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总人最温暖的感动这一刻,有

白衣战士

HAPPYCHINESENEWYEAR

日历一页页向前不经意间,又到一年末点开“南总人”的朋友圈这些温暖的记忆我们一起走过,一起分享也许,这些未必是南总建设发展中最闪耀的片段但是,身处这个变革的时代这些温暖记忆直抵心灵中最柔软的那份情感激励我们在阵痛中不忘初心、铿锵前行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在这个色彩斑斓的花花世界里我们选择了坚守,选择了执着用无悔的青春、奋斗的足迹去捍卫理想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相信在未来某一刻当人们翻开历史的封尘打开记忆的闸门能够怀念今天“南总人”怀念我们留下的“芳华”

01

年1月25日,医院抽组的

中国第19批援赞比亚军医组

11名医务人员

在圆满完成一年援外任务后凯旋

踏上祖国的土地

一位父亲在亲吻自己的孩子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02

年1月27日,丙申年腊月三十

窗外万家灯火,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呼吸内科监护护士长苏露露放弃家中的年夜饭

“爷爷,我们一起加油,一起迎接新的春天!”

一家不圆万家圆。

03

年新年的第一周

在儿科病房里

一位护士正在为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

降临世间的孩子都是天使,面对折翼的天使

每一位护士都是“妈妈”,是天使的守护者

暖医,要有一双温暖的手。

04

年3月3日

某旅战士潘吉在经过3个多月的肠瘘治疗后康复出院

一位普通战士的伤情牵动院士的心

93岁高龄的黎介寿院士多次来到病床边

为生命抗争,与死神赛跑

老院士用一生的信念点亮年轻战友的生命

博极医源,普救含灵之苦,成就苍生大医;矢志不渝,济世强国之愿,精诚一片初心。

05

年3月5日,穿着白大褂的解放军

又来到梅园新村开展义诊,送医送药

社区的老人说:

“解放军是我的保护神,我心里天天供着解放军”

一场爱心的接力,能够走多远?从深邃胡同里的走来,35年,梅园新村,见证了白衣战士的赤诚与奉献。

06

年3月10日

儿科就诊的6岁肾病综合症患儿

用小小的画面,对妈妈带他求医的经历做了稚气描述

蜗牛说:我病了,走不动了

那个执着的身影说:

孩子,无论多慢、多久,我都会牵着你的手慢慢走

病魔虽然无情,但在孩子的画笔下,生活依然多彩而美好。

07

年3月22日,深夜11点

一张萌萌的字条,温暖了整个病房

这张皱皱巴巴、打满“补丁”的便条上

只有简单的个字,但字里行间都是“谢谢”

暖医遇上暖患,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

08

年3月27日,在医院电梯里

一位中年妇女吃力的靠在电梯的门上

这时,一个身着紫色护士服的女孩挪动身体靠近

借给病人一副肩膀,她是肾脏科护士武月

相逢、错过,重逢,然后碰撞出无数的故事,这就是我们。医院,虔诚工作和生活,激荡爱的浪花。

09

年4月1日,手术台上

刚出生的早产儿因为肺部发育不成熟,没有哭声

命悬一线时,吴元赭主任为早产儿做起了人工呼吸

血渍、羊水,一下、两下、三下......

伴着“哇”的一声啼哭

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

医生的职责就是挽救生命。

10

年5月12日

东部战区某部军官的孩子韩一

从高空坠落,导致多处摔伤

经过普通外科、神经外科的精心治疗康复出院

临出院时,3岁的韩一向挽救他生命的黎爷爷告别

这个军礼不是很标准,但充满敬爱和真情

稚嫩的军礼、无言的表达,胜过千言万语。

11

年5月14日,母亲节。

手术室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准妈妈”

到临产前还挺着大肚子上班的护士并不鲜见

“护士的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

“感觉要生,就直接躺在手术台上,也是安全”

作为护士,对得起每一个病人;作为妈妈,却对不起自己的孩子!

12

年5月23日,刘志红院士来到血透室

从济南第医院转院的王玉凤

是空军某部竹亮的爱人

在为兵服务热线的帮助下

年轻夫妇来南总治病的愿望得以实现

心系基层,情注官兵,院士为战士诊疗的感人故事,似春风化雨,温暖心扉。

13

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

医院的双职工刘飞和郭燕夫妇又结伴来到献血现场

“想到我的血能够帮助到他人,我们感到很自豪!”

每一位献血者都是英雄。

14

“不去病房看看就不安心”

这是普通外科申荣喜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年6月

申医生因肾结石疼痛难忍,先后三次碎石

事后,还一边挂水一边坚持在科室学习

用他的话说,“在家闲不住,在科室更安心”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5

年6月15日下午

陈声容正乘坐高铁出差得知一孕妇突发险情

“我是妇产科护士,让我来!”

她迅速为孕妇查体诊断

耐心安抚孕妇的情绪

并做出科学专业的解释

人们常把我们护士比喻成天使,那是要求我们用“心灯”照亮需要帮助的生命,成为患者身边的“提灯女神”。

16

年6月30日“最不听话的医生”何长生

自己住院,却在深夜走下病床

为一名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实施手术

“看到病人转危为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把病人当亲人,这是每一个医学生最初的誓言。

17

“最优美的跪,最有力的撑。”

7月21日下午,这张盛夏里的最美瞬间获得点赞无数

看到病人倒地,肾脏科李喆冲上前去

双膝着地,俯下身子,左手支撑,右手搭脉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没有惊天动地的行为,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救治,但这个“普通”举动,恰恰道出了医学的真谛,弥足珍贵。

18

年8月5日,飞驰的列车上

突然一名乘客突发急症

出差返的神经外科朱武生副主任医师

立马冲上前去,紧急处置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患者出现,他们就会冲上前去。

19

年9月10日,轮滑世锦赛南京聚宝山赛道

一位法国运动员在轮滑过程中意外受伤

因沟通不畅,该运动员拒绝检查,坚持等本国队医

骨科袁涛用娴熟的英语交流取得信任

并成功为法国运动员关节复位

医生的专业就是治病救人,但能够突破专业,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对于医生的诊治大有帮助。

20

年11月4日

医生在手术室的一张“跪姿”在朋友圈转发

面对特殊的聋哑病人

麻醉医生刘芳芳时而下蹲,时而跪着

她的暖心举动,确保了一台手术顺利完成

白衣天使的救人姿势千万种。

21

年12月1日,34岁的军官朱峰出院了

6次手术、历经16次鬼门关

94天的生命接力终让他站起来重新站立

“是南总的战友让我迎来了幸福的拐点,

收获了完整的人生”

是南总人的爱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22

年12月18日

肾脏科17病区肾移植病房

医护人员自发组织为一名器官捐献者的妹妹寄去新衣

这位器官捐献者生前接受了别人捐献的肾脏

生后,他将爱心传递,捐献了眼角膜和肝脏

愿他的妹妹和他一样勇敢和善良

生与死不是对立是延续,生活也总是向前。

23

年12月21日,

一声响亮的啼哭打破了抢救室的沉闷

天使降临急诊科

这个有些迫不及待的小家伙

用特殊的方式检验了这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

急救不一定是死亡的边缘,它也可以是新生命的起始。

滑动手机屏幕,问候从指尖轻轻启程;骑上单车,即将迎接新一年的美好朝阳。医院,你好,亲爱的读者。

想起年岁初,“白衣战士南总人”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zl/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