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集团、世界卫生组织和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共同在京发布中国医改联合研究报告。报告肯定了中国医改成就,并提出还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举措进一步深化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进一步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增长,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今天我们编发报告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1、建成以人为本的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多方努力
以人为本的卫生服务是让病患、家属和所在社区共同参与到诊疗服务中,他们作为卫生服务的受益人,同时也是参与者。他们对服务体系充满信任,同时服务体系也能够以人性化、一体化的方式,根据他们的需要和偏好提供服务。归根结底,PCIC就是调整卫生服务提供体系,构建由相互联系的各层级供方组成的功能完备、为居民健康负责的医疗服务网络。本报告中用“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PCIC)”一词指代这种模式。
在中国,中央政府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并投资建设以PCIC为基础的服务提供体系。特别是近期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年国办发第70号)》,明确了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责任,为各项改革措施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包括,大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双向转诊制度,为慢性病人的治疗和疾病管理作出特殊安排,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区域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确保转诊信息畅通等等。
中国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挑战就是如何改善卫生服务质量,以满足公众对更好的健康和更优质的卫生服务日益高涨的期望。按照PCIC模式重塑卫生服务体系能否成功,取决于卫生系统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
卫生服务质量至少包括技术和人性化两方面。技术质量指的是诊断的正确性、根据最佳证据提出的适宜干预措施,以及临床团队提供相应干预服务的能力,从而增加改善健康结果的可能性。人性化质量是指医疗服务用什么治疗白癜风最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