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地完成一例又一例手术
成功地救治一个又一个患者
用实际行动赢得当地居民的信任
用实际行动践行
中国医生
“不畏艰苦、甘于奉献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的初心和使命。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近
医院胸心外科主任
第二十一批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
李珲
▼▼
一起聆听他的故事!
榜样的故事一路奔波,开始援非医疗生活年11月30日,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航程,作为第二十一批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之一,我来到了马达加斯加首都塔纳那里佛,开始了我的援非医疗生活。出国前,我被任命为南方医疗点的点长。
说实话,我是带着有些自豪的责任感来到马国的。但是,当我看着街景和国内县城差不多的马国首都,我有点失望和担忧,这种责任感变得沉重起来。
在马国首都,我们还没有缓过劲儿,就跟着马国卫生部的官员向南方医疗点出发。当听说我们要去的南方医疗点是马国最为艰苦的地方时,顿时有些惴惴不安了。我们先是乘坐飞机到达马国最南部的城市佛特梵机场,在当地餐馆简单就餐之后,在两名荷枪实弹的宪兵护送下乘车前往目的地。
上车前,迎接我们的老队员给每个人送了2个水煮鸡蛋和1瓶矿泉水。佛特梵距离目的地昂布翁贝公里,公路是60多年前法国殖民时期修筑的,年久失修,非常难走。我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一路上越走越荒凉,一望无际的荒漠,仙人掌、野生剑麻,还有叫不上名字的灌木丛。公里路程,马不停蹄地行驶了整整4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五十分了,我的心里酸楚楚的。
到达安布翁贝的第一个早晨,我起床推门看到的是一个荒漠小镇,沙土、仙人掌、牛车,心里一下子凉凉的。好在医疗队驻地是独立二层法式小洋楼,据说是四五十年前建造的,心理上多少得到了一丝丝安慰。新老队员在3天内交接完毕,这便开始了我的援外生活。
一面红旗,振奋扎根服务信心初到医疗点,人生地不熟。就在我情绪低落、不知所措之际,我看到了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一面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医院里最为醒目的标志,是这里最为鲜艳的色彩。在远离祖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异国他乡,看到五星红旗我倍感亲切,为之一振。顿时,几天来的失落、忐忑和担忧抛到了九霄云外。看着五星红旗,我暗暗告诫自己,同时也向同来的其他6名队员庄严宣示: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援非医疗队队员,代表国家和人民来这里开展医疗援助,一定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牢记祖国和人民“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重托,静下心来,安营扎寨,勤奋工作,谱写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第二十批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从这里离开前的早晨,我们新老队员自发地来到国旗下,高唱国歌,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虽然,我们这一批只有七个医疗队员,但是,此时此刻的国歌声却十分嘹亮。每个队员都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泪水,是激动、是振奋、是依靠,是站在国旗下的自豪,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台手术,获得当地居民信任医院工作的第一天傍晚,妇产科护士来找医生,说是有一个急诊——难产大出血。我二话不说,立即陪同妇产科医生去接诊。当时停电了,看完病人后,我立即通知发电房发电,准备手术。因为这是我来到马国后的第一台手术,所以格外重视。我们认真进行了术前讨论,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一个小时后,我主刀开始了手术。手术十分顺利,母子平安。
这里的病种比较单纯,但也比较罕见。如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巨大脾脏,脾功能亢进。脾脏巨大到以公斤来衡量,在国内也是极为罕见的。当地的患者听说中国医疗队新来的队员手术做得好,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诊外科。我一边观察病人的情况,一边查阅自己带来的书籍和资料,拿出看家本领为这类病人做手术。几个月下来做了数十台,没有死亡病例。还有,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也是如此,有很多“巨无霸”。
我把手术当作是挑战。条件简陋,我就用自己的技术和超常的努力去弥补设备条件上的不足。
年12月30日下午,我接诊了一例胸部刀刺伤患者。经过仔细检查,确诊患者为左胸部锐器伤,急性心包填塞,失血性休克。我找出两个月前配发的一套普通开胸器械,迅速组织抢救,遗憾的是没有胸骨锯。情况紧急,我灵机一动,让人在附近村子里找到了一把木匠用的凿子和一把锤子。两个小时后,所有准备工作完毕,我为病人实施正中开胸、心脏伤口修补术。医院有史以来第一例心脏手术。几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非常成功。
在场的医务人员向我报以热烈的掌声,投来赞许的目光。这些掌声和目光,让十分疲惫的我留下了幸福的泪水。就这样,在这医院,我和我的队友克服条件限制带来的困难,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大胆创造条件,出色地完成了一例又一例的手术,成功地救治了一个又一个的患者,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
一个春节,收获春天般的温暖我们在马国的第一个春节到了,大年三十的中午,我们七个队员聚在一起包饺子。这时,陪伴了中国援非医疗队近20年的退休老院长HATRY匆匆跑来了,说自己的儿媳妇难产,需要医疗队的帮助。简单沟通之后,我陪同妇产科医生和麻醉师一起赶到病房,经过会诊,决定进行剖宫产。
手术前,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我和老院长商量:“今天是中国的春节,如果说出生的是女孩就起名为‘春天’,如果是个男孩就起名为‘春节’。”手术顺利完成,母子平安。小女孩“春天”降生了,老院长HATRY非常高兴,和我们一起包饺子过春节,给远离家乡和亲人的我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还有一例因为子宫肌瘤手术造成的肠瘘患者,到医疗队来找中国医生。考虑到腹腔粘连严重,手术困难大,当时我的确犹豫了,但是为了安慰病人,还是收住在外科观察。每天查房到这个患者床边时,她和家人那种期待的眼光真的让我非常难受。最终,我还是大胆选择了手术。我主刀,马国医生当助手,我们找到了肠瘘的位置和原因,顺利地完成了手术。两周后,患者痊愈出院了。出院时,患者紧紧拉着我的手说:“谢谢你,中国医生!”
