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术后贫血管理的国际共识声明的解读

患者血液管理(patientbloodmanagement,PBM)是指应用循证医学证据来及时控制贫血、优化止血和最大限度减少失血,以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业已证明,PBM可减少输血,降低医疗成本和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死亡率。尽管已有许多关于术后贫血患者管理的指南,但对其诊断及治疗仍缺乏具体指导方案。早期诊断和治疗术后贫血、铁缺乏是PBM中1项新的补充措施。

年2月,来自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美国、丹麦、荷兰和瑞士10个国家的分别为外科、内科、麻醉及输血科医师的15位专家,制定并发布了《贫血与铁缺乏患者围术期管理的国际共识声明》。

年4月,该组医学专家通过为期2d的研讨,制定并发布《大手术后贫血管理的国际共识声明》(以下简称共识声明)——针对术后贫血及铁缺乏患者管理的一系列最佳实践方案和具有理论依据的声明。鉴于我国目前尚无相关指南或共识,现就其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最佳临床实践推荐规范(表1)

表1《大手术后贫血管理的国际共识声明》最佳临床实践推荐规范

1.接受大手术(定义为失血ml或持续失血2h)、术前贫血或术中中重度失血患者,在术后必须筛查是否贫血

2.对非复杂大手术患者,术后应通过实验室检查或其他快速检测手段,常规监测患者术后每日血红蛋白(Hb)水平(持续≥3d),以确定是否贫血(Hb:男性g/L、女性g/L)

3.术后铁缺乏定义为铁蛋白μg/L,当铁蛋白为(-)μg/L时转铁蛋白(TF)20%,或网织红细胞(Ret)Hb含量28pg。术前贫血患者术中大量失血时,可能提示患者需术后补铁

4.术后补铁时,患者若无禁忌症建议早期静脉补铁;若可能,应当大剂量补铁以使铁储备充足

5.对严重术后贫血、炎症引起红细胞生成减少或拒绝输血的非癌症患者,建议考虑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

6.如果PBM措施未能阻止患者术后贫血的发展,则建议采取限制性输血[Hb(70—80)g/L时,根据患者合并症],此策略适用于大部分一般情况稳定的成年住院患者

7.医院建立1个PBM专家小组

共识声明发表原因及意义

由于术前贫血和铁缺乏的诊断及早期治疗并不容易,导致部分患者未能纠正贫血即接受手术;此外,早期诊断和治疗术后贫血、铁缺乏是PBM中1项新的补充措施。目前,许多专科学会的声明或指南大多建议使用限制性输血策略治疗急性术后贫血,但缺少针对贫血管理的药物治疗建议。为此,共识声明专家组基于科学证据、临床经验及临床可行性,修订目前的各种推荐规范,提出了务实、明确和简单易行的术后贫血及铁缺乏的诊断和治疗的共识声明;其适用于无活动性出血、术前或术中实施PBM措施预防术后贫血或铁缺乏的成年患者。

术后贫血的定义、原因及病理生理学改变

(一)定义患者大手术后贫血发生率高达80%-90%,但因贫血的定义不同而略有变化。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男性Hbg/L、女性Hbg/L、孕妇Hbg/L诊断为贫血。虽然该定义存在争议,但仍被广泛接受,并用于评估术后患者。术后贫血[Hb(g/L)]分为轻度(女性-、男性-)、中度(80-)和重度(80)。

(二)原因引起术后贫血的原因众多,但术前贫血、术中失血(手术出血、凝血障碍等)和术后红细胞生成障碍仍是大手术后贫血的主要原因。补液过多引起血液稀释导致稀释性贫血将会加重贫血,营养不良(如维生素B12、叶酸等缺乏)和药物相互作用也可能导致术后贫血。术前Hb较低者、女性和体表面积较小者是术后贫血的高风险人群。此外,贫血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外科手术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失血的结束,术后引流或创伤组织淤血、术后长期的静脉抽血检查等,都可导致术后进行性失血。因此,围术期失血可能导致术后急性或晚期贫血。

(三)病理生理学术后贫血是一种严重疾病。炎症因子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与分泌减少,骨髓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性降低,肠道铁吸收不良或储铁器官铁释放障碍引起的可用铁不足,均可加重贫血。铁调素是一种作用于膜铁转运蛋白的激素,而膜铁转运蛋白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使胞内向外输出铁的蛋白。炎症因子可刺激铁调素分泌,进而导致膜铁转运蛋白降解,很大程度上抑制肠道对铁的吸收,并大幅减少储铁器官对铁的释放。

