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资料
患者叶大爷,81岁。2医院不幸确诊为食管癌,进行常规化疗两次,效果不明显,化疗的副作用也很大,最后家里人放弃治疗,选择回老家静养。后感喉咙吞咽不适,为进一步治疗,到我院门诊就诊,胃镜检查提示:食管下段癌、慢性浅表性胃窦炎。患者无皮肤巩膜黄染,无胸闷气促,无声音嘶哑等症状,神志清,饮食情况差,只能予以流质支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用药物控制良好。
辅助检查
术前CT:食管下段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考虑食管下段癌。
术前影像资料
B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伴双侧颈动脉斑块(右侧多发)左室壁增厚,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少量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诊断
食管癌(中晚期)
耄耋老人癌症晚期再求医
年9月14日,患者叶大爷因喉咙吞咽不适在家人的陪伴下,一大早就来到了我院外科门诊等候汪建军主任医师,汪医师仔细询问病史得知,叶大爷2月前不幸确诊为食管癌,医院进行常规化疗治疗,可是化疗的副作用也很大,头发掉了不说,连正常饮食也受到影响。汪医师看了叶大爷的病历资料,发现叶大爷食管梗阻已经很严重了,如不进行手术干预,只能活生生饿死,所以建议手术治疗。
家属儿子考虑到父亲已有81岁高龄,万一手术台上下不来怎么办呢?当然也不希望老父亲再次经历疼痛的折磨,能够顺利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汪医师见家属们都犹豫了!但他也特别理解亲人生病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无奈,站在患者的角度,十分耐心地与家属讲解、沟通手术的必要性。最后,患者家属充分考虑后决定选择手术治疗,搏一线希望。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9月16日,医院的专家为大爷做了食管癌根治手术,术后大爷的状态一直平稳。
9月24日,医护人员在查房时,发现了手术后的异常,经过综合判断确认叶大爷发生了术后并发症“食管瘘”,“食管瘘”是食管癌手术死亡率最高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一突发的消息又如晴天霹雳,叶大爷的儿子听了医生的告知也不知所措。
(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影像资料)
多学科配合治疗护理不言弃
面对如此高龄的患者,加上营养状态欠佳,又出现了食管瘘的并发症情况是岌岌可危,于是汪建军主任医师就叶大爷的病情迅速组织内科、麻醉科、外科等人员进行病例讨论,经讨论后,外科团队和叶大爷儿子的再三沟通,当机立断决定实施二次手术,这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可如不手术干预,感染、低营养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致命,拖一小时病情都会加重一分,情况十分紧急。于是,当天就为叶大爷进行了左侧胸腔的灌洗,胃造瘘及肠造瘘,把感染控制到最低,同时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
二次手术之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叶大爷早期康复训练。
在外科全体医护人员日复一日、耐心细致的换药、翻身、拍背、床边活动的指导和鼓励下,使叶大爷和家属对治疗康复信心倍增。
(日常护理)
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的这段时间里,叶大爷从全身的8根管子到现在的两根管子,从卧床都气喘嘘嘘到现在下床活动自如,身体各项指标也都逐渐恢复正常,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一起见证着叶大爷的身体恢复越来越好,并深感欣慰。
10月12日,CT复查示吻合口瘘口愈合,吞服美兰无渗液。患者逐步少量进食,无特殊不适。
吻合口瘘痊愈影像资料
康复出院热泪盈眶感谢你
10月23日,叶大爷饮食回复正常,体重恢复至术前,顺利康复出院。
出院回家的那天上午,汪建军和李富强医生亲自将叶大爷搀扶送至一楼住院部大厅,一路上老人家红着眼眶说道:“我都不知道如何来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了,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的我”只听到汪医师用简单而实在的一句话关心说:“回家要注意休息好,少吃多餐,有什么不舒服给我打电话!”
投稿:李富强
编辑:院办
审核:肖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