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学生查出直肠癌医生痛心疾呼坏习惯

16岁,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然而,对于正在上高二的小君来说,似乎并没有那么美好。因为,16岁的他被查出了直肠癌。小君原本在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二,成绩非常优秀,每次考试都名列第一,是高中培养冲刺清华北大的好苗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几个月前,小君发现自己开始出现鲜红色血便,医院行肠镜并活检。

结果显示:直肠下段肿物,病理疑癌。家人带着小君连夜赶至广州,医院求诊。接诊医生,立马为小君进行了肛门指检,发现肿瘤下缘距肛缘不到2cm,环绕直肠约3/4周。如果不及时手术,肿瘤会进一步侵犯周围组织,这将会对小君年轻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经过多学科讨论以及跟患者及家属商量后,医生为患者进行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尽管手术最后很成功,但看到年纪轻轻的小君就需要带瘘生存,医生还是感到非常痛心。

而像小君一样,年纪轻轻就得肠癌的人不在少数。很多患者,有时一些保肛手术效果十分不好,病人虽然保留了肛门,但肛门功能基本是废的,更是生不如死。不仅不能控制肛门的功能,而且肛门基本上就像个敞开的“伤口”,粪水不断往外流,屁股周围整天都是腥臭的。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负担。新闻上很多

究其原因,很可能跟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这4个习惯最易招来肠癌,赶紧改1、三餐不定有调查显示,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导致50%的白领存在肠胃、肝脏等消化系统问题;压力过大、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5~10倍。时而饿——胃肠道长时间未得到食物消化,胃肠道的上皮会萎缩。时而饱——一定时间内,大量的食物进入消化道,胃肠道的压力较大;长此以往,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防癌抗癌的能力就大大下降。2、久坐不动不少年轻人在办公室久坐、家里宅、出门以车代步,这也是结直肠癌形成的原因之一。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3、不爱吃蔬果、全谷膳食纤维有助于通畅大便,保护肠道健康。目前认为,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是比较理想的。但有调查发现,大部分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是不够的,只有13~15克。

4、不爱喝水

水喝不够,吃再多高纤维素的食物,大便也无法排出来。

每天喝5杯水(约毫升),就可以降低45%肠癌概率。晨起喝一杯水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不仅能补充睡眠时流失的水分,更重要的意义是诱发“胃结肠反应”,适度刺激副交感神经,诱发自然的便意。直肠癌早期有哪五大症状?

1、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但常被患者所忽视或被误诊为痔疮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便血多为红色或暗红色,混有粪便之粘液血便,或脓血便,有时伴有血块,坏死组织。上述症状是由于癌肿增殖后血运引起障碍,组织坏死糜烂,溃破感染,溃疡形成的后果。

2、大便习惯改变:由于肿块及其产生之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不昼感,里急后重等症状,但排出物多是粘液脓血状物,最初这些“假性腹泻”现象多发生在清晨起床不久,称晨起腹泻(morningdiarrhea)。以后次数逐渐增多,甚至晚间不能入睡,改变了往日大便习惯。

3、肠道狭窄及梗阻现象: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尤在直肠乙结肠交界处,多为狭窄型硬癌,极易引起梗阻现象。直肠壶腹部癌,因多是溃疡型,直甩壶腹部较宽广,估计约1~2年左右才引起狭窄梗阻,大便形成变细,排便困难,便秘,引起腹部不适,气胀及疼痛。由于粪便堆积,在梗阻上段乙结肠部位,有时在左下腹部,可扪及条索状肿块。

4、肛门疼痛及肛门失禁:直肠下段癌如浸润肛管部可引起局部疼痛,如累及肛管括约肌则可引起肛门失禁,脓血便常常流出,污染内裤;癌肿感染或转移,可引起腹股沟部淋巴结增大。

5、其他:直肠癌晚期如浸润其他脏器及组织,可引起该处病变症状,侵犯骶神经丛可使骶部及会阴部疼痛,类似坐骨神经部疼痛;侵犯膀胱、前列腺,可引起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直肠瘘、尿道直肠瘘,女性可引起阴道直肠瘘,阴道部排出粪便及粘液脓血。肝转移后可引起肝肿大、黄疸,腹水等症状,全身症状可有贫血等恶液质现象有时还可出现急性肠梗阻、下消化道大出血及穿孔后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等症状。

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留心早期肠癌的蛛丝马迹,一旦出现不适,及早就医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愿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养生的好习惯!

(分享到朋友圈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西藏白癜风医院
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s/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