术后贫血与铁缺乏的诊断

(一)Hb检查时间、方法及影响因素应常规监测患者术后Hb,持续时间取决于出血风险、手术治疗相关风险和患者自身因素。对大多数接受小手术的患者,术后Hb监测最少应持续3d-4d;对接受重大手术且合并较多并发症的患者或长期住院的低Hb患者,可根据需要延长术后Hb监测时间。

可通过血气分析、毛细血管抽样或近红外光谱法实时监测患者Hb,常用实验室检测方法为全血细胞计数(CBC)。以连续无创Hb监测设备代替采血检查,可能会减少患者失血、疼痛与不适,但精确度受限。连续无创Hb监测设备能对Hb予以实时动态监测,有助于发现隐匿出血并做出及时治疗。

 容量超负荷与血液稀释是术后Hb降低的潜在影响因素,因此单纯基于Hb水平可能导致贫血的过度诊断。临床上应同时评估患者容量状态;诊断或量化中重度容量不足和容量反应性,可依赖下述手段:实验室检查(如乳酸、碱剩余等)、体位变换(被动抬腿试验)、新型监测设备(每搏量变异度、每搏输出量指数等)或超声心动图。

(二)术后铁缺乏的检测时间与方法 术后贫血患者常伴随铁缺乏。术前铁缺乏可依赖铁蛋白水平而确诊,但术后急性炎症反应可引起铁蛋白升高,故较难诊断术后铁缺乏。对接受大手术且术后贫血高危的患者,持续出血或贫血(如结肠癌等)患者,如术前未评估Hb和铁水平,应在手术当日监测并评估。术后炎症反应并不引起铁蛋白水平立即升高,术后24h铁蛋白μg/L时提示铁储备不足,可引起患者术后红细胞生成障碍而导致Hb急剧下降。其他指标,如铁蛋白(-)μg/L时TF饱和度20%、Ret的Hb28pg,都提示需要干预治疗

术后贫血的治疗

(一)治疗时机应根据贫血类型及严重程度,结合患者自身因素和手术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术后铁缺乏和低Hb患者,如无禁忌应尽早补铁。目前,尚无文献报道补铁的最佳时机。对重度术后贫血的非癌症患者,炎症反应引起红细胞生成障碍,导致红细胞产生减少,可应用rhEPO治疗,重度贫血[Hb(70-80)g/L]或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选择输血治疗。

(二)补铁治疗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建议,术后缺铁性贫血患者应接受口服补铁治疗,但常因铁吸收率低、胃肠道反应大而无法坚持等因素使该策略疗效不佳。术后炎症反应会刺激铁调素的合成和分泌,抑制肠道对铁的吸收,使口服补铁无效。术后缺铁性贫血患者若不能坚持口服补铁、口服铁剂反应大或吸收不良,NICE建议静脉补铁治疗。对术后铁缺乏及中重度贫血(Hbg/L)患者,静脉补铁比口服补铁更有效。新近研究提示,患者术后大剂量静脉补铁可提高Hb水平并降低输血需求,并不引起严重并发症,尤其适用于骨科术后重度贫血(Hbg/L)或术前铁缺乏(铁蛋白g/L)但未纠正的患者(图1)。

a若术前未评估患者铁水平,建议监测其术后24h内铁水平,、术后3~4d的Hb水平;b根据WHO分类;c考虑适当的治疗;d术后铁蛋白μg/L;铁蛋白μg/L且TF20%;Ret的Hb含量28pg;e.术前贫血或手术大出血,不考虑铁水平;f总铁缺乏量=(目标Hb-实际Hb)×体重(kg)×0.24,对术前铁缺乏患者,再加上10mg/kg;严重贫血或拒绝输血的患者,考虑添加rhEPOIU;e每输完1U红细胞应评价输血效果,并考虑输血后补铁

