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超声分享35多样性的梅克尔憩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胃肠超声学组分享

—多样性的梅克尔憩室

作者:陈晓康

单位:医院

简要病史:

患儿,女,4月,间断性血便5天,偶含粘液,无呕吐,无哭闹不安,无腹胀,大便4~5次/天。病程中无发热,轻微鼻阻,无咳嗽,无流涕等表现。外院(8.18)查粪便常规+隐血:隐血阳性,RBC1-3个,外院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过敏原:对艾蒿、鸡蛋白、花生过敏。予维生素K、金双歧等对症治疗,仍有间断血便出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下消化道出血”收入院。

超声:

8月26日超声声像图:

8月26日空气灌肠,8月28日复查(家属述无症状)

超声诊断:肠息肉样病变合并肠套叠(来自回肠)

CT增强扫描:右下腹囊性占位,与肠管关系密切,美克尔憩室?

手术结果:1、肠套叠2、梅克尔憩室

病理结果:(回肠)符合梅克尔憩室病变。

讨论

梅克尔憩室(MD)系胚胎期卵黄管退化不全形成的,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2%。一般卵黄管在胚胎第8周时闭锁、退化,若卵黄管退化不全,在肠的一端残留腔隙,则形成位于回肠的梅克尔憩室。发育异常卵黄管有一部或全部萎缩闭合不全,出现各种类型的卵黄管异常如脐肠瘘、脐窦、脐茸、卵黄管囊肿、梅克尔憩室及脐肠索带。卵黄管先从脐端开始向肠端萎缩,若脐端已退化,肠端未退化则形成一盲囊,称为回肠远端憩室。该病一般无临床症状,相应的并发症可出现便血、腹痛、梗阻、憩室炎、继发肠套叠、穿孔等。继发肠套叠时往往忽略原发病存在,而导致多次不必要的灌肠,延误治疗。憩室炎表现与阑尾炎症状酷似。

本病的超声表现呈多样性,与病理解剖特征、并发症有关,其解剖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憩室声像图的多样性。常见超声表现为右中下腹肠管间异常小段管状肠壁结构,壁内粘膜层增厚,一端为盲端、一端与回肠管相通,管腔内或萎瘪或见积液或包块型或囊肿型。憩室并发症表现多样:(1)合并出血可显示管内沉淀的点状回声;(2)憩室穿孔:肠间出现混合性团块及腹腔积液;(3)憩室内异物为强回声后伴彗星征;(4)憩室并发肠套叠套筒内见盲端管状肠壁结构;(5)憩室扭转坏死:血流信号减少或无血流信号。

外科治疗是诊断梅克尔憩室的“金标准”,超声以简便、准确、无辐射等优点可作为其首选方法。

经验教训:

超声医师对MD及其并发症认识不够,易导致漏诊。MD患儿不一定血便,可以慢性出血,也可以急性大出血。考虑MD时尽量用高频探头检查,并追踪盲端至其与回肠管连接部,并注意寻找正常解剖结构的阑尾;对于反复复套肠套叠的小儿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梅克尔憩室。另外,患儿不合作检查过程哭闹不安,增加诊断难度,可予10%水合氯醛镇静熟睡后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y/5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