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肠瘘 >> 肠瘘医院 >>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龙葵的功效

龙葵,中药材名,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夏、秋采收。

性味归经:

苦,寒。

①《唐本草》:味苦,寒,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大寒,味苦。

③《纲目》:苦微甘,滑,寒,无毒。

④《贵州草药》:性平,味辛,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①《唐本草》: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

②《食疗本草》:主丁肿,患火丹疮。和土杵,敷之。

③《本草图经》:叶:入醋细研,治小儿火焰丹,消赤肿。

④《救荒本草》:敷贴肿毒、金疮,拔毒。

⑤《滇南本草》:治小儿风热,攻疮毒,洗疥瘫痒痛,祛皮肤风。

⑥《滇南本草图说》:治小儿风邪,热症惊风,化痰解痉,亦治痘风疮,遍身风痒。疔,可攻能散。叶:洗疮。

⑦《纲目》:苗:消热散血。

⑧《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消炎。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茎直立或下部偃卧,有棱角,沿棱角稀被细毛。叶互生;卵形,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渐狭小至叶柄,先端尖或长尖;叶大小相差很大,通常长4~7厘米,宽3~5厘米,大者长可达13厘米,宽至7厘米;叶缘具波状疏锯齿,每边约3~4齿,齿宽约5毫米,长约3~4毫米;叶柄长15~35毫米,大叶的柄长可达5厘米。伞状聚伞花序侧生,花柄下垂,每花序有4~10花,花白色;萼圆筒形,外疏被细毛,裂片5,卵状三角形;花冠无毛,裂片轮状伸展,5片,呈长方卵形;雄蕊5,着生花冠筒口,花丝分离,内面有细柔毛;雌蕊1,子房2室,球形,花柱下半部密生长柔毛,柱头圆形。浆果球状,有光泽,成熟时红色或黑色。种子扁圆形。花期6~7月。

分布区域: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或田野中。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比较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较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龙葵的作用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提取物对动物有抗炎作用。澳洲茄胺有考的松样作用,降低血管通透性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对动物的过敏性、烧伤性、组织胺性休克有某些保护作用,还能增加小鼠胰岛素休克的存活率,并能促进抗体的形成。

2.对血糖的影响:澳洲茄碱对大鼠腹腔注射时(50-mg/kg),可升高血糖(甙元无此作用),但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则血糖不升高。对切除肾上腺后的大鼠,则于注射后3-4小时内死亡,此时有血糖降低及乳酸升高现象,口服葡萄糖可延缓动物死亡。龙葵碱对大鼠腹腔注射(5-30mg/kg)也能升高血糖,明显降低对葡萄糖的耐量(试验);对摘除肾上腺大鼠,则可引起血糖降低而死亡(如事先禁食24小时,则血糖降低较少,亦不致死亡),故其对血糖的影响,与肾上腺有关。抑制外周葡萄糖的利用,是升高血糖的原理之一。

3.对中枢神经的作用:所含澳洲茄胺0.5mg/kg给予大鼠或家兔可增强大脑皮质对刺激的反应性和增进条件反射活动,连续给药5-10天或一次给予5mg/kg则所得结果相反,大剂量并降低痛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澳洲茄碱小量能增强动物(大鼠、兔)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大量则增强抑制过程;

4.降压:龙葵煎剂0.5g/kg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下降,心率变慢,15g/kg灌胃也可使肾型高血压犬血压下降。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龙葵煎剂10g/kg腹腔注射,可提高小鼠体内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6.S.Xanthocarpum则对支气管哮喘有良好功效,这是由于其叶、茎的醇提取物中的生物碱部分,能使肺、支气管组织中的组织胺耗竭,其中所含硝酸钾的无机盐类的祛痰作用也发挥部分影响。

7.同属植物耳状茄Solanumauriculatum之甙类生物碱有镇静、降温作用。

8.其他作用:据初步试验龙葵果有镇咳、祛痰作用。亦有报告龙葵有阿托品样作用。澳洲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龙葵碱则为抑制作用,两者对平滑肌皆为兴奋。它还能降低血浓凝固性。抑菌试验龙葵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猪霍乱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毒理作用:

龙葵碱作用类似皂甙,能溶解血细胞。过量中毒可引起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曾有报告小孩食未成熟的龙葵果实而致死亡(与发芽马铃薯中毒相同)。澳洲茄碱作用似龙葵碱,亦能溶血,毒性较大。

相关配伍:

①治疔肿:老鸦眼睛草,擂碎,酒服。(《普济方》)

②治痈无头:捣龙葵敷之。(《经验方》)

③治一切发背痈疽恶疮:虾W全个,同老鸦眼睛藤叶捣敷。(《袖珍方》)

④治瘰疬:山海椒、桃树皮各等分研末调麻油敷患处。(《贵州草药》)

⑤治天庖湿疮:龙葵苗叶捣敷之。(《纲目》)

⑥治跌打扭筋肿痛:鲜龙葵叶一握,连须葱白七个。切碎,加洒酿糟适量,同捣烂敷患处,一日换一、二次。(《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吐血不上:人参一分,天茄子苗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新水调下,不拘时。(《圣济总录》人参散)

⑧治血崩不止:山海椒-两,佛指甲五钱。煎水服。(《贵州草药》)

⑨治痢疾:龙葵叶八钱至一两(鲜者用加倍量),白糖八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⑩治急性肾炎,浮肿,小便少:鲜龙葵、鲜芫花各五钱,木通二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相关论述:

1.《本草正义》:龙葵,可服可敷,以清热通利为用,故并治跌仆血瘀,尤为外科退热消肿之良品也。

2.《唐本草》: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

3.《食疗本草》:主丁肿,患火丹疮。和土杵,敷之。

4.《本草图经》:叶:入醋细研,治小儿火焰丹,消赤肿。

5.《救荒本草》:敷贴肿毒、金疮,拔毒。

6.《滇南本草》:治小儿风热,攻疮毒,洗疥癞痒痛,祛皮肤风。

7.《滇南本草图说》:治小儿风邪,热症惊风,化痰解痉,亦治痘风疮,遍身风痒。疔,可攻能散。叶:洗疮。

8.《纲目》:苗:消热散血。

9.《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消炎。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勿服。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y/8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