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实验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粪便检查、常用肾功能检查、常用肝功能检查、其他生化检查、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今天先带大家学习血液检查、尿液检查。
实验室检查护理准备1.正确采集标本:
护士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注意:
(1)不能从输液的同一肢体的血管抽血,否则所测结果不准确。
(2)应尽量缩短止血带压迫血管的时间。
(3)避免人为溶血。抽得血液后,应先将针头卸掉,再将血液沿试管管壁缓缓注入试管内,以免用力挤压出或冲击致使红细胞破坏而溶血。
2.标本采集后处理:应及时送检。
血液检查血液一般检查1.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测定:参考值见下表
2.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
白细胞计数:(4.0~10.0)×10?/L。
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分叶核细胞0.5~0.7;嗜酸性粒细胞0.~0.05,嗜碱性粒细胞0~0.01,淋巴细胞0.3~0.4,单核细胞0.03~0.08。
3.血小板计数: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许多出血性疾病常与血小板质与量的变化有关。
参考值:(~)×10?/L。
其他常用血液检查1.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
参考值:成人0.5%~1.5%。
2.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参考值: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
3.出血时间测定:出血时间是指皮肤毛细血管受一定程度的创伤后,血液自然流出至血管停止所需的时间。
参考值:Duke法1~3分钟,>4分钟为延长。
4.凝血时间测定:凝血时间是指血液离体后至凝固所需的时间,用以测定血液凝固的能力。
参考值:试管法4~12分钟;玻片法2~5分钟;毛细血管法2~6分钟。
尿液检查尿液一般检查1.标本采集法:清洁容器随时留取新鲜尿液~ml,肾脏疾患或做早期妊娠诊断试验时,以晨尿为好。
2.检查内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量:正常尿量为0~0ml/d,当尿量<ml/d为少尿,<ml/d为无尿。
(2)颜色:
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的胆红素,尿色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亦呈黄色。多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血尿: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称血尿。颜色为淡红色或红色。多见于肾炎。
血红蛋白尿:尿液呈酱油色,见于急性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
(3)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均为透明。
(4)气味:尿液放置较久,因尿素分解可出现氨臭味,如刚排出的尿液即有氨味,为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的表现。糖尿病酮症病人,尿液呈烂苹果样气味。膀胱直肠瘘病人尿液带粪臭味。
(5)酸碱度:尿液一般为弱酸性。
(6)比重:正常成人在食用普通饮食情况下,尿比重大多波动在1.~1.。
化学检查1.蛋白质定性检查
2.尿糖定性试验
显微镜检查1.红细胞:如离心沉淀后的尿沉渣在每高倍视野中平均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称镜下血尿。
2.白细胞及脓细胞:如每高倍视野中超过5个即为增多,称镜下脓尿。
3.上皮细胞:正常人尿内不易见或偶见上皮细胞,出现大量上皮细胞,常表示泌尿系统有炎症。
4.管型:是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聚而成的圆柱物,可含有细胞。正常人尿内不应出现,当尿内出现多量管型时,表示肾实质有病变。
尿液其他检查1.尿酮体检查:酮体是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为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剧烈运动、高脂饮食、饥饿、妊娠剧吐、重症不能进食等可出现酮尿。
2.1小时细胞排泄率测定
肾盂肾炎白细胞排出增多,可达40万/小时;急性肾炎红细胞排出增多。
往期回顾
护理体检(上)
护理体检(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