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不大,同患两种癌
65岁的老王(化名)因为严重血尿、伴有尿频和排尿困难一月余,来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他的下腹部膀胱区饱满,CT和膀胱镜检查显示膀胱内长满了大大小小乳头样的肿瘤,并且CT显示右肾还有一个2.5cm的肿瘤。患者年纪不大,同时患上两处源发癌,出现血尿一个多月才来就诊,以现在的生活水平和诊疗条件,何以肿瘤发展到如此程度才来就诊呢?带着疑问,接诊医生追溯病史,原来,老王在年因膀胱肿瘤在市人医泌尿外科接受了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顺利且完全切除肿瘤原发病灶,病理是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术后本应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预防肿瘤复发和定期复查,但老王未听从医生建议,在术后的近3年时间内未进行正规检查和治疗。缜密研判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泌尿外科主任郭勇详细了解患病过程和病情,并对患者进行仔细检查后,组织泌尿外科团队对病情进行了缜密详细的研判。评估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膀胱肿瘤复发又伴有双源癌,为将患者的肿瘤切除彻底,减少病患的痛苦,泌尿外科团队选择了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右肾癌根治术+左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全力奋战3小时切除双源癌
5月23日,由郭勇主任带领的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右肾癌根治术+左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在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次次的爬坡过坎,险象环生,手术的难度远远超出想象。患者的膀胱由于是肿瘤二次复发,膀胱壁已纤维化,失去弹性、异常坚硬、并出现严重的粘连,超声刀、能量平台在分离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创面大出血,还有可能损伤直肠,导致肠瘘,引发感染危及生命......全体手术人员精神高度集中,手术操作精确,仔细解剖分离,难关一一克服,终于成功完成这台高难度手术。术后,参与手术的医生和护士在回顾这场手术时,不约而同地用了“高难度、高风险”来形容。在外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老王术后三天就下床活动,一周顺利出院。泌尿外科主任郭勇尿路上皮癌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很强的易复发性,早期肿瘤局限于膀胱内,没有深部浸润和转移,肿瘤进展缓慢时,患者自主症状并不明显,或者即使出现间断血尿,因为会出现“自然好转”而给患者以“病情自愈”的假象。膀胱癌术后需遵医嘱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和定期复查膀胱镜、CT,建议手术当年每三个月做一次膀胱镜,从术后第二年开始每年复查一次膀胱镜。目前市人医开展无痛膀胱镜检查项目,有效消除了患者的检查痛苦。
常见症状
早期常常无症状,中晚期会出现血尿,常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性血尿。如果肿瘤出现坏死、感染,还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如何预防
生活中做好这些小事,
就能最大限度地将膀胱癌拒之门外。
1.不染发,少焗油。长期反复染发会增加膀胱癌风险。建议喜欢染发的人每年只染1次。中老年人尽量不要焗油;2.不吸烟,避免大剂量应用某些致癌的药物,如雄、雌激素类药物,某些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等;3.避免接触苯胺类物质,尤其印染、涂料、装修等行业人员应注意防护;4.增加饮水量。平时养成随时喝水的习惯,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以免膀胱内代谢废物浓度提高而刺激黏膜,带来致癌隐患;5.不憋尿。有憋尿习惯者,患膀胱癌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出3~5倍;6.积极防治泌尿系结石、血吸虫病、膀胱内感染等;7.积极参加普查,包括膀胱镜在内的筛查手段都能提高早诊率及生存率;真假朋友圈
meimei
1小时前来自手机客户端
肉眼血尿不等于患有膀胱癌。
1小时前
医生:正确!一提及血尿,人们心中不免会“咯噔”一下,血尿出现意味着身体的某个部分亮了“红灯”,大家一定会担心我是不是罹患了膀胱癌。膀胱癌血尿的特征是: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对肿瘤始终保有一份警觉这是对的,但也不能过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如果出现血尿这个信号,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和B超检查,基本就可以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血尿了。
weiwei
1小时前来自手机客户端
一小时排尿一次可减少膀胱病变。
47分钟前
医生:错误!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在临床工作中,一小时排尿一次就可以认为是尿频。尤其是夜间,一小时起床排尿一次非常影响睡眠质量,影响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得不偿失
xiaolin
1小时前来自手机客户端
患了膀胱癌等于“死亡”。
25分钟前
医生:错误!罹患膀胱癌就意味着“死亡”吗?大多数早期的膀胱癌患者是完全有机会治愈的。这里的治愈指的是5年内癌症没有复发或者转移。如果是早期发现的低级别、表浅性的膀胱癌,治疗中运用最多的方法是膀胱镜引导下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仅仅通过这样一个微创的小手术,就可以把膀胱里的早期肿瘤彻底切除。但如果膀胱肿瘤已经侵犯到膀胱肌层,就需要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当一个实体肿瘤连同膀胱被完全切除并辅以淋巴结的清扫,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已经是完成根治性治疗了。
审核︱胡红云沙海萍编辑︱紫熙制作︱蔡钰投稿:yzry_x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