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临床检验规范》全文↓↓↓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法医临床检验的基本要求、检验内容和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法医临床鉴定中的活体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A/T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GA/T男性性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SF/ZJD视觉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指南SF/ZJD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SF/ZJD外伤性癫痫鉴定实施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体格检查physicalexamination
检査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者借助于简便的检査工具,以客观了解和评估被鉴定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基本的检査方法。
注:检査工具包括体溫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检眼镜等。3.2法医临床鉴定clinicalforensicidentiflcation运用法医临床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和评定。3.3法医临床鉴定人appraiserofclinicalforensic从事法医临床鉴定并取得法医临床专业执业资格的人员。3.4被鉴定人appraisee
接受鉴定的人员。
3.5法医临床检验clinicalforensicexamination法医临床鉴定人通过病史调査、体格检査、影像学以及其他特殊辅助检査以了解和评估被鉴定人的身体状况,并对被鉴定人是否存在特定的人体损害进行检査和验证。4基本要求4.1检验内容应根据损伤的部位和性质,有针对性地确定检査的内容。4.2检验方法应符合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基本要求。4.3检验要求法医临床鉴定人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地完成检验,并实时、真实、客观、准确、完整、清晰地记录检验结果。4.4检验时机根据鉴定事项及被鉴定人的损伤状况和临床愈合情况,确定法医临床检验的时机。以原发性损伤为鉴定依据的,应尽可能在损伤早期进行检验;以损伤后果为鉴定依据的,应在与致伤因素有直接关联的原发性损伤、并发症等治疗终结后方可进行。5检验内容和方法5.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5.1.1颅骨骨折应进行如下检验:a)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CT扫描等)明确骨折的部位、性质、程度;b)通过病史调査(如手术记录),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伴有硬脑膜、脑实质或脑神经损伤。5.1.2脑损伤应进行如下检验:a)通过影像学检査(CT扫描、MRI等),明确是否存在颅内出血、弥散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和脑干损伤等;b)对于颅内出血,应明确出血的部位、性质(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等)和范围(或者出血量);c)通过病史调査和法医临床检验明确在损伤发展的过程中是否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d)神经系统症状:突发剧烈头痛,持续不能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多伴有恶心、呕吐;可出现意识障碍及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少数出现癫痫发作;e)神经系统体征:最常见的体征是单瘫、偏瘫、失语等。生命体征变化随着脑受压、颅内压升高,可出现脉搏变慢,呼吸变慢,血压增高(两慢一高)等代偿现象;f)脑受压症状: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g)脑受压体征:瞳孔变化(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者消失,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或者出现脑膜刺激征、肌痉挛、四肢肌张力改变等。5.1.3弥散性轴索损伤应进行如下检验:a)通过影像学检査(CT扫描、MRI等),明确大脑皮质与髓质交界处、胼胝体、脑干、内囊区域或第三脑室周围有无出血灶,有无出现弥漫性脑肿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b)通过病史调査和法医临床检验,明确有无弥散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表现。5.1.4脑挫裂伤应进行如下检验:a)通过影像学检查(CT扫描、MRI等),明确脑挫裂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b)通过病史调査或者法医临床检验,明确伤后是否出现脑实质损伤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定位体征。5.1.5脑干损伤应进行如下检验:a)通过影像学检查(CT扫描、MRI等),明确脑干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b)通过病史调査和法医临床检验,明确有无脑干损伤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