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每日一练
PART1:主管护师
PART2:初级护师
PART3:护士资格
往下网页,即可找到,各自专业测试题
PART1:主管护师
主管护师
1、破伤风潜伏期平均为
A、3~5天B、7~8天C、11~20天D、12~24小时E、36~48小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破伤风潜伏期长短视伤口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及机体的免疫状态而不同,通常7~8天,最短24小时,最长可达数月。潜伏期越短,临床症状越重,预后越差。(B对)
2、脓肿形成后应尽早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局部制动B、足量使用抗菌药C、切开引流D、反复抽脓E、外敷鱼石脂软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脓肿形成后应尽早切开引流。(C对)
患者,女,35岁。体重60?kg,不慎掉入工地热水罐内,医院救治。检查:意识清,能合作,心率96次/分,血压14.6/9.3?kPa;面部、胸腹部、两前臂、两手及两小腿和双足烧伤。
3、估算病人的烧伤总面积为( )
A、55%B、47%C、54%D、53%E、54%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中国新九分法,将人体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份,另加1%,适用于较大面积烧伤的评估,即:面部(3%)+胸腹(13%)+两前臂(6%)+两手(5%)+两小腿(13%)+双足(7%)=?47%。(B对)
患者,女,35岁。体重60?kg,不慎掉入工地热水罐内,医院救治。检查:意识清,能合作,心率96次/分,血压14.6/9.3?kPa;面部、胸腹部、两前臂、两手及两小腿和双足烧伤。
4、烧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中的总量约为( )
A、?mlB、?mlC、?mlD、?mlE、?ml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烧伤患者补液:24小时补液总量=体重×烧伤面积×1.5?+?2?(生理需水量)根据题意计算如下:24小时补液总量(ml)=?60×47×1.5?+?2??=?ml。(A对)
患者,女,35岁。体重60?kg,不慎掉入工地热水罐内,医院救治。检查:意识清,能合作,心率96次/分,血压14.6/9.3?kPa;面部、胸腹部、两前臂、两手及两小腿和双足烧伤。
5、观察补液效果最简便、可靠的临床指标是( )
A、神志B、皮肤温度C、尿量D、中心静脉压E、脉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尿量是观察补液效果最简便、可靠的临床指标。(C对)
PART2:初级护师
初级护师
1、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体征是
A、急性病容、呼吸浅快、口唇青紫B、慢性病容、呼吸浅慢、口唇苍白C、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面色潮红D、慢性病容、呼吸深慢、口唇青紫E、慢性病容、呼吸缓慢、面色潮红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肺炎链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通常起病急骤,临床表现有高热、寒战,肌肉酸痛,感染严重者出现疲乏和烦躁不安,体温可高达39~41℃,呈稽留热。查体可见。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呼吸浅快、口唇青紫。(A对)
2、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支原体B、肺炎链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葡萄球菌E、流感病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肺炎根据感染来源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在医院外感染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非典型病原体等。(2)医院获得性肺炎:医院内肺炎。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杆菌、肠杆菌等(C对)
3、胸部触觉语颤增强见于
A、肺水肿B、肺淤血C、气胸D、肺空洞E、肺实变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触觉语颤增强是由于肺内含气量减少,如肺组织炎性实变及肺组织受压萎缩,使肺组织致密度增高及传导性良好所致,常见于肺实变疾病,如肺炎球菌肺炎实变期、肺结核、肺脓肿、肺梗塞、肺癌、压迫性肺不张及胸膜肥厚粘连等疾病(E对);肺水肿、肺淤血、气胸及肺空洞表现为触觉语颤减弱(ABCD错)。
4、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葡萄球菌B、肺炎球菌C、肺炎杆菌D、大肠杆菌E、乙型链球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细菌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其中肺炎链球菌肺炎居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首位,占半数以上(B对ACDE错)。
5、某肺炎病人除呼吸困难、咳嗽外,还可以在患侧听到胸膜摩擦音,是因为
