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生长抑素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胰腺、消化道等各组织器官中,具有抑制生长激素分泌,抑制胃酸、胃蛋白酶释放的功能,减少内脏血流,减少胰腺内、外分泌及胃小肠和胆囊分泌。
多肽药物-生长抑素
人工合成的多肽药物-
生长抑素,环状十四氨基酸肽,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理与天然生长抑素完全相同。
生长抑素是重症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线药物,辅助治疗胰、胆和肠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其优势在于:止血迅速,阻止病情进展和恶化,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手术愈后。
生长抑素在国内上市时间较早,始终保持着增长趋势,从年的4.63亿元到年的6.33亿元(米医院数据),已经是不小的市场容量(放大到全国市场,预计接近30亿元)。
获批的国产企业有16家,加上进口企业默克,前4家企业(默克、江苏海岸、深圳翰宇、成都天台山)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生长抑素的缺点在于半衰期短,只有1~3min,所以仅能静脉连续点滴,若间断必须重新注射。使用起来有一定限制,且费用贵。
于是,其类似物应运而生。
八肽环状化合物-奥曲肽
奥曲肽前端的4个氨基酸与天然的生长抑素14肽前端结构相似,替换某种氨基酸,使之半衰期增长(min)且代谢变稳定。
奥曲肽适用于肢端肥大症、胃肠胰分泌肿瘤、预防胰腺手术后并发症、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等,应用场景非常丰富。给药途径可皮下、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点滴,使用方便。
奥曲肽的市场容量与生长抑素相当,年达6.83亿元(米医院数据)。
国内已有23家国产企业获批,2家进口企业。其中诺华占了四分之三的市场,国药一心制药作为较突出的国产企业占了10%市场。
多
肽
类
同为多肽类药物,生长抑素和奥曲肽的适应症有一定的重叠,但也不妨碍两者持续保持市场扩展。
两者具有相似的市场大容量、足够数量的竞争对手,分别都有3家国产企业申报一致性评价,且未有过评。
更重要的是,两者都在“7月24日国家医保局给各省医保局下发的个集采药品目录”里,意味着,这两个品种只要有企业通过一致性评价,就很有机会进入新一轮的“集采竞争”,拼质量拼成本拼供应,市场格局或将发生巨变。
作为多肽药物,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都具有不错的市场前景;作为氨基酸数量不多的“短肽”,其技术门槛又不算高。
权衡之下,这或许是进入多肽领域一个不错的突破点。
推荐
多肽原料药供应商——瑞典公司Polypeptide
(辉凌大部分多肽药物原料的供应商)
分享多肽类药物更多新信息
找春秋君吧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