图1术后贫血管理

(三)静脉补铁的风险及禁忌证许多临床医师及卫生机构认为,静脉补铁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过敏、感染等。近年来上市的新型静脉铁剂,如麦芽糖酸铁、异麦芽糖酐铁、低分子右旋糖酐铁等,副作用明显减少。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认为,所有静脉铁剂均有一定的过敏风险,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威胁患者生命。但有报告认为,静脉铁剂的潜在致命性过敏反应被远远高估(发生率1/200)。目前,这种过敏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主要认为是由补体激活后引起的相关类过敏反应(CARPA)。CHMP也认为静脉补铁利大于弊,可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风险,如在具备急救设施的环境下静脉补铁,以确保可紧急处理过敏反应;输注静脉铁剂前<30min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症状。静脉补铁的禁忌证包括过敏体质、铁剂过敏者及怀孕投3个月者。

(四)EPO有研究发现,中重度贫血的产妇联合应用静脉铁剂与rhEPO可快速提高Hb水平。最近1项纳入9项研究共名危重创伤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应用rhEPO可减少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率(RR0.63,95%CI0.49—0.79,P0.01)。rhEPO对心脏手术患者似乎具有神经和肾脏保护作用,虽然其机制尚不清楚。术前短期(1-4d)应用rhEPO可降低骨科和心脏手术术前贫血患者的输血率。有研究显示,rhEPO+静脉铁剂治疗不能减少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输血率。然而另一针对名髋部骨折患者的观察性研究则显示,在围术期静脉补铁和限制性输血策略时,应用rhEPO可减少输血需求,提高Hb水平。因此,对于感染或炎症导致的红细胞生成障碍的术后重度贫血的非癌症患者、或拒绝输血的患者,建议考虑rhEPO治疗。

(五)异体红细胞输注尽管异体红细胞输注可明显增加患者围术期死亡率,还可能增加输血相关感染、免疫、溶血及非溶血性反应、心肺并发症等风险,然而其仍被广泛作为大多数急性术后贫血的常规治疗。目前,宽松性红细胞输注阈值Hbg/L(或Hct30%),已逐渐降低至Hb(70-80)g/L。部分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限制性输血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宽松输血组患者。目前,对重症患者在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成年住院患者,限制性红细胞输注阈值Hb70g/L,对接受骨科、心脏、肿瘤手术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其输血阈值为Hb80g/L。值得注意的是,输血阈值也应视病情而定。患者急性进行性出血或存在器官、组织缺血缺氧症状时,即便其Hb水平高于阈值仍建议输血。但当患者Hbg/L时,无论何种情况输血均是无益的。

麻海新知的点评

目前,国内尚无针对患者术后贫血的管理意见或专家共识,多集中于术中的血液管理策略,且较少提及铁剂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制订的《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中有2项专家共识与本文主题密切相关,如《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建议采用限制性输血策略,血红蛋白≥g/L的患者围术期不需要输注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g/L-g/L时,应根据患者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及有无活动性出血等因素决定是否输注红细胞”,还列举了4种临床情况:术前有症状的难治性贫血患者,术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低血压或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围术期严重出血的患儿,血红蛋白<80g/L并伴有症状(胸痛、体位性低血压、对液体治疗反应迟钝的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及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提出:“为了维持氧携带能力,在稳定性心肌缺血患者血红蛋白含量≤80g/L时(或者近期发生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90g/L),尤其当存在持续性出血、低血容量、心肌及其他器官缺血时,考虑输注红细胞。”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血液管理分会在成立共识制定专家委员会后,结合已有临床实践尤其是循证医学证据,历时2年完成并发布《心血管手术患者血液管理专家共识》。该共识内容详尽,建议具体,符合围术期PBM管理的原则;其包含对贫血的药物治疗方案,对铁剂使用的详细建议,对术中红细胞输注的明确指征。当患者在心肺转流术前、后Hb<80g/L时应输注红细胞,但患者Hb>g/L时,除非新发生重要脏器缺血,不需要输红细胞。

可以看到,国内相关专家共识已经意识到围术期血液管理策略的重要性,相关推荐建议也与国际相关指南或共识声明一致。但是,在患者术后血液管理尤其是贫血的临床处理上,国内尚无相关意见。

既往相关声明或指南大多建议使用限制性输血策略治疗急性术后贫血,但缺少针对贫血管理的药物治疗建议,本项共识声明从临床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处理意见。但是,目前仍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和数据,以进一步评估术后贫血管理策略与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关系。此外,也应探讨术后贫血的干预时机、治疗手段,并评价术后贫血治疗花费的经济学效益。

