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与温病条辩helliphel

原文作者是我父亲Forward(佛卧德)。我父亲是刘鹗曾外孙,刘鹗第四子刘大绅外孙。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国学大师罗振玉之长女罗孝则,是我父亲的外婆。我父亲分别从学于天津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系、北京大学法律系,获学士双学位并法学硕士学位;长期躬耕于国家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对外关系、教育教学等领域。

原文如下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

接上文

温病学与伤寒论

温病学家在运用经方治病的实践中,感到机械地照搬《伤寒论》的治法,不能尽合临床需要,乃结合临床实践,不断探索、大大补充,发展了《伤寒论》治法。如伤寒是感受寒邪,在病变过程中易伤人之阳气,故治疗时当注意保护阳气;温病是感受热邪在病变过程中易损人体阴津,故治疗时当注意顾护阴津,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伤寒发汗太过,损伤阳气,漏汗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当用桂枝加附子汤扶助阳气。温病误汗,阴津更伤,每致斑疹神昏,治当育阴养营,清心开窍。伤寒后期多真阳衰微,用四逆、通脉之类,温病后期多真阴耗损,用加减复脉、大小定风珠之类。寒温之治,大相径庭矣。

伤寒、温病,初起均喜汗解,但二者的实质是不同的。伤寒用汗法,是通过发汗以解除风寒之外侵,是治疗的手段;温病之汗法,是热解阴复,周身潮润,是邪气祛除的标志。伤寒初起,风寒邪气束于肌表,侵犯太阳经,腠理不通,玄府闭塞,故当用辛温之品,开泄腠理,发汗解表,使风寒之邪依附于汗液而达体外。温病初起,是温邪从口鼻而人,首先犯肺,肺气失宜,卫气不和,治疗当用辛凉之品,宣通卫气,疏理气机,轻清祛热,使肺气能行治节之令,邪气外出,营卫畅达,津液充和,自然微微汗出,遍体潮润而愈,切不可用辛温之品,逐汗外出。

吴鞠通谆谆告诫人们:“按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盖病在手经,徒伤足太阳无益,病自口鼻吸受而生,徒发其表亦无益也。且汗为心液,心阳受伤,必有神明内乱、谵语癫狂、内闭外脱之变。再误汗虽曰伤阳,汗乃五液之一,未始不伤阴也……温病最善伤阴,用药又复伤阴,岂非为賊立帜乎?此古来伤寒法治温病之大错也”,此外,温热学派治温病初起,根据病邪性质和体质差异,尚有疏卫清暑、芳香化湿、疏解润燥,滋阴解表等法,这些都是《伤寒论》治法中所没有的。

又如,治伤寒和温病均可用下法,均可认作阳明腑实之证。但在《伤寒论》中,必待阳明腑实,燥屎已成,乃可下之,故有“伤寒下不厌迟”之说。温病则不然,下法非专为肠中燥屎而设,而是导热下行,釜底抽薪之举,用之得当,取效甚捷。正如柳宝诒所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土,最善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他传,故温病热经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六七”。又说:“温病早投攻下,不为大害。”

在选方用药时,《伤寒论》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温热学派鉴于温病易伤阴津的特点,使用调胃承气汤者较多,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随证化裁,灵活运用,发仲景之所未发也。如热结便秘,阴液素亏者,用增液承气汤增水行舟,滋阴攻下;气阴两虚者,用新加黄龙汤攻补兼施;下后阴伤,邪热复聚,大便又干者,用护胃承气汤攻邪兼顾胃阴;兼痰热壅肺,脏腑同病者,制宣白承气汤上下并调;兼热闭心包者,制牛黄承气汤开窍与通腑并行;兼小肠火盛者,制导赤承气汤通腑泻火等。尤其对湿热郁结,食滞内停者,温热学派应用下法更是独具特色。用通下的目的是为了祛除湿热积滞,并非攻下燥屎,用之宜轻宜频,叶天士明确指出:“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温热学派不断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开山立派

