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医院医院、医院开展的联合查房活动在线顺利举行。各位专家、医师相聚云端,围绕“血管移植物感染”这一重要议题,共谋防治之策,共商管理之道。
医院血管外科李拥军教授、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血管外科张玮教授、医院血管外科管强教授、医院血管外科李红普教授的点评高屋建瓴,医院血管外科王吉阳医生、刁永鹏医生和医院血管外科宋畅医生的分享精彩纷呈。//宋畅:多发顽固性溃疡病例汇报//宋畅医生进行学术报告宋畅医生分享了一例“多发顽固性溃疡”病例,引发参会专家的热烈讨论。患者73岁女性,“左手、左足溃疡伴渗出,疼痛3月余”,入院完善相关检查,溃疡主要病因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继发的血管炎。宋畅医生指出,对于此类难愈性创面的治疗,解决或控制原发病是前提;合并感染时应控制感染;同时,清创引流是关键。报告最后,宋畅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创面变为干性坏疽保肢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截肢,截肢平面和手术时机如何选择?对于该病例,参会专家重点探讨了后续治疗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量选择膝下截肢,实现愈合。//管强:下肢动脉VB植入术后感染//管强教授进行学术报告管强教授剖析了一例下肢动脉VB植入术后感染的病例。病例复杂,诊疗之路历经波折。患者女性75岁,因右下肢急性缺血入院。患者既往因左下肢缺血次经右股动脉穿刺施行手术。查体示,前一次(1月左右前)右股动脉穿刺点皮肤未愈合。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诊断右股总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诊疗过程:(.19)右股动脉切开探查,行右股总动脉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组织坏死、股动脉外露,创面换药治疗→(3.8)右股动脉破裂出血,急诊行右股总动脉覆膜支架(Viabahn)植入术→术后创面换药治疗,血管持续暴露。右股动脉壁组织坏死脱落,支架外露→(4.10)行右髂动脉-股浅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4.0)右小腿缺血加重,濒临坏疽→(4.8)右小腿、右足干性坏疽→(5.15)右大腿截肢术→(6.14)右腹股沟区皮肤破溃,人工血管隧道内脂肪液化→(6.18)行右髂动脉-股浅动脉人工血管切除,髂动脉、股浅动脉缝扎,创面冲洗换药→术后创面持续不愈合,有渗出→(8.0)剖腹探查,发现肠瘘,行回肠造瘘术→(9.8)出院。本例患者属典型的移植物感染病例,包括大隐静脉移植物感染,覆膜支架移植物感染及人工血管感染。//刁永鹏:一例股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尴尬转归//刁永鹏医生进行学术报告刁永鹏医生通过一则股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病例,分享了病例带来的启示和思考。(1)预防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可从股动脉穿刺为着手点,穿刺位点常规根据体表标志定位,此外,可借助超声、DSA等进行穿刺,确保穿刺的准确性;()一旦发生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处理手段包括超声引导压迫、凝血酶注射封闭假性动脉瘤、植入覆膜支架、栓塞、甚至手术切除;(3)感染性动脉瘤处理,包括切除、血运重建、紧急情况下可植入覆膜支架;(4)移植物感染的处理,包括移植物移除、清创、血管重建;(5)清创、截肢创面的处理可进一步优化。//李拥军:移植物感染ESVS指南解读——外周血管//李拥军教授进行学术报告李拥军教授对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发布的《00ESVS临床实践指南:血管移植物和支架感染的管理》外周血管部分进行了精彩解读,涉及外周血管移植物感染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等内容。外周血管移植物感染一经诊断,应尽早治疗。(1)保守治疗:在治疗选择方面,保守治疗因死亡率高、持续感染、吻合口破裂或活动性出血等较少应用;()原位重建:外周血管移植物感染治疗明确,即彻底清创和血管重建。对于间歇性跛行患者,可以不即刻重建桥血管;但也不能结扎,需用自体静脉或牛心包做血管修复;二期再行血管重建。如果是重症缺血患者,去除移植物后肢体严重缺血,需即刻血管重建;去除感染血管时破坏了侧支血管,也需血管重建;(3)移植材料:包括自体大隐静脉、股静脉(最佳的原位重建材料)、冷冻同种异体血管、覆银人工血管、牛心包补片等;(4)辅助治疗手段:包括缝匠肌皮瓣、股直肌皮瓣、腹直肌皮瓣及大腿前外侧肌皮瓣等;(5)解剖外重建: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假单胞菌或多药耐药菌存在时,建议解剖外旁路重建,包括闭孔旁路等;(6)手术时间:一旦发生移植物感染,应及早处理。最后,指南对人工血管或腔内移植物感染治疗方面进行了整体推荐:人工血管或腔内移植物感染,在去除移植物后,如果存在严重缺血,优选自体静脉重建(IC);异体血管重建为备选(IIaC)如果存在大块组织缺失,可以负压吸引(IIaC);或以肌皮瓣覆盖修复(IIaB)//张玮:外周血管移植物感染诊疗思路//张玮教授进行学术点评张玮教授对外周血管移植物感染的相关诊疗思路进行了梳理。第一:对外周血管移植物感染病例进行分级,分级不同策略不同。1级:下肢伤口并发症:红肿,伤口完整,无渗出;级:伤口裂开,皮下组织暴露,移植物未暴露;3级:移植物暴露;4级:严重感染,发烧寒战,血培养阳性。此外,明确血管移植物的致病菌种,菌种不同处理原则不同。因此,需进行血培养(在高烧寒战时不同部位采血)和伤口行细菌培养以及药敏鉴定。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致病菌周围生物膜的存在,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血管移植物感染。第二:伤口裂开,移植物暴露的情况下,血管移植物还能否保留?针对这一问题,张玮教授指出,其一,血管移植物是否还有功能?移植物感染后,栓塞发生率高。