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五届海西胸外科论坛于12月15-17日在福州市召开,会议当天还举办了《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学》一书的新书见面会。会议期间,AME有幸邀请了福建医院(医院)副院长,暨本届海西胸外科论坛执行主席、《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学》主编陈椿教授接受专访。陈椿教授是肺癌和食管癌的“双料”专家,他就目前食管癌、肺癌的热点问题,在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技巧、人才培养等方面分享了经验和看法。
专家介绍:陈椿
陈椿,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福建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福建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首任主任委员;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交流协会会长;福建省输血协会副理事长;国际肺癌研究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促进委员会胸外科分会食管微创与三野清扫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胸腺瘤联盟成员;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成员;大中华胸腔镜外科学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学参考报常务编委;胸外科年鉴ATS中文版编委;中国肺癌杂志编委;中华胸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审稿专家。
对话陈椿教授
AME:AMEPublishingCompany
陈教授:陈椿
一、关于第五届海西胸外科论坛
作为本次海西胸外科论坛的执行主席,在陈教授看来,本次论坛的一大特色是把会议内容划分为更细致的版块,包括达芬奇机器人、介入治疗、肺段手术、围手术期处理、科研等。陈教授表示,因为距离上一届海西论坛已有两年时间,期间积累了很多内容,这次国内顶尖胸外科专家们齐聚一堂,他希望本次会议能让与会同仁多了解一些最前沿的东西,希望把胸外科的最新进展、前沿技术引进来,带动福建省胸外科界“与时俱进”。
AME:您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
陈教授:我个人来说,最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够通过论坛了解到最顶尖的医疗现状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很多医生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外面学习,所以我们把专家请进来,让整个福建省胸外科都能了解到国内学界最新前沿,一起提高学术水平。
AME:CSCO纵膈肿瘤专委会也在本次论坛上正式成立,未来专委会将专注于哪些方面的工作?
陈教授:这次成立了纵膈肿瘤专委会,下一步就是希望能够收集多中心数据,建立数据库,做一些辅助性的回顾总结,甚至争取做一些临床转化试验的研究,特别是多中心、多学科的合作研究。
图1.陈椿教授在第五届海西胸外科论坛为开幕式致辞
二、关于食管癌
近年来,陈教授一直积极推广食管癌模块化切除理念、患者的全程管理、灭瘘措施、快速康复等新兴技术,医院胸外科取得了良好进展。不管是围手术期的全程管理,还是人才培养的模块化理念,亦或新提出的“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2.5野淋巴结清扫”,都是为了在达到更好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得以更快更安全地康复。
1.全程管理
AME:为什么要开展食管癌的全程管理?
陈教授:食管癌手术往往是在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它就像是一个重大工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术后就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比如,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吻合技术不好或能量器械碰到重要部位,胃、食管就容易出现吻合口瘘或出现食管气管瘘;只要稍有差池,罕见的并发症都有可能出现。加上我们现在面临着床位紧张,患者长期在病床上等待术前调控。如若患者术后恢复不良,术后并发症又要延长住院时间,得不偿失。开展食管癌的全程管理是一件对医患双方极其有利的事情。
AME:关于食管癌全程管理,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在术前、术中、术后分别有哪些特别的、创新的措施?
陈教授:术前我们会给患者做雾化吸入,做一些呼吸锻炼,让患者尽可能去咳嗽、咳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食管癌患者的食管常常会出现梗阻,我们会尽量让患者吃软一点的食物,使进食能够顺畅,避免出现反流,因为反流会容易引起肺炎。另外,像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具有基础病史患者,我们也会在术前进行整体调控,让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命体征调整到最佳状态。
术中,其实也是凭借一些我们一路走过来的经验积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我们会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