A、肺泡炎症B、呼吸动作太快C、胸膜受累发炎D、支气管发炎E、胸腔积液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肺炎病人常见发热,咳嗽、咳痰,患侧胸痛明显,查体可见肺突变的体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等,当病变累及胸膜时,患侧可闻及胸膜摩擦音。(C对)
PART3:护士资格1、题干:患者,男性,70岁,急性阑尾炎穿孔手术治疗后5天,持续腹胀,肛门无排气、排便,全腹有轻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腹部X线显示小肠、结肠充气,诊断为
A、粘连性肠梗阻B、急性小肠不全性梗阻C、麻痹性肠梗阻D、急性小肠高位梗阻E、小肠低位梗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本题可通过排除法做题,麻痹性肠梗阻症状为:持续性胀痛,呕吐物为溢出性,均匀性全腹胀痛,全腹膨隆,符合本题患者症状(C对)。
2、题干:患者,男性,54岁,外伤性肠穿孔修补术后2天,肠蠕动未恢复,腹胀明显,最重要的护理是
A、半卧位B、禁食输液C、胃肠减压D、肛管排气E、针刺穴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肠穿孔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腔脓肿和肠瘘,而手术及时正确处理及术后适当治疗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肠瘘发生主要是因缝合伤口部位血运差,张力高所致,影响愈合疗效,因此术后患者都给予胃肠减压,如十二指肠损伤,胃管则放置在十二指肠损伤周围,以减低肠腔内压力,便于伤口愈合(C对)。
3、题干:患者,女,63岁,胃穿孔修补术后,为预防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应指导患者
A、早期取半卧位B、早期离床活动C、早期进食D、保持排便通畅E、多饮水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胃穿孔修补术后,术后早期活动,协助病人翻身,并活动肢体,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粘连(B对)。手术后早期取半卧位的目的是降低腹部压力,减缓腹胀腹痛,而不是为了预防肠粘连性肠梗阻(A错);为预防发生肠粘连,有效缓解疼痛,早期应禁食、行胃肠减压,清除肠腔内积气、积液,有效缓解腹胀、腹痛(CE错);胃穿孔修补术后,肛门恢复排便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排便通畅是预防肠粘连性肠梗阻成功后才出现的结果,注意搞清楚题干与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D错)。
4、题干: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腹痛B、腹胀C、腹泻D、呕吐E、停止排气排便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肠梗阻症状:(1)腹痛:阵发性剧烈腹痛是机械性肠梗阻的腹痛特点,绞窄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发作间隙时间缩短,呈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麻痹性肠梗阻呈持续性胀痛。(2)呕吐: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迟而少,呕吐物为粪样;麻痹性肠梗阻时呕吐呈溢出性;若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表明肠管有血运障碍。(3)腹胀: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麻痹性肠梗阻为均匀性全腹胀;腹胀不对称为绞窄性肠梗阻的特征。(4)停止排便排气: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但发病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其梗阻以下的肠腔内尚残留的气体或粪便,可以自行或灌肠后排出;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有多次少量的排气、排便;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黏液样粪便(ABDE对)。肠梗阻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四大症状(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5、题干:高位小肠梗阻除腹痛外最主要症状是()
A、腹胀明显B、呕吐频繁C、叩诊呈鼓音D、停止排便排气E、腹部包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为痛、吐、胀、闭,即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高位小肠梗阻除腹痛外最主要症状是呕吐频繁,因其梗阻位置高,梗阻以上大量胃肠内容物无法下行,故频繁呕出(B对);低位肠梗阻因肠内粪便、积气无法排出而腹胀明显,高位肠梗阻不明显(A错);停止排便排气常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高位小肠梗阻的早期残余气体或粪便,可自行或灌肠后排出(D错)。
-END-
平台所有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若侵权,请及时与我联系,删除!
考试季有优惠
加入崇文医护备考群
护士/护师/主管/主治/药学/医技/正副高
题库班、精讲班、专项提分班、私教班
咨询、试用、入群、督学
速速联系助考老师
定制备考学习方案
助你快速取证
崇文医护-考试宝典
视频课程,精品题库,考前冲刺
通关咨询↓↓↓↓↓↓
助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