风格

这些艺术品运用多变的形状、丰富的色盘、差异化的质地,通过点、线、面、体等造型手段,在二维平面或三维空间中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

约年前的冰河时期,带钩端的猛犸象形投矛器

04

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

大英博物馆的最新作品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人类社会:《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是从正面、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人与人的互动中,来进行讲述;《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是从侧面、从人类视角下的各类动物,即人与动物的互动中,来进行讲述。它们综合起来,涵盖古今,全景式描述了人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使人类社会更加立体、具象,是一部艺术化的人类社会百科全书。

约年的伊朗,铜匠

无论是远古的狩猎、驯化家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手工劳动,经济活动都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必需;人类社会需要一定的秩序,统治与战争是维护秩序的不可避免的手段,它们构成了人类的政治;人类的认知能力是逐渐发展的,越往前,自然与超自然的界限就越模糊,人类相信有超自然力量,于是用虚构和想象,创造了各种神兽、神话、宗教,人类还思考死亡善恶、对各种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它们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文化。

约年的北美,狩猎野牛

同时,经济、政治和文化又是相互交融的。比如狩猎,它从一开始的为生存而战的职业,演变为社会精英阶层的休闲娱乐活动,进而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在都铎王朝时期,追逐猎物是君王和贵族专属的活动,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如果平民狩猎,则会受到死刑处罚,它又具有了政治属性。

05

培养全球化的视野和格局

精选的余件艺术品,源自世界各地,包括德国、英国的欧洲,贝宁、尼日利亚的非洲,秘鲁、墨西哥的美洲,还有中国、印度、日本的亚洲。它们不仅跨越了地域,还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向我们展现了古埃及、罗马、希腊等灿烂文明。

约—年的智利复活节岛,摩艾石像

对于同一主题,内容上的横向比较结构有助于我们形成全球化的视野,用整体的眼光来看问题,也能体会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价值。比如纪念先祖,年前智利人用摩艾石像;非洲尼日利亚卡拉巴里族用木刻屏风。各国的表达纪念的传统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清明祭祖;墨西哥专设“亡灵节”,他们相信那些死去的亲人会回到人间来享受世间的欢乐;而大洋洲的所罗门群岛相信,祖先去世后会化为鲨鱼来保护在海上的后代。

06

综合知识运用,提升洞见

现实中的自然、历史和社会,三者从来都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划分了学科,三者相互隔离,使我们丧失了综合思考的能力。《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和《大英博物馆人类简史》针对同一主题,从多方面综合运用知识,寓分析和解释于简洁的文字之中。

约公元前1—前的古埃及,鱼形瓶

比如,在古埃及的很多墓穴壁画中,鱼都是一种鱼——罗非鱼。书中给出了解释:古埃及人注意到,雌性罗非鱼为了保护后代,会将鱼卵含在口中孵化,有时甚至也会用这种方法庇护幼鱼。古埃及人把罗非鱼这种能吐出活鱼的能力看作重生的象征。罗非鱼的这种能力是自然属性,而人类向往死后复生却是一种社会属性,它们在历史中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07

理解人生,增强生命的韧性

大英博物馆的这些艺术品,表达的不只是艺术,更是万年来人类生活的真相,它们触发了我们的共情能力与同理心,帮助我们提高抗压能力、增强生命的韧性。

公元前年的伊拉克,描绘战争和皇家宴会的乌尔军旗

年前人类社会的真实写照。在军旗的一面描绘的是战争的场景,有许多苏美尔人佩着刀剑,并发明了战车,战马下躺着死人,充满了战争的血腥。而军旗的另一面是宴会的和平场景,有乐师,有歌手。

人类社会从一开始就是在战争与和平中交替前行,冲突与协作共存;美好的爱情令人向往,但它也会掺杂着欺骗和背叛;成人的世界充满掩饰与伪装,统治者更是用神话来包装自己;人们对来世一无所知,却也满怀期待;野生动物们成为家畜、役畜后,仍然面临着悲惨的命运;瘟疫与人类总是如影相随……

山景前的父与子,贝蒂娜·阿德勒(—)

贝蒂娜·阿德勒以她的丈夫和儿子为原型创作的亚麻油毡版画。她刚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用这种方式来回忆30年前丈夫教儿子读书识字时温柔而鼓励的眼神。

08

启发创新和探索

人类持续不断地探索,对自身以前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文化现象有了解释。例如,祭宰公牛是从古至今最常出现的献祭主题之一。尽管早在一万年前就被人类驯化,公牛似乎仍被广泛视作典型的黑暗象征。回望人类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公牛代表着驯养和野生的分水岭,宰杀公牛象征着人类战胜野蛮,而人类也正是跨越了这道界线进化而来。

2世纪的古罗马,密特拉屠牛像

密特拉神和公牛的故事源于波斯,在罗马帝国广为流传。在密特拉神杀死公牛的同时,刺出的鲜血使生命和光重生。

无论是对自然,还是对人类社会,所有的疑问并没有全部解开,总是还有许多未知的问题等待被探索。在已发现的文物中,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迷:比如广为流传的绿松石双头蛇,目前它们的用途仍不可知;冰河时期的投矛器也会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想要探究它到底是如何使用的——这套书里每件艺术品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可以顺着书中的文字线索,再去挖掘探索。

5—6世纪的伊拉克,刻有衔尾蛇环绕狮子的印章

衔尾蛇的形象与现在的“贪吃蛇”游戏如出一辙。

09

全彩精装,雅致装帧,隽永典藏

方形16开,方便阅读!世界三大印刷企业当纳利承制,全程绿色环保!

双封、硬精装设计,内文克高档铜版纸,全彩四色!

页,厚实有料!余张高清图片,还原人与动物细腻神态!

来源:凤凰好书

编辑:玲玲

-END-

有品

有料

有态度

一个文化人的聚居地

长按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s/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