编译:李荣岩薄禄龙

述评:卞金俊邓小明

原始文献:Mu?ozM,AchesonAG,BisbeE,etal.Aninternationalconsensusstatementonthemanagementofpostoperativeanaemiaaftermajorsurgicalprocedures.Anaesthesia.;73(11):-.doi:10./anae..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麻海新知”系列回顾:

点击标题,温故知新

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剖宫产手术:胶体预补液联合晶体即时补液与单独晶体即时补液的比较

JAMA:脑电图指导的麻醉管理对老年患者大手术后谵妄的影响

THELANCET更新:婴儿期接受全身麻醉或清醒区域麻醉后5岁时神经发育的结局(GAS研究)

轻度ARDS患者的预后:来自LUNG-SAFE研究的数据

Anesthesiology:与脊柱手术相关的围术期失明--最新临床实践建议

中国麻醉学专家的宏观视野:《通向围术期医学之路:中国视角》

术中低血压与术后不良结局发生风险的系统性评价

NEJM重磅: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的球囊面罩通气

来自血液管理促进会年年会的进展:不能输血时外科患者管理的困境

麻醉相关处理措施的依从性对结直肠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预防成人外周静脉置管失败的敷料和固定装置的临床优效性分析

全凭静脉或吸入麻醉与乳腺癌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关系

产科麻醉的新进展年GerardW.Ostheimer讲座摘要

系统评价:ICU内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喉损伤和上气道症状

围术期肥胖患者用药剂量的一些问题

苏醒期播放母亲声音可减少全麻患儿苏醒期谵妄

麻醉与睡眠医学会关于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术中管理指南

择期手术后急性肾损伤与死亡风险:一项前瞻性国际队列研究

“神药”二甲双胍又显神威:可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专家视点:麻醉是否影响肿瘤患者术后预后

梅奥医学中心:成年患者全身麻醉后在麻醉后复苏室内发生的躁动研究

ICU成人患者谵妄亚型的发生率及流行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BJA:地氟烷比七氟烷更多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的需求量:通过手术体积描记指数指导镇痛的对照研究

全麻术中三低事件警报并不降低非心脏手术患者死亡率

输注去甲肾上腺素用于预防蛛网膜下腔阻滞后剖宫产术中低血压

NatureMedicine:人工智能为脓毒症治疗提供最佳策略

围术期轻度低体温与心肌损伤: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

术后脑健康最佳实践:来自第五届国际围术期神经毒性工作组的建议

BJA: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显著减少结肠镜检查丙泊酚用量

术中使用晶体或胶体对腹部大手术患者远期肾功能和无残疾生存率的影响

地塞米松:神经周围小剂量使用与静脉使用相比能否延长布比卡因肌间沟臂丛阻滞镇痛效果?

急性脑损伤后高渗乳酸盐改善脑灌注和葡萄糖利用

患者血液管理计划能改善矫形外科手术中的血液使用情况和临床结局

不同收入国家的患者术前贫血与术后死亡率的关系

肥胖患者术中通气设置与术后肺部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全凭静脉麻醉的安全实践指南

围术期呼吸不良事件高危患儿吸入与静脉诱导的比较研究

小剂量舒更葡糖逆转老年患者罗库溴铵致深肌松的效果

儿童患者术前镇静的新选择:咪达唑仑新型口服制剂

围术期血压管理目标:基于全面文献回顾的建议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的神内注射阻滞技术:最小有效容量和电生理效应

肺复张策略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心脏的影响

梅奥医学中心--梅奥儿童麻醉安全性(MASK)研究进展:婴幼儿接受需要全身麻醉的操作对神经心理学和行为结果的影响

接受丙泊酚静脉麻醉的结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更高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急诊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

声门上气道装置在困难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再灌注后综合征对活体供肝移植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手术室与ICU内患者的气管插管条件,有什么不同?

血压变异性与心脏手术结局的关系

中国麻醉科医师对围术期卒中的认识

非心脏手术中切皮前后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

NEJM重磅:限制或自由输血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6个月临床预后的影响

梅奥诊所老龄化研究的报告:老年患者麻醉和手术暴露与长期认知改变的关系

ICU成年患者疼痛、躁动/镇静、谵妄、制动及睡眠障碍的预防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PADIS)

吸入二氧化碳能增加丙泊酚麻醉志愿者的上呼吸道稳定性

儿童全身麻醉前是否可口服碳水化合物?

