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是指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且为生物体所必须的一些元素,如锌、铜、锰、硒、氟、碘、溴、铁等。通常来说,肠内营养制剂一般都添加了足够的微量元素;然而肠外营养时,微量元素需要以复合制剂的形式通过配置流程添加,以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严重创伤、围术期患者
严重创伤或大手术后,应激反应较强导致代谢率增加,再加上穿刺、引流、消化道瘘、呕吐等造成体液流失,营养素摄入减少,可发生微量元素缺乏,导致肌肉能力降低、贫血、感染、机体抵抗力降低和机体康复减缓等。
创伤发生后,在应激激素作用下,血锌很快被摄入肝脏或进入创面,血清锌浓度降低。铜在组织损伤情况下,通过赖氨酰氧化酶催化羟赖酰残基与醛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使创口处胶原纤维发生交联,增加创口组织的韧性与强度。锰参与创伤愈合所需氨基多糖的氨基转移酶合成和赖氨酸半乳糖酶转移酶激活。补充氟也有利创伤愈合。
研究结果显示:肠瘘患者术前普遍存在血锌、铜、锰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且血液浓度变化与感染发展、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另有研究结果表明:骨折后36h患者血清锌、锰、铁明显低于骨折后10个月的对照值。其中锰与骨结构和矿物质含量密切相关。缺锰可能影响软骨修复,造成骨愈合障碍及脆性增加。
手术尤其是大型手术后,较强的氧化应激反应可影响正常的微量元素代谢。外科手术后微量元素状况不仅取决于术后营养支持的力度,还取决于术前营养状况等因素。若术前营养状况较差,合并严重微量元素缺乏或胃肠功能障碍,即使术后接受长期肠外营养支持,也易产生微量元素缺乏,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影响患者预后。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前应给予7-10天的营养支持。
近年来,减重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肥胖症的重要手段。手术改变了消化道生理结构,对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重大影响。国外一项研究评价了例胃旁路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铜、锌及硒的变化,结果显示:术前约2%的患者存在铜、硒缺乏,锌缺乏比例高达7%;术后约5%患者存在铜缺乏。
推荐意见:
1.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应常规补充微量元素,同时加强锌、铜、锰等微量元素补充,促进创伤愈合。
2.外科大手术后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可按照居民推荐膳食摄入量进行复合微量元素补充。
3.对于接受减重手术后需要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若为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流术,应考虑增加微量元素补充量,其中铜、锌的补充量为居民推荐膳食摄入量的1-2倍。
以上内容选自多种微量元素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主讲人:赵林远
编辑:王佳珂
编审:邓莹沛
医院营养科
医院营养科,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业技术人员6人,现开展住院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咨询门诊工作。
住院部营养支持工作有营养筛查,营养会诊,肠内营养支持,营养宣教,居家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配制室成立于年,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病程制定个体化、合理化营养治疗方案,可配制20余种肠内营养制剂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营养咨询门诊,成立于年9月,现与产科、生殖中心合作开展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体重管理特色门诊服务;并开展慢性疾病、疾病恢复期、亚健康等人群营养咨询;提供人体成分测量、握力等肌肉储备情况评价、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血液营养指标评价等综合临床营养评价,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建议及营养素补充建议。
有下列情况,建议您进行营养门诊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厌食,经常感觉身体虚弱、疲惫无力亚健康状态
2.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肾病、贫血、水肿,癫痫、苯丙尿酮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3.外科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及康复期营养不良
4.慢性腹泻、便秘
5.备孕,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
6.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青少年营养问题
门诊时间:
下午:星期一、三、四、五(14:30-17:30)
上午:星期二(8:00-12:00)
联系
-
联系人:邓莹沛,李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