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健康,与你同行
肠瘘是胃肠道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形成异常通道,肠内容物循此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体外,引起感染、体液丢失、内稳态失衡,器官功能受损及营养不良等改变。肠外瘘的病理生理改变较为复杂,并发症较多,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生理功能紊乱。
1主要病因异物、放疗、炎症或感染、肿瘤、远端梗阻、医源性损伤或创伤性损伤导致。
2常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临床表现
(1)腹壁有一个或多个瘘口,有胆汁、肠液、气体以及食物排出,此为主要临床表现。
(2)一般在术后3~5天出现腹痛、腹胀、体温升高等症状,继而出现腹膜炎征象或腹腔脓肿。
(3)较小的肠外瘘仅表现为感染性窦道,经窦道口排出肠内容物和气体。
(4)可在创面观察到肠管或肠黏膜。
(5)患者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代谢失衡,体重下降,骨骼肌萎缩,皮下脂肪减少。
(6)进展期可出现膈下脓肿或瘘口周围脓肿。
(7)严重者可出现脓毒症或多脏器衰竭。
*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胃肠道大出血、黄疸等。
3治疗方法*营养支持
哮喘肠瘘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是改善营养状况和调整的胃肠功能,营养支持基本方法包括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两种,瘘经“内堵”后,可恢复肠内营养。
*控制感染
扩大腹壁瘘口,放置有效引流,减轻肠液对瘘及周围组织的腐蚀,使炎症消退,促进瘘口愈合,必要时使用双套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引流,可以防止流出物阻塞引流管管腔,并针对性的应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
适用于不能自行愈合的肠外瘘。常用的手术有肠瘘-肠袢切除吻合术、肠瘘切除术、瘘口部肠外置造口术等。肠瘘手术应选择在感染已控制、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时进行,一般在瘘管发生后3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
4术前护理指导(1)禁食水8小时,必要时遵医嘱补液
(2)肠道准备(a口服泻药;b灌肠)
(3)摘除首饰及金属物品
(4)备皮
(5)更换病患服,反穿衣服,扣子系后面
(6)戒烟
(7)佩戴手腕带
5术后护理指导(1)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和改善呼吸。
(2)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4)有效的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6手术特殊注意事项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和肺部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遵循三步走原则,活动量循序渐进,必须有家属陪伴,活动过程中出现头晕、虚汗情况及时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7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
恢复进食后应严格按照医嘱和营养食谱进食。宜进食低脂、高糖、蛋白适量的清淡少渣饮食,规律饮食,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戒烟忌酒,随着肠道功能的恢复,可逐渐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
(2)运动指导
提倡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应劳逸结合,适当休息,避免活动过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3)日常生活指导
做好瘘口处皮肤护理,保持该部位皮肤清洁、干爽,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医院
医保号:
-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