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医生章宏专访,重视胃肠镜检查,远

·

访

.06

章宏

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主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工作

十余年

特长为各种消化内镜检查和微创手术治疗,如胃镜、结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等,尤其是对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熟练开展多种内镜下三、四类手术,如EMR、ESD、STER、POEM、EVL、ERCP、ESVD、双镜联合行消化道巨大肿瘤切除及经皮胃造瘘、支架安装(包括肠道梗阻支架)等,其中个人完成ESD手术上千例,疗效确切,无一例重大并发症。

重视胃肠镜检查

远离癌症!

Q至英消化医生集团:

聊一聊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

A章宏医生:

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解决一些病人本身的症状。例如,平时有人胃痛、反酸、医院就诊,这时候胃镜的检查,是起到诊断性作用,解决人们的病痛。

近年来随着内镜设备的改进,医生对早期恶性肿瘤的认识度提高,绝大部分的消化道早期癌症完全可通过高清胃镜肠镜检查得到诊断。

我们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肿瘤大国,消化道的肿瘤占居第一位。早期胃癌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而中晚期胃癌治愈率则为低于50%,所以人们一定要有意识:定期进行胃镜肠镜的检查。

引用李兆申院士的一句名言“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Q至英消化医生集团:

我们哪些人群应该进行胃肠镜检查呢?

A章宏医生:

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人群,40岁以上无论男女,都应该进行首次胃肠镜检查,以后根据具体情况,一年到两年定期复查。

建议不要等到有症明显症状的时候,比如消瘦、医院检查,这样往往病情已经属于晚期了,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Q至英消化医生集团:

建议年轻人去做胃镜检查吗?

A章宏医生:

同理,尤其是有症状的病人,甚至儿童有胃痛,或者是消化道的一些症状,也应该进行胃镜的检查,不能想着“我年纪轻,胃肯定没有问题”,这是不对的。

例如,昨天一位病人拿着PET-CT来找我看病,他才35岁,胃癌并且已经开始转移了。现在年轻人胃癌的发病,有增长的趋势。

Q至英消化医生集团:

如果曾有胃病史,是不是很容易病变成比较严重的胃部疾病甚至胃癌?

A章宏医生:

大部分人也不要恐慌,不能谈癌色变,并不是有症状或是胃不好就一定是得了胃癌。我们现在的胃癌发病率非常高,我们要更多地去警惕胃癌的发生,发现有胃癌的高危因素,及时处理,把病源去除,避免日后发生。

因为一旦得的是胃癌或者恶性肿瘤,如果早期没有诊断就会耽误了病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很多的胃癌在癌前病变的时候,比如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我们是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彻底的治疗。吃药就能痊愈,没有必要拖成胃癌。

Q至英消化医生集团:

胃镜下能够开展哪些手术?

A章宏医生:

胃镜下可以开展很多手术,例如有胃息肉切除,早期的癌症,浅表的黏膜病变,我们通过胃镜进行粘膜下剥离术(ESD)把病变切除,此疗效与外科手术是同等的,同时又避免了进行胃的大部分切除,病人的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

还有一些手术,例如不小心吞了鱼骨头或者金属的硬物,我们通过胃镜下进行取出。还有一些晚期的肿瘤,不能够做手术,但是病人需要解决进食问题,这时候可以通过胃镜下放支架、放营养管、胃造瘘这些办法来延长病人的生命,减少病人的痛苦。总之内镜的技术应用非常广泛,是我们临床必不可少的工具。

Q至英消化医生集团:

具体聊一下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吧。

A章宏医生: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俗称ESD,我们主要用于治疗像食管、胃、结肠,这些浅表性的黏膜的病变,一般大于两公分以上的,早期癌变或癌前病变,我们通过胃镜的管腔从口腔进入腔内,运用我们的专用设备,通过细小的活检孔道进行精巧的黏膜下剥离手术,保留了消化道的完整性,只切除了有病变的一层粘膜组织,起到了治愈疾病的目的。

这个方法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做法,它的优点很多,病人住院两三天就出院了,花费也相对较少,身体上也不会有刀疤,同时和传统的外科手术疗效同等。

医生说

我们每天在临床中,遇到很多的中晚期肿瘤。特别是比较年轻的人,也是一家之主,正是在承担家庭重要责任的时候。人们现在有买保险的意识,更应该有预防疾病、保护身体的意识,因为一旦肿瘤到了中晚期,即使医疗技术再发达,也很难挽救他的生命。

我作为一位消化内科医生,能够对大家的忠告就是,一定要有定期做胃镜、肠镜的意识,尤其是年纪在40岁以上的人。而对于有些40岁以下,但是有家族史,或者平时有胃肠道的症状,还是应该早点做胃镜和肠镜的检查和筛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如果查出来没有问题,或者是小疾病,我们可以很好地去处理;如果有问题,进行早期治疗不会有特别严重的问题,不至于到了后期,往往是再有钱,也不一定能挽救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只有一次。

中国人口众多,生活习性导致我们消化道癌症发病率高,但消化道癌症绝大多数是可以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比如上海地区大肠癌排在第二位,其实早期大多数是肠息肉,我们现在肠息肉发病率非常高,像我们日常当中做肠镜检查,每3-4个人中就有可能有一个人有肠息肉。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一直说要做个肠镜,说了三四个月才安排时间来做了,结果发现横结肠一个1公分大小的息肉,我在检查过程中就进行了肠息肉的切除,术后正常上班,也没有耽误工作。术后病理提示这是一个肠绒毛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病。他才30多岁,如果他没有来做肠镜检查,因为忙各种事耽误的话,可能过个两三年,他再来找我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开刀,就不是简单地肠镜下切除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其实我们做肠镜筛查,大部分息肉是良性的。肠癌,大约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是肠息肉变过来的,但是癌症并不是一天就变癌症或者一年就变癌症,而是从小的息肉尤其是炎性的增生性息肉变成腺瘤,出现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最后再到癌,癌的时候还是个原位癌,但到了进展期,那就进展得非常快了,很快会出现淋巴结转移、全身转移。其实从良性到癌变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平均来说,按照现有研究,可能需要五到十年以上。所以其实发现肠癌的这部分病人,往往是很亏的,他们在过去的五年甚至十年当中,完全有那么长的时间留给他去检查,去治疗,而他没有去查。有些人检查意识比较淡薄,没有想到去做,还有人害怕去做,也有是嫌麻烦,或者没有时间等各种理由,导致没有去做检查。所以建议如果发现息肉,尤其是多发性息肉,还是要坚持每年检查。一定要有持续性检查的意识。

肠息肉是我们肠癌的最常见的癌前病变。胃,比如说像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也有一些胃息肉,这些是我们胃里的癌前病变。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有反流性食管炎,还有人喜欢喝白酒,烈性的酒,抽烟,吃辣,或者吃东西快、吃东西烫,吃油炸性的食物,吃腌制食物等,这些都是高危因素,会造成食道的损伤,对食管黏膜进行长期刺激,也是一种发生食管癌的因素。如果有类似情况,请及早胃肠镜检查,排除隐患。

上海市黄浦区九江路号

礼和大楼4楼E15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zd/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