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胰)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细菌性肺炎的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入院48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见。
开放性气胸的紧急处理原则是将开放性气胸转变为闭合性气胸。
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可表现为循环系统症状。多数病人有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引起心肌损害,亦可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搏停止。
肝性脑病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
内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措施。
慢支症状以晨间咳嗽较重,痰液多为白色黏液或泡沫状,当感染时,痰量增多,往往清晨起床或体位变动时较明显,可有黄绿色脓性痰,偶带血。
肺有双重血液供应,即肺循环、支气管循环。
当胆管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致典型的胆管炎症状,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成为Charcot三联症。
l~ll期内痔可选用注射疗法、胶圏套扎法。Il、lll期内痔及混合痔应行痔核切除术。对疼痛剧烈的血栓性外痔,可行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初级护师根据烧伤的病理生理反应及其病程演化过程可分为休克期、感染期、修复期三期
严重烧伤后,休克期最早的反应是体液渗出。
烧伤后的体液渗岀可自伤后数分钟即开始,至2~3小时最快,8小时达高峰,12~36小时减缓,48小时后趋于稳定并开始回吸收。
烧伤后48小时内,最大的危险是低血容量性休克
深度烧伤形成焦痂,伤后2~3周进入组织溶解期,此为并发全身性感染的第二个高峰。
我国统一使用的烧伤面积计算法有手掌法、中国新九分法。
烧伤深度的估计,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
Ⅰ度烧伤又称红斑烧伤,仅伤及表皮层,生发层存在
浅Ⅱ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与真皮浅层,有大小的水疱,疱壁较薄、内含黄色澄清液体、基底潮红湿润,疼痛剧烈,水肿明显。
点10: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层,有水疱,疱壁较厚,基底苍白与潮红相间,稍湿,痛觉迟钝,有拔毛痛。
Ⅲ度烧伤伤及皮肤全层,可达皮下、肌肉、骨骼。
烧伤的现场急救最重要的是灭火、救人、迅速脱离热源
若伤员获救后反应迟钝,应怀疑合并颅脑损伤或巳休克,若心跳、呼吸停止,应即刻就地实施心肺复苏。
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国内通用的补液方案是按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补液量,即: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度、Ⅲ度)每公斤体重应补充液体1.5m(小儿为1.8ml,婴儿为2ml),其中晶体液量和胶体液量之比为2:1,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ml(小儿按年龄或体重计算),即为补液总量。
吸入性损伤病人的吸氧浓度一般不超过40%,一氧化碳中毒者给纯氧吸入。
烧伤病人休克期应尽量避免口服补液,若病情平稳,口渴较重,在严密观察下,适量服用每升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的烧伤饮料。
包扎疗法适用于小面积或肢体部位创面,可用生理盐水、1‰苯扎溴铵、0.5‰氯己定或碘伏等消毒后,涂以烧伤软膏,覆盖厚层纱布后包扎;包扎厚度为3~5cm,包扎范围超过创面边绿5cm。
包扎过程中,应抬高肢体,保持关节各部位尤其是手部的功能位和髋关节外展位。
头、面、颈、会阴部等特殊部位不便包扎的创面可用暴露疗法、半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的护理重点是保持创面干燥、促使焦痂或痂皮早日形成且完整
烧伤病人使用暴露疗法时,室温应控制在28℃32℃,湿度在70%左右。
半暴露创面护理的主要护理是保持创面干燥、预防感染。
主管护师肠瘘一旦发生即有不同范围的腹膜炎症状和体征。
肠内瘘是指瘘管与腹内其他脏器或肠管相通。
肠瘘患者的血生化检查有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
证明肠瘘存在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口服或胃管滴入亚甲蓝,从瘘口排出。
瘘管已.上皮化或瘢痕化,或多个瘘存在等情况可行肠段部分切除吻合术、肠瘘旷置术。
在肠瘘患者瘘口内放置持续负压吸引管和滴液管,以充分稀释、引流溢出的肠液,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组织的侵蚀,有利于炎症消退和瘘口愈合的护理方式是负压引流护理。
外堵法适用于已形成完整、管径直的瘘管,用医用黏合胶、盲端橡胶管等方法将瘘管堵塞,达到肠液不外漏,瘘口自行愈合的目的。
内堵法是用乳胶片或硅橡胶片等放入肠腔内,将瘘口堵住。
肠瘘术前3~5天禁食,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术日晨从肛门和瘘口两个径路做清洁灌肠。
肠瘘术后胃肠道或瘘口出血的原因是消化液腐蚀瘘附近组织和血管、胃肠黏膜糜烂、应激性溃疡。
肠瘘术后开始进食时以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糖类、低渣饮食为主,随肠功能恢复,逐步增加蛋白质和脂肪量。
“一对一咨询”
+
每日一练
+
打卡复习
+
复习计划
+
督导备考营
+
各级别备考群
年护士/护师/主管/副高/高级考试宝典
题库班、精讲班、专项提分班
咨询、试用、入群、督学
请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