(左一为李珲)
安布翁贝,是一个80多岁的马国议员,对中国医疗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联合国工作过,亲眼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的历史,陪伴了援非医疗队在马国走过的历程。我们到达驻地后,就给他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上门进行健康咨询和服务。每次见到我们医疗队队员时,他总是非常绅士地向大家问好。他对中国医疗队队员的称呼是salamaLongu(亲人),无论医疗队在当地有什么困难,这位老人都会尽力来帮助。
有许多被治愈的病人给我们送来了自己种的蔬菜水果、自己饲养的鸡和羊,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都被我们婉言谢绝。对我们来说,受援国人民的信任,就是最好的回报;一句“谢谢你,中国医生”就是最好的礼物。
一段经历,更加坚定初心使命踏上异国他乡之路,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不仅仅是来自工作,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说句心里话,初到马国,生活上的种种困难,让我们没有心思领略非洲的风土人情。
记得我们刚刚到达时,停电停水是家常便饭,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饮水问题。安布翁贝是马国最为落后的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能够储备的可饮用水只能是雨水,长期食用会引起身体上的各种不舒服,严重的还会造成腹泻。就算是储备的雨水,还不到两吨,只能做饭用。洗漱、洗澡、洗衣服的水,都是含盐分很高而且时有时无的地下水。用这样的地下水洗澡后,皮肤瘙痒,甚至起皮疹,如果皮肤有伤,简直就是往伤口上撒盐了。说到洗澡问题,由于用水含盐量高,设备管路锈蚀堵塞,几乎没有热水,只能洗凉水澡,男队员可以凑合,女队员为洗澡真的都得哭鼻子。
(右一为李珲)
我们在生活上的困难,得到了中国援非医疗队总队的高度重视。总队队长先后两次前往我们南方医疗点实地考察用水问题,年5月启动实施了改造工程。经过四个月的改造,彻底改变了南方医疗点生活环境,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建起了10吨储备水系统,新上了国内先进的海水淡化设备和太阳能热水器,铺设了整齐安全的用电线路,安装了安全放心的防护栏,建起了室内独立水冲卫生间。生活条件的改变,让我们备受鼓舞。
我明白:祖国非常关心我们,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我们精湛的技术和默默的坚守回报祖国。就这样,我们走出了最初的失落、惆怅,精神饱满地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其实,在马国,最难熬的是对家人的思念。年春节前,当我得知85岁高龄的父亲被查出食道癌时,我的精神几乎崩溃了。身在异国他乡,我只能默默祈祷:父亲,坚持住,等儿子回来!那一段时间,我给自己增加工作强度,把手术排得满满的,每天少则三四台,多则七八台,用疯狂的工作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两年的援非医疗生活结束了,我真的有点舍不得离开这里。在这里,我和队友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国医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援外生活并不丰富,但很多彩,这两年的经历将让我终身受益。
榜样的力量
戳中泪点的那些话
人物感言踏上异国他乡之路,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不仅仅是来自于工作,更多的是来自生活。说句心里话,初到马国,生活上的种种困难,让我们没有心思领略非洲的风土人情。停电停水是家常便饭,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饮水问题,最难熬的还有对家人的思念。
援外生活并不丰富,但很多彩。这两年的经历将让我终身受益,对我来说,受援国人民的信任就是最好的回报,一句“谢谢你,中国医生”就是最好的礼物。
文字整理:记者高于婷
本文图片均由李珲本人提供
视频拍摄:记者路娜袁乙琪实习生张萌
好消息!平凉至庆阳铁路将于年开工建设阅读全文银西铁路铺轨到庆城!看大国重器这波神操作~
阅读全文
值班主任郝芳编辑实习生张楠陇东报社新媒体部
新闻-
-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