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且任何年龄都可发病,而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说。
肛肠科常见病有哪些
1痔
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称为痔。
预防与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起居饮食,不喝醇酒和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过劳;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便秘或腹泻;注意保持肛门清洁卫生。2肛裂肛裂是指齿状线下肛管皮肤纵行全层裂开后形成的梭形溃疡,好发于青壮年患者,好发于肛门的前后方,两侧少见。肛裂是常见的肛肠病,据全国普查资料,肛裂占肛门直肠疾病中的4.52%,发病率仅次于痔,为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的第二位。预防与治疗:(一)注意起居饮食,不吃醇酒和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灼津耗液,导致燥热内生,或损伤脾胃,滋生湿热,导致湿热下注。(二)饮食合理,荤素搭配,定时排便,防止便秘,避免干硬粪便通过肛门,撕裂肛管上皮。(三)积极治疗痔病、肛乳头肥大等脱垂性肛门病,以免引起脱出型肛裂;积极治疗肛周湿疹、潮湿、瘙痒等皮肤病症,防止其导致肛周皮肤脆弱,引起脆弱型肛裂;积极治疗炎症性肠病、肛窦炎、肛乳头炎等,减少症状型肛裂的发生。3肛瘘肛管或直肠腔与肛门外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称为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在我国约占肛肠病发病人数的1.67%-3.6%,国外约为8%-25%。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婴幼儿亦不少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5∶1~6∶1。预防与治疗:(一)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与腹泻,避免损伤肛门。(二)经常清洗肛门会阴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三)积极治疗其它肛肠疾病,如肛窦炎、肛裂,慢性直肠炎等。4便秘便秘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结直肠、肛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临床出现排便困难、排便量少、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及相关不适等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预防与治疗:(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排便通畅。解大便时注意力要集中,避免过分努挣排便。(二)合理调节饮食结构,饮食不要过于精细,应增加饮食中纤维素含量,多饮水(m1/d),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避免过多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改善胸、腹、膈、盆底肌力量。(四)妇女产后要充分休息,避免过早负重劳动。节制生育,防止过多流产。(五)锻炼肛门功能,多做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肉的弹性。(六)及时治疗肛门直肠疾病,包括痔、肛裂等。5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周脓肿)是指肛门腺感染、化脓、继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或粘膜感染。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20-40岁青壮年人发病较多见,婴儿、老年人发病较少,男性多于女性。预防与治疗:(一)注意起居饮食,不过度饮酒和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灼津耗液,导致燥热内生,或损伤脾胃,滋生湿热,导致湿热下注。(二)饮食合理,荤素搭配,定时排便,防止便秘,避免干结。(三)积极治疗其他肛肠疾病,如肛窦炎、肛裂、慢性直肠炎等。
6直肠结肠炎
各种原因引起的直肠或结肠肠壁呈急性或慢性炎症病理改变者,称为直肠结肠炎。本病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预防与治疗:应注意适当的休息,进清淡、少渣、营养丰富、无刺激性的食物,并做到心情愉块,劳逸结合。预防肛肠疾病,需要从饮食方面入手,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和排便习惯。如果一旦发现有患病迹象或者疾患发作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
——END——
联系我们
-北京白癜风专家白癜风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