温病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面对错综复杂的温热病临床表现,认为墨守《伤寒论》成法不能尽合今病,于是刻意求新,不断探索,终于冲破了《伤寒论》治法的桎梏,创立了许多新的治法,制订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新方。

中医药对诀新型冠状病毒

截至4月24日,上海此轮疫情重型、危重型患者数量已经达到例,累计报告死亡例。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成为抗击疫情的最大挑战。

“武汉疫情时新冠病毒引起重症的最大表现就是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可以以此标准预判病人是否会转为危重症。我们有一套判断的标准,例如患者的血氧浓度、淋巴细胞、呼吸频率等各项指标。”

现在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感染上呼吸道,引起肺炎的症状不重,大部分重症仍然是基础疾病导致。

感染者很少有肺部炎症的,多数感染都局限在上呼吸道,老年人因为多合并基础疾病,所以治疗起来更加棘手。根医院收治的余名新冠奥密克戎BA.2毒株感染患者的统计数据,有肺炎患者占比仅4.7%,并且没有引起重症。

一些老年患者本身的基础病就比较重,或者合并症比较多,即使没有感染新冠,治疗难度也很大。现在合并新冠后,确实也会加速一部分高龄、有基础病患者肺部病变的进展,这有可能是病毒性肺炎导致,也可能是原先肺部感染基础上合并病毒的混合感染。

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同时感染了新冠,虽然新冠引发的肺炎不一定严重,但基础疾病的救治,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上海交通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4月23日向媒体介绍称:“一方面正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另一方面也在利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对复杂病症进行讨论,形成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无症状感染者

西医无症状,中医有证候。

中医药如何发挥作用?中医药在重症患者治疗的应用有哪些?对密接人群采取的中药干预措施,效果怎么样?

除了极少数孕产妇、婴幼儿和特殊患者等不适宜人员外,中医药得到广泛普遍使用,尤其是在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普通型,是以中医药治疗为主。

结果显示:在整个10家隔离点累计收治新冠密接患者名,其中6家隔离点中药服用率是80%以上,核酸阳性率为18.57%;4家隔离点中药服用率不超过50%,核酸阳性率为26.82%——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这组数据充分体现,前期上海市中药防疫代茶饮进行预防干预是有明显保护效用。

除了中药汤剂和中成药,针灸、耳穴、穴位敷贴、小儿推拿、中医功法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也得到广泛应用。此外,医院内开设中医药在线课程,带领患者开展中医功法训练,深受欢迎。

奥密克戎,真的可以堪比流感吗?

通常我们衡量一个病毒传染性,往往采用R0,如果没有防护或者抗体情况下,病原体从一个感染者可以传染到几个人,数字越高则代表传染性越强。

但现在奥密克戎的R0已经达到9.1,而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大约为2-3,与流感同一个级别,显然奥密克戎并不能简单认为大流感,几乎已经逼近传染性最强的呼吸道病毒,比如麻疹。

同时,从原始毒株再到奥密克戎,不仅传染性加强,潜伏期也不断缩短,这就导致核酸检测难度会进一步增大。

当感染者核酸检测为阳性时,病毒或许早已经出现扩散,而且还会因传染性强,扩散到更多人身上。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西医无症状,中医有证候。例如一些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没有新冠肺炎的症状,但可能会有倦怠无力、舌苔腻、大便黏滞不爽、脘腹胀满等中医证候表现,在这个阶段及时用中医药干预,起到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使其不成为确诊者,也促进核酸快速转阴,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中西医论剑

此次新型肺炎的病因,现代医学认为是病毒,那么中医认为这个病的病因是什么?

答:中医只能在客观事实及现代医学实证的基础上分析,主因是病毒,次因不但有天气地理环境还有患者素体的因素,以及饮食等等的情况,都参加了病因,但相对来说主因还是病毒。

《伤寒溯源集》中讲“病本难治,因发知受,发则可辨”。中医强调要审证求因,那么目前全国有如此之多的新冠病人,就如同《内经》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目前全世界和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冠病人是否病证相类?

