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溯源自“医学界儿科频道”1-24《流感季,一个儿科医生孩子生病的5天》;“现代育儿百科”1-27《流感季,一个儿科医生孩子生病被瞎治疗的5天》;“现代育儿百科”1-27《两位副主任医师对《流感季,一个儿科医生孩子生病被瞎治疗的5天》一文的反驳》;原文标题均已给出,想看缘由的请自行搜索,至于链接,我懒,这么久没更新了有个更新就不错了,手残星人求诸君放过。
最近正是流感季,不论是儿科医生家的孩子还是非儿科医生家的孩子,大抵都是逃不过生病这条路,但是儿科医生家的孩子生病,旁人看着总觉得忍不住隐隐艳羡,不为其他,但因为“专业”,“懂行”,却不知“专业”、“懂行”之后,暗藏不少陷阱等着孩子被亲爹或者亲妈或者男女混合双打给扔下去。
还记得大抵是8年前,一位医生在微博上感慨医生家孩子不易,孩子高烧,为人父母却只能给孩子打一针地塞米松退烧,然后自己还要照顾别人的孩子——当时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儿内科医生)看了之后连忙留言,说切莫给孩子用地塞米松退烧,一则容易掩盖症状,二则万一是水痘等等,便有可能疾病扩散。
怎么样,是不是苦口婆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然后你们猜怎么样?
然后,自然我这个儿科医生朋友没得到同行的赞许,那位同行在网上愤怒的吧啦吧啦半天,意思是我家孩子都发烧了吼!我家孩子都被打针了吼!你们都不同情我家孩子都不赞扬我公而忘私吼!你们抓这个小痛脚做什么吼!
这场闹剧行至这一步,我和朋友都未曾想到,后来想想,其实倒有至少两种可能。
1、这位医生并不晓得地塞米松不能这么用,因为“经验”就是教他这么用的,因此他觉得我们就是一群傻13.
2、这个医生后面查了查书,发现地塞米松真的不能这么用,他有点内疚但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曾置孩子于危檐之下,于是要转移愤怒。
但是,不论是哪一种,他忘记了一点,医生这个行业,根本上需要讲的并不是感情,而是道理。
这些道理来自哪里?每一条都是来自生命,来自活着的或者是已经逝去的,来自欢笑的或者是哭泣的,来自如释重负的或者是苦痛挣扎的。
这些道理,都重若千钧,容不得轻忽;这些道理,都写在书上,白纸黑字。
不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我都是《将夜》的脑残粉,尤其粉里面的二师兄君陌,所以,我们一定要讲道理。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讲讲,流感季,这位小朋友整个病程里的道理。
姓名:小黄性别:男年龄:学龄前后(也就是6岁左右)
病情变化:周五起出现发热,轻咳(咳嗽有逐渐加重),咳嗽后有呕吐;周六仍发热,无明显加重,精神萎靡,咳嗽增加,刺激性咳嗽,咳嗽后伴随呕吐,当天查体,双肺未及干湿性啰音,当天查血常规、crp、支原体抗体、降钙素原均大致正常,予阿奇霉素、盐酸氨溴索、西咪替丁、止咳药物、雾化治疗;周日已经热退,精神仍萎靡,咳嗽剧烈,咳嗽后伴随呕吐,输液同前;周一凌晨胸片显示“肺炎,炎症渗出比较多”,精神仍萎靡,刺激性干咳,但是查体双肺仍未及干湿性啰音,使用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夜间阵咳,加用孟鲁司特钠及多次雾化;周二,咳嗽好转,继续输液同前。
根据整个病程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首先,这个小朋友病程并不长,其次,小朋友最明显的症状是咳嗽而不是发热,发热仅仅持续了2天,而咳嗽的程度也是病程第3天达峰,之后逐渐好转。再者,小朋友在病程中的肺部听诊一直没有明显异常,最后,小朋友的化验检查也都是“大致正常”,只有胸片显示“肺炎、炎症渗出比较多”。
因此,反推回去,即使小朋友的确有“肺炎”的话,使用阿奇霉素治疗1天体温已经正常,那么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的确有支原体感染,但是已经被控制,那么改用口服阿奇霉素即可;另一种是其实压根就不是支原体感染,输注的阿奇霉素其实只是用来给家长宽心的。
不论是哪一种,孩子的体温已经正常,说明病情好转,在之后再用头孢曲松钠联合抗感染,真的都是有点不讲道理了。
至于甲基强的松龙,《实用小儿呼吸病学》提到,对于重症支原体肺炎或者肺部病变迁延出现肺不张、支气管扩张、BO(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那么,对于一个只烧了两天的孩子,这个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用的着实是不讲道理了。
至于多次雾化,根据作者的描述孩子肺部听诊并没有喘息,其实对于这种状态下的孩子来说,注意室内湿度保证在40-60%,鼓励孩子少量多次喝水,给孩子含根棒棒糖或者是吃一小勺蜂蜜,其实更能起到缓解咳嗽的作用;而同时,不知道作者有无给孩子做咽部查体,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往往有鼻后滴漏,因此给孩子使用海盐水进行鼻腔清洁,促进鼻涕排出,对于咳嗽能够起到更好的缓解效果。同时,这种情况下孩子肺内并没有痰液,使用盐酸氨溴索化痰的意义也是存疑的。
(bytheway,对于《流感季,一个儿科医生孩子生病的5天》里面,我反应最大的并不是这位小朋友的治疗,而是笔者放在自己文章里的那张坐在地上的孩子的照片,不知您是否认识这个孩子?不知您是否取得这个孩子家长的同意?不知这位孩子的家长是否知道自己家孩子以这种方式被很多人认识?不知如果换位,您是否愿意自家孩子被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悄悄拍一张照片然后以这种方式放到网上?)
