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岁老人安详辞世,儿女送来感谢信,讲

日前,王先生和妻子代表全家,

将一封医院。

王先生说,父亲已安详辞世,

在弥留之际,

再三嘱咐我们一定要当面感谢医护人员,

说他们待他就和自己家人一样好。

非常感谢你们的悉心照护!

王先生说,父亲80多岁,

生前罹患癌症,

多次入住贵院,

在父亲多次住院治疗期间,

内五科的全体医护人员,

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不辞辛苦,

及时缓解、稳定父亲的病情。

医护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

和对父亲的关心体谅,

都让我们深受感动。

在感谢信中特别提到:

作为主治医生的李钦浩主任,

针对父亲的病情,

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同时,

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询问父亲和家属感受,

仔细诊断,详细把病情进展解释给我们听,

嘱咐我们平时一些注意事项,

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

王先生说,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

痰明显增多,影响呼吸,

我们对吸痰方法不得要领,

李主任看到后,亲自给老人吸痰,

操作动作轻柔,

边操作边耐心给我们讲解操作方法,

最大限度减少父亲的痛苦。

△图为李钦浩主任带领重症团队用心守护患者健康

王先生讲到这,几度哽咽,

他说,每次查房后,

李主任都会握住父亲的双手拉家常,

说一些宽慰的话儿,

“爷爷,爷爷“的叫着,

就像孙子和自己的爷爷在一起聊天

…………

王先生说,这些年,

因为老人近年来身体状况原因,

也对这里医护人员了解一些,

李钦浩主任一日三餐没有时间点,

有站着吃饭的习惯,

凑合一口后就抓紧工作;

从来没有在夜里12点前休息过,

只有把所有病号都查完房后,

他才会安心躺一会

…………

△图为患者家属将感谢信交到院领导手中

王先生的妻子,在油田单位外闯市场工作,

她说,自己从新疆赶了回来,

老人也见到了从外地上学回来的孙子,

心里没有挂念,走得很安详。

作为患者家属,一句简单的“谢谢“

已不足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能遇上这样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生

是我们的欣慰。

我们有太多的感动,

有太多的感谢,有太多的敬意。

请允许我们全家人,

向贵院及全体医护人员,

表示真诚地感谢!

(点击右下角,为你身边的榜样点赞吧)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老年健康及照护的需求,医院(医院)的老年医学中心着力发展营养、康复、急救、重症、压疮、无需家属陪护住院治疗与临终关怀服务。推行“综合评估、多学科整合管理、个案化管理”医学模式,建立“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图为无陪护病房护士站

专业特色:

在这里,病人全部由专业护士承担无需患者家属陪护的医疗、生活护理。如:定时翻身、清洁口腔、喂水、喂饭、及时清理病人排泄物、定期理发、洗澡等,尤其是脱离ICU后带有各种管道护理(如气管插管、气管套管、深静脉留置管、胃管、造瘘管、导尿管等)、各种大小不等、经久不愈的压疮治疗、呼吸道深部痰液的吸痰护理技术等专科护理更是中心特色。

中心设有老年营养支持组、压疮治疗组、中西医治疗组及老年洗浴中心,引进了先进的专业康复设备、洗浴设施和新的老年营养理念,为住院老年人的康复及生活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

收治对象:

1、带有各种插管如:胃管、气管插管、气管套管、造瘘管、导尿管等患有严重疾病,子女和亲属没有能力照顾的病人;

2、长期卧床导致的压疮且难以愈合的病人;

3、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

4、因各种疾病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有康复需求的患者;

5、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家庭没有护理能力的患者。

△图为无陪护病区环境

无陪护病区简介

现有医护人员52名,中级职称16名,高级职称5名,硕士2名,涵盖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及中医、康复、临床营养等多个专业,拥有“呼吸照护、压疮治疗、营养支持、中医治疗”4个医疗单元,施行老年专科诊疗及护理流程,真正实现了多学科团队医疗的整合医学模式,建立“医疗、心理、生活”三位一体护理体系,开放床位58张,目前是东营地区规模最大、床位最多、诊疗技术领先的老年无陪护诊疗中心。

△图为无陪护病房环境

在老年疾病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全部采取的是由专业护士承担的无家属陪护的医疗、生活护理的“无陪护”护理特色。尤其是转出ICU后带有各种管道护理(如气管插管、气管导管、深静脉留置管、胃(肠)管、造瘘管、导尿管等),各种大小不等经久不愈的压疮的治疗,引进先进的“负压治疗”技术、呼吸道深部痰液的吸痰护理技术、主动床旁鼻胃肠管置入术及胃造瘘技术等老年病专科技术。

△图为无陪护病房

编辑:英音

审核:关健

监制:曹文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zl/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