Anesthesiology:术前髂筋膜阻滞能改善髋关节镜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吗?

MANAGE研究:达比加群酯可减少MINS患者远期严重血管性并发症

学龄前儿童骨髓活检术前镇静效果:雾化吸入右美托咪定优于氯胺酮或咪达唑仑

有监督机器学习对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髋和膝关节置换术推荐椎管内麻醉:在医院层面上考虑,是好的选择吗?

TheLancet与NEJM重磅: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血浆复苏的疗效

ERCP的致命并发症:静脉气栓

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输注(PIEA)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显著优于持续硬膜外输注(CEI)

TheLANCET:阿司匹林对血管事件和癌症风险的影响:体重和用药剂量有关吗?

一氧化氮降低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和3期慢性肾脏病的发生

快速推注局麻药物会延长外周神经阻滞的作用时间吗?

NEJM重磅:肾上腺素用于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

隐神经阻滞在踝关节大手术后镇痛中的重要性研究

AA杂志:围术期神经肌肉监测的共识声明

门诊肩关节镜手术:前路肩胛上、锁骨上和肌间沟神经阻较

免疫检查点的前世今生

门诊肩关节镜手术:前路肩胛上、锁骨上和肌间沟神经阻滞的比较

联合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疑似脓毒症患者急性死亡率

胸段硬膜外镇痛中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下尿路功能的影响

JAMA临床研究

急诊困难气道插管的选择:使用探条还是带管芯气管导管?

Anesthesiology:非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4天内低血压与心肌梗死和死亡复合结局的时间依赖相关性研究

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患者对医师着装偏好的一项横断面观察性研究

全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状态与其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目标血压的高低与脑损伤的关系

乳酸对严重闭合性损伤患者早期出现的高糖血症与多器官功能衰竭之间关联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麻醉科医师协会联盟发布《安全实施麻醉的国际标准》

单纯呼气末正压在非腹部手术中可减少肺不张的形成:还需要肺复张手法吗?

全麻期间呼吸参数设置和氧气管理:来自日本的一项多中心调查

CT检查中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引起的全身低血压:碘普罗胺与碘克沙醇的差异

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医学期刊CA重磅综述:优化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全关节置换术中的局麻药中毒反应:-年全美住院患者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院前应用氨甲环酸对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CCM: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晶体溶液治疗反应性的回顾性研究

非体外循环下经心尖部植入人工腱索治疗二尖瓣反流的手术麻醉管理

术中血液回收用于产科出血的效价分析

NEJM重磅:腹部大手术:限制还是宽松液体治疗?

AA:术中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预防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后脊髓损伤中的应用

TheLancet重磅研究:宽松与限制氧疗对成人急症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TheBMJ:术前物理治疗在上腹部手术后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中的预防价值

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原则:来自国际脆性骨折网络的Delphi共识声明

TheNEJM:阿司匹林或利伐沙班在预防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中的价值

接受无创氧疗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管插管预测因素

TheNEJM: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糖皮质激素辅助疗法

患者术后吸空气或吸氧时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的变化特征

THELANCET:蛛网膜下腔穿刺—无创性穿刺针较传统穿刺针具有优势

术前戒烟时间长短与患者术后结局的关系

心搏骤停后的目标体温管理:系统性回顾和meta分析

椎管内麻醉与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结局:医院层面的人群队列研究

局部麻醉药全身毒性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利用闭环液体管理系统指导腹部大手术的胶体液输注

低呼气末二氧化碳是麻醉期间急性过敏反应严重程度的实时观察指标

术前血液检查时间与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系

JAMA临床指南:成人ARDS的管理

6%羟乙基淀粉和5%白蛋白用于膀胱切除术患者容量替代治疗对肾功能影响无差异

TOF比值自主恢复到0.9至1.0后给予新斯的明:神经肌肉的临床恢复情况如何?

婴儿期接受手术和麻醉是否与儿童期脑白质完整性和体积下降有关?

JAMASurgery:成人高危血管手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

qSOFA和SIRS对脓毒症诊断标准和死亡风险预测的比较: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

术前对高龄患者实施简易智力状态评估有临床意义吗?