答:只能说相类的占了一部分,而不相类的比例没有这么高,但相类的也占不到50%,几乎一人一个样,而且每个人的差异还蛮大的,这就跟《内经》讲的“皆相染易、病状相似”不同。

从这些不一样的个性之中能够抽出的“共性”是什么?

答:共性是“湿”,湿占到一半以上。

如果“湿”占到一半以上,这个病能不能称为“湿疫”?

答:能!从中医角度来讲,对。

从流行病学来讲,武汉、南京、上海、广州、北京等等,都指向了“湿”、“热”,而且我们观察到它的表证并不像是《伤寒》的表证和《温病》的卫分证,都不典型。

答:是的,很多病人没有表证

那么这个病的“病位”在哪里?

答:如果把这个病当做一个独立性质的过程来看待,这是西医的观点,这是不客观、不科学的观点。一个病可能有一方面独立的性质,但一方面的独立性并不能概括它方方面面的独立性,比如这个病的病因,西医认为它仅是病毒引起,姑且我们不谈西医认识病因全不全面的问题,就承认它这种病原体作为唯一病因的致病性,就算如此西医也不能说这个病的病变位置就一定要服从它病因的独立性,即是病因的独立性并不能决定病位的独立性,更不能决定病机的唯一性,因为没有这种可能,这是不科学的,这是一种逻辑上绝对的混乱,从病因的独立性上来分析这个病是新冠病毒产生的疾病这点没错,从逻辑及科学上的主因来讲没有错,因而要求单一的病因只作用于单一的病位,这就是荒唐以及的。所以这个病的病位在哪里?有的比较集中,有的偏多数集中,有的是全身感染,这个病就偏于不太集中,只能讲它多数集中在肺和胃肠道,从西医角度也是如此,但中医讲的最后归属,应该在脾、肺,而不是开头就集中在肺,所以根据资料以及传染病院重症ICU病房看的病人,此病比例分布最大的“病所”(所以病位是一种僵死的提法),病所指病之所在、病之所属,应该是在“太阴”、“少阳”偏多,而且往往两相兼夹,即“太阴兼少阳”或是“少阳兼太阴”。

那现在找到了治疗这种疠气的中药专药吗?

答:没有,不可能找到。

那中医中药怎么取得效果的?这次抢救新冠中医有功劳吗?有疗效吗?那中医没找到这种疠气,也没有发现这个特异病原体,为什么就能取得疗效呢?

答:最大发现就是某一种疫疠之气,这种杂气,需要找一种特种药,我觉得这是不是对的,只不过他当时找不到,所以还要回到中医的辨证论治模式范围。

为什么啊?

答:因为找不到这种特效药。

那通过辨证论治来治疗这种有特异性的病原体有作用的原因是什么,为何能对这种有特异的病因所产生的病种起到疗效啊?

答:中医辨识病因、病机、病所是为了指导用药。

为什么辨证论治能够对中医认识不到的病原体所导致的疾病产生作用呢?

答:中医治疗的是这个病,而不是病原体。

不治这个病原体,这个病会好吗?

答:中医抓到的是病原体和人体的免疫力发生正邪交争的过程,我们治疗的是这个过程,而不是病原体。

答:对病原体有作用还是没作用?

有可能有作用,比如说中医对流感病毒可能就没有作用,但我们治疗的是流感病,这个病是一个正邪交争的过程。

答:你认为流感病如果使用中药比如解表药治好了,他的病原体还存在人体里面吗?

我们是通过调节人体里面的正气和正邪交争的过程来消灭病原体的。

答:是哦!还有“消灭”病原体这两个字哦!

再解释一下为什么是少阳呢?

