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寄语:
首先应选择的是那最初的梦想,那人之初的善良、真诚、无私、进取、宽容和博爱,内心深处的坚持和始终信奉的理想。即便您离开校园净土,历尽时间沧桑,铅华洗尽,仍能保持心底的宁静,依心而动。
医学,我的初心
曾经看过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不知不觉中,这句话已被我拿来当做自己的座右铭。而医学,就是我的初心。
年高考毕业时,我正处于懵懂的16岁,当时高考成绩佳,父母都希望我能选择一份“光鲜多金”的专业,当我提出想成为医生时,二老一开始是拒绝的,且那一年,北清复交都不在我所属生源地招长学制本硕博连读的医学生,犹豫彷徨良久,所幸遇到了上海交大的招生老师,也许是被我的坚持所感动,他提示可以入校后转专业。一系列机缘巧合后,我如愿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习。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进入上海交大的第一年,我们在闵行校区学完“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数学、金工实习、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后,终于来到医学院学习专业知识。然而,当梦想变成现实,一大波课程袭来却让我一时不知所措。“后高三时代”名不虚传,“系解局解,不求甚解。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九死一生。寄生虫,何生人”等段子代代相传,那时的我,每天背着书包埋头应付各类考试,进入临床轮转后却发现,医学博大精深,其内容绝非几十本教材能概括的,就拿我的研究方向“内分泌罕见病”来说,内科学教材中这些疾病仅占了几页内容,然而单单就这些罕见病的常见基因就有上百种,现在对于这类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更是日新月异,小小的篇幅完全不够详细介绍并学习这些复杂的疾病;此外,临床技能操作和诊断思维更是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这时,我深刻体会到“学无止境”和“学以致用”的含义。而当时在基础医学院的我,还未意识到,多年后这些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将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临床思维的敏捷程度。
小小轮转医生
“医生谢谢你,我都听你的。”
——某位高龄患者
每一位临床医生心中都埋藏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对我来说,最触动自己的是在我刚开始实习时。一位结肠癌术后患者,由于肠瘘,他浑身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每次换药时都能清楚地看到外露的结肠和不断涌出的粪便,家属捂鼻离开,而他则将脸别过去,表情木讷,一言不发。一次夜里值班,我习惯性地去兜一圈病房,看到他一脸痛苦,却不言语,查体时发现敷料已湿透,这时他才说:“医生,我不想麻烦你们,不用管我”。我仔细为他换好药,临走时嘱咐他有事要及时告知,他却突然哽咽了,挣扎着坐起来,说:“小王医生谢谢你,我都听你的”。
那位患者已经年近八十,当他挣扎着坐起来向我这个小医生道谢时,我竟然也无语凝噎。我明白,他感谢的不仅仅是我个人,更是我头顶这个医生的称呼。他因患病饱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但他看到了我们医生为减轻他的痛苦不怕麻烦,愿意作各种努力和尝试,这已经让他心里感到安慰。如今的医疗环境,新闻、网页上铺天盖地的伤医报道,恶劣的医患关心让医生如履薄冰,我也曾对医生这份职业产生怀疑,然而想到这个年纪古稀的老人,我又坚定了自己从事医学的信念。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有一句话:“Tocuresometimes,torelieveoft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