JAMA重磅:大手术中的麻醉交接与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相关

三种虚弱指数预测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

BMJ研究:术前呼吸理疗培训可预防上腹部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JAMA:成人髋关节骨折手术时机对术后30天死亡率有影响吗?

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期间的个体化呼气末正压:一项采用电阻抗断层成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JAMASurgery:紧急手术与择期和急诊手术相比(手术紧急程度)并发症和死亡率的相关风险

术中少尿预测腹部大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

危重患者的谵妄和紧张性精神分裂症

幕上脑肿瘤切除术中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时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Circulation:肥胖和低体重对儿童、青少年及青年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预后的影响

JAMASurgery:改良虚弱指数与术后30日再入院之间的关联

术后早期活动方案可改善腹腔肿瘤大手术后的运动能力

蛛网膜下腔麻醉后低血压是否是老年人心脏功能受损的标志?

术中使用纳洛酮可降低瑞芬太尼术后痛觉过敏但不引起术后疼痛

肩部手术肩胛上神经阻滞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Surgery综述:结直肠手术围术期疼痛管理

JAMA重磅临床指南:成人高血压的预防、检测、评估及治疗

BJA综述:我们距离理想的液体治疗究竟还有多远?

Anesthesiology封面文章:硬膜外分娩镇痛时芬太尼剂量会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吗?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不能改善脓毒症休克的死亡率

心脏手术后谵妄发生与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性

术后脑电图与谵妄

BJA重磅综述:麻醉对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

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氨甲环酸:单次注射复合持续输注并不优于单次推注

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期间治疗低血压的剂量-效应研究

脓毒性休克24h内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对评估存在/不存在心脏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价值

新型插管型喉罩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一种自加压、一次性声门上气道装置

递增PEEP肺复张法与低PEEP通气对ARDS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血糖仪检测手术室内全麻患者毛细血管和动脉全血血糖的结果准确吗?

婴幼儿动脉置管:桡动脉穿刺失败后应首选什么部位的血管?

醋酸钠林格液围术期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单次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问题

CriticalCare:亚综合征谵妄对ICU患者预后的影响

ANESTHESIOLOGY杂志9月封面论著:围手术期应用加巴喷丁不能降低高龄患者非心脏手术的术后谵妄

Allen试验,那些你可能不了解的事

心脏手术后ICU中患者谵妄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

TOF四个刺激恢复时低剂量舒更葡糖对维库溴铵神经肌肉阻滞的拮抗作用

3岁前接受全身麻醉是否会对婴幼儿学习和行为能力产生影响?

心脏手术中同时长时间低血压和低BIS值(“双低”)与术后死亡、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性

瞳孔测量指导给药法与常规给药法对术中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下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预后差异:AnStroke试验

BJA谵妄专题讨论: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与继发性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麻醉领域重磅长文:近一年国内外麻醉学领域研究进展

Anesthesiology:全麻下监测疼痛水平的指标,哪些更适合?

胸科手术后右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

地塞米松的镇痛效果:外周神经阻滞后外周神经周围与全身给药----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术中吸入高浓度氧气与严重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颠覆传统观念: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剖宫产术,还需要使产妇左倾吗?

全身麻醉诱导后与术中早期低血压危险因素的研究

JAMASurgery重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不能预防术后谵妄

脑卒中病史患者行非心脏和神经外科的急诊手术-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风险

腹横肌平面阻滞和腹直肌鞘阻滞:局麻药中毒的风险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降低择期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吗?

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血压与术后死亡率有何关系?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脉压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有关系吗?

Anesthesiology大咖综述:肩部手术的区域神经阻滞与膈神经麻痹

口服抗凝药患者严重出血的管理

《TheLancet重磅:氯胺酮不能预防老年患者大手术后的谵妄》补充述评

邓小明教授专访:脓毒症相关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及脱离呼吸机天数的影响

心脏手术大量输血时成分输血比例对脏器功能障碍和死亡率的影响

腰麻后不评估运动功能即转出PACU的安全性研究

围手术期严重过敏反应:来自英国麻醉医师的观点和经验

Anesthesiology封面论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方案

《柳叶刀》评论:美国FDA有关小儿麻醉的警告——警示、不确定性与临床实践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高危心脏手术患者肾功能的长期影响

初始血乳酸值和碱剩余,如何用于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

ASA评分预测髋部骨折修复术后死亡率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液体管理:EGDT还可信吗?

