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年5月,老年患者,因大量便血从外院转入。我院消化科腹部增强CT发现腹主动脉破裂出血进入消化道转入我科。
腹部增强CT如下
腹主动脉可见破口,周围形成血肿,并且破溃入十二指肠。
患者86岁,严重贫血,重度营养不良,一般状况差。此时剖腹探查风险太大,但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有可能发生肠道细菌入血感染。情况两难。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决定先EVAR止血,加强抗感染,保命第一。
造影可见腹主动脉下段偏心型动脉瘤。
直筒型覆膜支架腔内修复。
双下肢动脉无明显异常。
术后加强抗感染,输血、营养支持等。患者并没有发生肠道细菌入血。复查CTA如下:
腹主动脉破口覆盖好,未见内漏。
患者出院后未再发生便血。这是年3月复查的主动脉CTA,支架位置良好,未见造影剂渗漏。
主动脉肠道瘘(AEF)是指主动脉与邻近肠道发生的病理性沟通。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AEF即无主动脉手术病史,而是由于主动脉本身的病变致动脉壁侵袭直接穿破至邻近肠腔,临床多见于十二指肠;继发性AEF则是由于主动脉手术后,移植血管吻合口处形成假性动脉瘤等,继而破裂穿入肠道,故继发性AEF又称移植物(人工血管)肠瘘。继发性的AEF较之原发性者常见得多。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了AEF,均应该首先考虑手术治疗。原发型AEF的经典处理办法是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和十二指肠瘘口的修补缝闭。近来也有EVAR处理早期原发AEF的个案报道。我们在处理这例AEF的时候,主要考虑到患者超高龄,无法耐受开腹手术,而选择了EVAR的微创方式。术后感染风险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赵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