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界杂志消化频道
作者:医院影像一科王龙龙
患者男,57岁,腹泻1月余。右上腹隐痛多年,2年前行CT检查示胆囊多发结石,最大结石体积约2.7×2.8×3.0cm,有低热、无黄疸、无恶心呕吐,查体右上腹压痛阳性。既往有慢性胆囊炎、乙肝病史,无手术史。
上腹部CT图像:
a:-04-08日b:-09-04日c、d:-01-27日e、f:-07-20日
上腹部CT-04-08日体检发现胆囊多发结石,最大结石体积约2.7×2.8×3.0(图a);-09-04日右上腹疼痛加重,CT平扫示胆囊结石,胆囊与邻近结肠肝区粘连(图b);-01-27日平扫及增强CT示胆囊腔内最大结石消失,剩余一枚较小结石,胆囊与邻近结肠局部粘连,肝内胆管积气(图c、d)。-07-20增强CT示胆囊积气,局部与邻近结肠粘连(图e、f)。术前考虑胆囊结肠内瘘,胆囊积气,遂行上腹部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周围广泛粘连,证实为胆囊内瘘形成。
讨论
胆囊内瘘是胆囊与邻近组织器官之间产生的异常通道,是胆囊结石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多是由胆囊结石引起的自发性瘘,患者几乎都有急慢性胆囊炎发作史。主要类型:1、胆囊十二指肠瘘,2、胆囊胆总管瘘,3胆囊胃瘘,4、胆囊结肠瘘。文献报道中以胆囊十二指肠瘘较多。
发病机制:大部分是由于胆囊结石与胆囊壁发生慢性炎性粘连,胆囊结石长期压迫胆囊壁,造成胆囊壁缺血坏疽,发生破溃,最终使胆囊腔与周围脏器形成异常通道;少见原因为胆道肿瘤、十二指肠肿瘤、溃疡或医源性创伤。
临床特点:长期慢性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既往有重症胆绞痛发作且自行缓解。CT表现特点1、胆囊结石与胆囊壁粘连,多次检查胆囊内结石数量减少或消失;2、肝内外胆管或胆囊内积气,且无既往胆道、肠道手术史;3、胆囊周围出现炎性粘连;4、部分可出现结石性胃十二指肠或小肠梗阻。其中以1、2条特异性较高。
胆囊内瘘多在手术中发现,最终诊断也依靠手术。一般认为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在术中发现胆囊与周围器官粘连且难于分离,应想到此病可能,避免强行分离损伤其它脏器。一旦诊断明确应择机积极手术,行胆囊切除,窦道修补。但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有部分病例报道腹腔镜技术可以达到开腹手术效果。
(本文系医学界杂志原创,转载需授权并注明来源作者,欢迎投稿和版权合作,小编联系方式:邮箱liushiyi
yxj.org.cn,北京白癜风哪家比较好白癜风会传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