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技术,改善结局高级外科手术并发症控制

金秋十月,日月同辉,随着高级外科康复技术专业化高速发展,为促进临床护理技术革新,规范临床护理技术的应用,打好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由广东省护士协会主办,佛山市护理学会、佛山市质量控制中心、医院共同承办《高级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控制技术研修班》于年10月15日在医院四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来自全省的专家同道齐聚一场,会议由医院护理部苏敏谊副主任主持,医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张莉主任为大会致辞。

1第一板块:高级外科手术并发症控制技术理论授课

大外科教学主任、肝脏胰腺外科李梅生博士讲授“外科并发症”,他讲述了一名胰十二指肠术后患者,术后一周引流管自行脱出,胰液破溃,引发严重并发症,在医护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护士的精心护理之下,患者3个月后康复出院。在他的心里,护士是战友,也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外科常见并发症,切口感染,出血,肺炎等,在切口感染方面,通过放置皮下管,管道渗液时,护士贴造瘘袋收集渗液,大大改善了患者体验,极大的降低了术后感染率。李梅生主任关于外科并发症的授课,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句句对患者的关怀,一声声对护理工作的认可,让我们收获了最珍贵的知识锦囊。

医院护理部苏敏谊副主任进行“医院评审数据评价之医疗安全指标(年度获得性指标)解读”精彩授课,苏主任首先讲解《医院评审标准》的文件精神:医院医院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要求和改革政策的杠杆作用,医院规范化、高质量管理。医院评审是以日常监测、客观指标、现场检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医院质医院绩效考核内容中,手术患者并发症指标被列为患者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医疗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苏主任讲到护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年度获得性指标”和《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指标内容,同时对一例烧伤患者合并肺医院国考数据进行分析,强调了手术患者并发症规范预防的重要性,医院及科室安全质量管理和获得性指标的持续改进方向和方法。苏主任表示,通过MDT多学科合作、循证护理实践,加强医护一体化合作,能够科学地解决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健康问题,改善患者结局。

血管甲状腺外科副主任朱峥嵘博士,讲授课程“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静脉血栓是由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组成,其早期预防尤为重要,其中主动和被动活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配合弹力袜的穿戴,压力治疗仪的使用,做好VTE评估和出血风险评估。朱主任提到高危PE患者,若伴有休克或低血压,应床边心脏超声,抗凝,维持肺功能,溶栓,手术取栓。足够抗凝后,3个月内可自行吸收,一般首选外周静脉给药。足量抗凝和早期发现是治疗VET的基本原则,血气分析,心电图,X光,超声心动图是治疗后的主要观察项目。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VTE防治。

医院麻醉科王汉兵主任对《围手术期患者低体温防治专家共识》(版)进行全面解读,他讲到ERAS早期康复在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体温防治也是ERAS早期康复项目之一,低体温导致后果十分严重,其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在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监测、主动保温措施尚未普及,因此医护团队需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hl/9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