因此,总结来说,这就是流感季里着急的老一辈+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发烧咳嗽抽血照片子打针的小朋友一起度过的鸡飞狗跳的五天。
这五天,想必过得不爽,因为过得不爽,所以感慨一下来让人安抚一下无可厚非,为人父母者都知道孩子生病最倒霉催的就是家长,特别是上有老的时候,老人往往都会埋怨“你看你们会不会带孩子!”“你看你还不给孩子吃药!”当不能和老人迎头顶上的时候,找个地方宣泄一下也是好的。这时候被人说自己这里不对那里不对,也真是挺不爽的,炸个毛什么的,可以理解。
但是,炸毛可以,人身攻击没劲儿;辩论可以,扣大帽子没意思,以致于把人往医闹的路上带,一带二带带节奏,真的就有点像“谁绝情啊你绝情,谁无耻啊你无耻”了……特别是来助拳的某位医生把人名字写错了这事儿,请问您写病历的时候把人名字写错过么?会扣分扣绩效扣奖金的诶诶诶诶诶。
同时,我默默地来回答一下助拳黄医生您的提问,我是儿科主治,01级七年制,08医院规培2年,10-16医院儿科工作,除了上院总和轮病房还有生孩子休产假,出门诊年头超过4年,在门诊月工作量基本都超过人次,冬季月工作量最高人次左右,可能一抒己见?
当然,您肯定得问第三个问题,你在16年后干了什么?我在16年底因为过度疲劳、医院辞职,到了您“不屑”的民营医疗机构卓正医疗就职,在这里我们从头教家长如何护理孩子,从头教家长如何观察病情,尽量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可能入您法眼?
至于小黄小朋友的爸爸,有一些事情,抱歉您还需要明确。
1、不是“咳嗽了,不要吃咳嗽药,没有用!”,而是咳嗽药有潜在风险,对症不如对因,药物需要在权衡利弊之后使用,比方说6岁以上的小朋友,咳嗽剧烈时可以考虑使用止咳药物。具体请参考:《为什么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口服感冒和止咳药?》(同样,懒,没有链接)。
2、不是“咳嗽了,不要雾化,雾化有毒!”,而是不要滥用雾化,但是如果需要的话,雾化需要足疗程使用。同时,为了孩子的接受程度,未必只选择雾化这一种手段,也可以考虑使用气雾剂等方式用药。
3、“支气管炎了,以安慰为主”,请别忘了医学有一句话叫做“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任何一种疾病,在治疗的同时都需要照拂到患者和家属的状态,医生给患者的情感支持,其实更为重要。
来讲个故事吧,医院的时候,是一位重症支原体肺炎小朋友的管床医生,那位小朋友肺内大片实变,高烧,使用的是阿奇霉素+甲基强的松龙,家长非常焦虑,于是我每天除了查房、开医嘱、写病历之外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妈妈聊聊天,夜班的时候妈妈还曾经跑过来找我抹眼泪,正因为我接纳了妈妈的情绪,所以尽管家长有不安,对于孩子在使用激素后还有体温波动很担心,但是依旧依从性很强。
那么,转回头来说,支气管炎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属于病毒感染,那么也就是自限性的过程,这种情况下所要做的并不是增加治疗,而是减少无谓的治疗,做好护理,因此对于家长的心理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支气管炎了,以安慰为主!”,这句话总结的特别到位。
4、“肺炎了,也不要输液!”anyway,我就想请问,提前输抗生素能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还是咋?您医院这几年抗生素管控这么松散啊?就好比我提前两天吃饭不能预防第三天肚子饿一样,那我干嘛头两天要撑着自己啊?如果提前输抗生素并不能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一个病毒性的肺炎您输抗生素最后输出伪膜性肠炎拉肚子值当吗?
5、“激素有害,不能用!”您错了,喉炎的娃我们都干脆利索口服地塞米松了,用的妥妥的。
6、“抗生素对身体有害,不能用!”您又错了,链球菌感染的孩子我们医院大,医院长,这都是为了及时足疗程足量治疗,尽量避免孩子之后出现急链肾什么的。
7、“生病了,不要化验血常规!”这事儿您说对一大半,如果化验一个流感抗原检测就能查出来孩子是流感,及时使用奥司他韦就能搞定,为毛要查血常规?如果化验一个呼吸道合胞病毒就能查出来孩子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为毛要查血常规?但是其他一些疾病还是需要做血常规检查的,所以您还真没全说对。
最后,还想严肃的说几句。
我们为什么要遵照教科书、指南、专家共识、文献这些去看诊去治疗?这些都是脱胎于实践,然后又被凝练出来的,具有相对普适性的方案,照着这些方案去进行治疗,能够少走不少弯路,医生会显得比较“牛X”,病人还能比较省钱省心,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真的是“毕业证在手,天下我有”或者是“老医生一张嘴,下面跑断腿”,那么其实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言尽于此,如想辩,尽可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