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放射学杂志》年第6期
患者
男,53岁。因便血3h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因胰腺癌导致的十二指肠降部梗阻曾放置超顺应肠道支架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入院后行急诊CT检查,示腹主动脉直径为12mm,支架贴近腹主动脉,且在该部位存在可疑假性动脉瘤(图1,图2),临床考虑诊断为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见支架贴近腹主动脉部位有假性动脉瘤(图3),明确诊断为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病变部位植入美国Cook公司16mm×55mm支架,支架植入后造影显示假性动脉瘤消失(图4)。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便血消失,随访3个月未出现便血。
讨论
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肠梗阻快速有效[1,2]。十二指肠支架植入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支架移位、变形、断裂、损伤肠壁等[3,4],笔者尚未见支架导致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的报道。
本例发生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的可能原因有:(1)十二指肠水平部位靠近腹主动脉,且与腹主动脉之间无软组织支撑;(2)支架植入后,扩张的支架挤压腹主动脉;(3)腹主动脉长时间的搏动导致了主动脉壁与十二指肠壁穿孔,从而导致形成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为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由于患者为恶性肿瘤晚期,故采用了腔内覆膜支架植入的微创腔内治疗方法,术后恢复良好。由此可见,十二指肠支架术后存在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的风险,一旦发生消化道出血,应想到此病的可能性;在行腹主动脉造影过程中,建议采用三维成像从不同角度了解腹主动脉壁的形态,避免因投影不佳导致的漏诊;腔内覆膜支架植入可以微创、快速地治疗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虽然随访3个月患者未出现便血,但仍有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再发的风险,应定期进行CT检查,了解支架局部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由肠道支架导致的腹主动脉-十二指肠瘘罕见,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可以采取腔内覆膜支架治疗。
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 本研究过程和结果均未受到相关设备、材料、药品企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10-08)
(本文编辑:高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