答:当发现肺部有磨玻璃样变,这是有问题在的,等下有机会再谈。磨玻璃样变或是进行性的由肺部边缘形成向心性炎症的时候,却毫无咳嗽、气喘反应,这种肺部CT必须客观对待,这时候我们摸到病人的右寸脉都还是浮的,指向在上焦而不是在肺,而且病人没有肺的任何表里症状。

那为什么就是少阳呢?

答:因为它在肺的“结缔组织”里面,而不在肺泡,也不在支气管表面的粘膜细胞。

那为什么将此归类在少阳呢?

答:在少阳的焦膜嘛!他不咳嗽,故不在肺。

所以您认为这个病在“焦膜”对吗?

答:对!

那么您谈的这种焦膜病的诊治要点是什么?

答:之所以专门讲“焦膜病辨治”的课程内容,就是为了救人,为了治疗像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一类流行病,因为焦膜病西医还没有办法治疗,西医完全不认识,那中医基本上完全认识焦膜病,只不过没有整理,更没有放在教材之中,造成中医的科班毕业生不懂焦膜病,不懂焦膜的鉴别诊断点及其治疗用药。

“水火同现”的证据是什么呢?

答:比如“口苦”是火之类,比如“胸中烦热”是火之热证,同时他却“身着棉衣不敢去”,最重要的是他“难以平卧”,平卧久呼吸不过来,这是“水饮”,那个烦躁热是火热,出现在上焦,甚则人都很烦躁,同时伴有口苦,这是火之象,都同时出现在上焦,最典型的他连衣服都脱不下来。

对于这样上焦焦膜且以湿为主体的病,治法为何?

答:治疗法则,如果初期有表证,到了中期表证未罢,这个表证有时候很细微,单一个“无汗”就可以确定它的表证地位,所以表证未罢的话以“透表湿”为主,再兼治其它,比如表湿闭阻产生临时性的表寒,就需佐以辛温发汗,同时也要集中“宣胸气”,但主要的是解表,若是表湿挟了表热,就要透表湿热,当然也要治里,只不过治里为次,这是一个治法原则。第二个如果到气分,卫分已经微乎其微,见不着症状体征,脉象也不浮了,此时就要治里为主,“宣胸、开胸、疏理胸气”还有“降上焦之气”,且要使用针对性的药,以及除湿痰水饮等各种邪气的药,有瘀清瘀、有热清热,重点是宣胸的湿、除胸的湿痰水饮,因为焦膜是决渎之官容易造成湿痰水饮。

那么表湿或有寒、或有热,里为辅的时候,还没到气分时,第一层的主方用什么?

答:如果第一层挟有轻度的寒时,要仿越婢汤加味,重点加藿香、香薷,甚至要加姜黄、片姜黄之类的药;挟热时,有胸闷,熊继柏谈的还好,就是用《温病条辨》中的桑菊饮(中成药名:桑菊感冒片)加藿香、郁金,或用银翘散(中成药名:银翘解毒片)加藿香、郁金,再多加一些祛湿药,比如白蔻仁、姜黄等。

那在气分的时候,用什么主方和治法?

答:气分可以用三仁汤,但针对这次的传染病力度不够,你可以加瓜蒌壳、藿香梗,也可以加升降散之类的方药进去。

这个时候用大黄吗?

答:这个在上为主,不太宜用大黄,张仲景讲的原则成立——“表不解者,不可下”。在上不太宜下,虽然治疗上焦的十枣汤就是下法,但这是“结”的太厉害的变例,不用攻下解不开,这是迫不得已要用下,但下了以后情况会比较难收拾。

然后现在还有一个问题,累及下焦的,现在无尿的、肾衰的也开始出来了。

答:也有、也有的,病由上及下,穷必及肾嘛!

中医的辨证论治为什么有效?效果多大?对于阻遏这个疫情可能做出多大的贡献?它的学理依据在哪里?为什么辨证论治可以治好这个中医不认识的病原体所导致的疾病?

答:这是个很大的命题……!

(全文完)

本文作者:未卜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原文作者Forward(佛卧德)

注:(一)“21世纪思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y/94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