心脏手术患者肱动脉穿刺置管相关并发症,是高还是低?

糖皮质激素的围手术期管理:当前的最新临床证据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状态与术后心肌损伤的关系

血制品储存时间对肝胰肠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结局的影响

TheLancet重磅:氯胺酮不能预防老年患者大手术后的谵妄

接受腹部大手术的患者,术中尿量维持多少才满意?

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衰弱患者收治数量,医院的真正水平

椎旁神经阻滞在儿科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接受急诊手术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到底有多大?

JAMA重磅:高敏肌钙蛋白T升高与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30天死亡率密切相关

剖宫产术后镇痛:腹横肌平面阻滞还是切口局部浸润?

胸腔镜手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更低吗?

两种窒息氧合新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院内心搏骤停成年患者气管插管与生存率的关系

病态肥胖患者饮用口服补液后胃内液体容积的变化

雾化吸入氯胺酮,效果怎么样?

使用Sellick手法压迫环状软骨,男女大不同

JAMA重磅:肺保护性通气复合强化或中度肺泡复张策略对心脏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筛查与围术期管理

应用超声技术确定深静脉导管尖端位置并排除气胸

儿童气管插管套囊,注入什么更好:空气、盐水或碱化利多卡因?

邓小明:加强普及现代技术,快速提高我国麻醉安全与质量

附加示例的ASA体格状态分级,可提高患者评估的准确率

围手术期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风险因素和临床结局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技术:“三叉戟”和“三叶草”,孰优孰劣

麻醉前胃部超声可鉴别外科饱胃患者

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行为干预可以减少麻醉诱导期儿童患者的焦虑

围手术期质量改进项目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

奇特的苏醒:异氟烷麻醉期间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会诱发大鼠的爆发抑制但加速苏醒恢复

氨甲环酸能减少脊柱大手术的出血量

局部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增强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来自循证医学的证据

脊髓神经技术相关感染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实践建议:美国ASA最新指南解读

术后谵妄防治的证据指南和共识指南:欧洲麻醉学会最新指南解读

贫血与铁缺乏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国际共识()

患者围手术期吸烟管理:法国、日本最新指南解读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麻醉医师可以做什么

β受体阻滞剂对血管及腔内血管手术围术期结局的影响

择期非心脏手术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来自循证医学的证据

甲强龙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和谵妄的影响

外周神经阻滞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会增加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并改变预后吗?

氨磺必利:一种极具前景的术后恶心呕吐预防用药

心脏术后血管麻痹性休克,怎么选择血管收缩药?

深度肌松,能改善肥胖患者腹腔镜下的手术条件吗?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会降低女性生育能力

美国FDA最新发布有关小儿麻醉的警告

《柳叶刀》重磅研究

一岁以下婴儿全身麻醉,放喉罩安全吗?

脑损伤患者,为什么会气管拔管失败?

欧洲麻醉学委员会:安全用药指南(更新版)

妇科开腹术后镇痛:连续双侧肋缘下TAP阻滞

AAGBI版《麻醉知情同意指南》:如何进行麻醉风险告知?

术中低血压与术后肾损伤、心肌损伤:到底是个啥关系?

重磅

版最新国际脓毒性休克指南,这些精华你要知道

外周神经阻滞后神经损伤,都与哪些因素相关?

咀嚼口香糖治疗术后恶心呕吐?你真的没看错!

低血压+低BIS电子报警,能改善患者麻醉管理和预后吗?

大量输血方案:麻醉科医师应该怎么做?

你还坚持术前8小时禁食?赶紧学习ASA指南吧!

麻醉方式真的影响手术患者预后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如何影响面罩通气效果?

高血压患者术前需要停用ACEI/ARB药物?

FINDME:

《古麻今醉网》传播最全面、最新颖、最权威的围术期医学知识,已成为华人麻醉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之一。

招商

您的精彩由我们展示

《古麻今醉网》主要开设了、、、、、、、、等栏目。医院、医药企业、学会在合法、合规、内容可靠的前提下提供广告合作、视频直播、专栏冠名等多项服务,如果您有需要,欢迎联系我们!

城市合伙人

火热召集中

联系

-

“您的鼓励是对原创最大的支持!”

目前已+麻醉同道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hl/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