若血管移植物已经发生栓塞,不再产生作用,需要移除感染的血管移植物,行血管重建。其二,是否有吻合口的并发症、假性动脉瘤或者出血发生?如果有以上情况,移除感染的血管移植物。否则的话,要确认是何种致病菌种?绿脓杆菌感染,不尝试保留移植物;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若移植物继续发挥功能,则通过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联合负压吸引和肌皮瓣覆盖修复。第三:血管重建。重建材料选择包括大隐静脉、股静脉;牛心包补片;冷冻异体血管;利福平浸泡等。第四:旁路重建。如果患者为慢性缺血,股动脉暂时阻断,手术台上监测患者远端动脉是否有多普勒信号。若测到信号,无需即刻血管重建,待患者伤口愈合,呈完全清洁的环境再重建;若未测到多普勒信号,需旁路重建,包括闭孔旁路等。//王吉阳: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疗策略//王吉阳医生进行学术报告王吉阳医生从概念、产生原因、分型分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总的来说,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发生,除了患者自身因素外,术者技术因素为其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医源性假性动脉瘤,需根据瘤体大小、破口大小及性质进行分型,各型有其对应的治疗推荐方案。治疗方案有保守加压治疗、超声引导下治疗、开放手术治疗以及一些新技术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医源性假性动脉瘤防重于治,需引起血管外科医生的重视。本次查房,各位专家、医师热烈讨论,智慧火花碰撞。线上参会医生学习移植物感染相关宝贵经验,激发学术热情。京晋豫联合查房系列活动持续更新敬请期待●专家介绍●李拥军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主髂动脉组组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健康医学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学会风湿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等二十多家学术机构职务。担任《中华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ChineseMedicalJurnal》等十多家杂志的编委或审稿人。
在多发性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外周动脉瘤、内脏动脉瘤、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布加综合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微创介入、开放手术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大动脉炎的外科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共承担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目前共承担十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30余篇。
管强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山西省医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肺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髂动脉学组副组长;医院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精英人才。
李红普
副主任医师,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学硕士,在读博士。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协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颈动脉学组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河南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河南分会静脉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河南分会糖足与创面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务理事兼秘书长;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周围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微循环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血管外科学分会第一届下肢动脉糖尿病足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卒中学会颈部血管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周围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州市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
专业特长:主攻血管外科临床、科研、教学;熟练掌握下肢静脉疾病微创治疗、深静脉瓣膜成形术、腘静脉嵌压松解术及外周动静脉血管疾病开放及介入治疗,如: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下肢缺血性疾病、颈动脉狭窄介入及开放手术治疗,慢性顽固性创面全程管理以及各种血管外科急重症的救治。
编辑:暖暖
审校:医介医学顾问组
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放送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