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原因竟是因为腹中藏了48颗磁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7日讯(记者田甜通讯员吴靖张帆)家住湖南郴州3岁的小欢(化名)昨日因为腹痛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就医,检查后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因为其消化道内的48颗磁珠,这些磁珠连接成串,就像小游戏中的“贪吃蛇”一般。儿童消化营养神经专科副主任医师袁子杰在胃镜下为小欢取出磁珠,避免了孩子接受开腹手术。5月6日,小欢被家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同来的奶奶表示,这些天她带小欢到长沙的姑姑家玩,昨天孩子突然开始腹痛、恶心、呕吐,估计是急性肠胃炎犯了。接诊的袁子杰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结合检查结果,建议做X线检查排除异物可能。没想到X线结果显示,小欢消化道内有多颗珠子状的异物,这些珠子连接成串,十分惊人。考虑异物主要位于上消化道,袁子杰副主任医师决定为小欢实施胃镜检查并消化道异物取出术。在内镜下,医生发现,小欢消化道内的珠子竟然是很多颗彩色的磁珠,磁珠互相吸引,从胃底一直延伸至十二指肠。如果想一次性把这么多磁珠取出,难度非常大,必须防止连结的磁珠由于外力作用中途断开,特别是经过食道入口狭窄处时,中断的磁珠可能会进入气道。袁子杰副主任医师立即采用异物网篮对磁珠进行尽可能多的兜取,减少游离磁珠个数,降低风险,经过一番努力,珠子们被成功取出,数一下,尽然有48颗巴克球磁珠。5月7日,小欢经过恢复,在床上快乐地看动画片,他的奶奶心有余悸地表示,孩子平时就有把东西放进嘴里的习惯,这次应该是不小心误食了堂姐的玩具磁珠,幸亏有惊无险,孩子没事,以后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看管。袁子杰副主任医师表示,巴克球磁珠作为孩童玩具,因色彩绚丽、形状百变,深受孩子们喜爱,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接诊了多例吞食巴克球的消化道异物患儿。单个磁珠多能自行排出,2个及2个以上的磁珠,在肠道移行过程中,可能会吸附在一起,中间夹着的肠壁,便会缺血坏死,进而穿孔形成肠瘘,严重者继发腹膜炎危及生命。袁子杰副主任医师提醒,孩童用嘴探索世界,误吞异物时有发生。各位家长要注意对孩子的教育和看管,预防误食,万一孩子误吞异物要区别处理:如果孩子吞食的异物是单个、体积比较小、光滑,而且没有毒性的,可以不用特别处理,只需密切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腹痛等症状,观察他们是否能将异物排出,如果孩子没有症状,医院进行急诊处理;如果孩子吞的异物体积较大或者形状尖锐,就需要立即就诊,避免异物引起的消化道梗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如果孩子吞食的是有潜在风险较高的异物,比如吞食了多个巴克球磁珠这种特殊的物质、纽扣电池等,医院处理,此时异物往往位于上腹部(胃和十二指肠),可在内镜下取出,避免引起消化道粘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孩子吞了异物以后,出现了明显的腹痛,影像学检查显示出现肠梗阻或者穿孔,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责编:胡元媛][来源:三湘都市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y/1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