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闭症从认识肠道开始续一微观结

上次文章提到了肠道四层屏障,详细讲了生物屏障的若干知识点,以及抗生素滥用与肠道屏障受损之间的关联。本文将继续讲解其他三层屏障的微观结构,由此暴露儿童屏障受损相关的疾病与症状,从而理解系统治疗肠道受损的干预框架。

化学屏障--食物变成营养、废物还是毒素?

化学屏障的主要功能是食物大分子的消化和对外毒素的阻挡。化学屏障也叫粘液层,由肠道分泌的胆汁、消化酶、溶菌酶、粘多糖和糖脂等化学物质构成。外部松散的粘液层定植了较多的肠道微生物,内部粘液层含有非常少的微生物。粘液层是肠道的动态防御屏障,抗微生物肽可防止细菌和上皮层之间直接接触。

消化酶是化学屏障的重要组分,食物大分子经过胃酸的松解,被各自对应的消化酶分解成食物小分子,通过物理层后进入血液系统被分配到全身。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裂解。粘液中的补体可增加溶菌酶及免疫球蛋白的抗菌作用。消化液主要由胰腺和小肠绒毛分泌,将食物大分子消化成小分子。胆汁由肝脏产生,经胆囊浓缩,将肝脏代谢后的废物带入肠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胆汁也促进了脂肪乳化。

化学屏障受损的后果--食物or废物、营养or毒素

化学屏障的受损通常是由于物理屏障受损导致,使化学层的消化酶含量不足以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使食物无法被正常消化吸。溶菌酶和粘多糖减少使有害菌、毒素、食物大分子直接接触并损伤物理层细胞。化学层受损使益生菌无法定植,引起菌群失调,从而影响微生物屏障的功能。

物理屏障--重要性不亚于血脑屏障

肠道细胞不仅彼此相邻,在功能上也相互交织,密不可分,防止非营养物质泄漏到内环境,只允许特定物质进入。细胞间连接绑定在一起成为Gap连接、粘附连接和桥粒连接。为了防止泄漏,保持紧密交汇,只允许特定物质经过紧密的交汇处。细胞间连接有紧密连接、缝隙连接、黏附连接和桥粒连接等,以紧密连接最为重要。紧密连接的蛋白质视为结构蛋白,就像跨越单元格空间的巨型桥梁,包括紧密连接蛋白、蛋白家族和连接粘附分子JAMS,构成了外部环境与体内环境中间的一道选择性屏障,对人体具有保护性。

紧密连接蛋白通过锚定蛋白连接到相邻细胞的膜中。细胞内部的锚(上图紫色部分)是蛋白质,包括Zonulin1(ZO1),Zonulin2(ZO2)和Zonulin3(ZO3)。在锚的另一侧可以看成束带(上图红色的线)是肌球蛋白。跨膜蛋白、锚定蛋白和束带组成了紧密连接。

物理屏障层还有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等功能性细胞。吸收细胞与相邻的细胞连接形成紧密连接复合体,只允许水分子和小分子水溶性物质有选择性通过。杯状细胞底部狭窄、顶部膨大,主要用于分泌粘液润滑肠道。潘氏细胞具有一定的吞噬能力,可分泌溶菌酶、天然抗生素肽、人类防御素5和人类防御素6,在抑制细菌移位、防止肠源性感染方面日益受到重视。潘氏细胞分泌的粘液糖蛋白可阻止消化道中的消化酶和有害物质对上皮细胞的损害,还可以包裹细菌。

物理屏障受损的后果--人体外周的门户大开,什么都可以进来?

由于生物屏障和化学屏障受损,食物大分子、毒素和有害菌直接刺激物理层,导致紧密连接被打开,部分上皮细胞被破坏,使分泌功能减弱,营养吸收不良。大量本该被阻挡在外的物质进入体内环境,给免疫屏障加重负担。通常,当物理屏障受损时,才能被定性为肠漏。肠脑轴的概念之前也提到过,肠漏转脑漏,使血脑屏障受损,导致一系列语言行为障碍。

免疫屏障--儿童腹泻、肠炎、感冒、发烧的根源

当物理屏障被打开,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大分子、病毒、细菌、毒素会到达免疫层,与这一层相关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展开斗争。免疫屏障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和弥散免疫细胞。肠相关淋巴组织主要分布在肠道的集合淋巴小结,即Pryer结,是免疫应答的诱导和活化部位。弥散免疫细胞则是肠粘膜免疫的效应部位。

免疫屏障各种细胞之间分工明确。M细胞主要负责抗原呈递。粘膜层淋巴细胞(LPL)富含B细胞和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中和外来抗原。肠上皮内淋巴小是免疫效应细胞,主要起细胞杀伤作用。肠巨噬细胞既起抗原呈递作用,又具有吞噬灭菌的功能。分泌型IgA是胃肠道和粘膜表面主要免疫效应分子,对消化道黏膜防御起重要作用,是防御病菌的第一道防线。

免疫屏障受损的后果--儿童成长发育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物理屏障受损势必会加重免疫屏障的负担,免疫效应增加势必会导致肠道炎症增加,引起肠炎、溃疡等问题。大多数成长障碍儿童检测显示分泌型IgA不足,这意味着免疫屏障无法承受对抗外来毒素、病菌的重任,这些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淋巴等免疫主战场,加重免疫系统负担。当比较顽固的流感病毒或其他过敏原入侵,则容易发生反复感冒、过敏性疾病。危害更严重的是许多外源大分子物质与机体自身组织成分结构相近,容易造成免疫紊乱,形成自身免疫疾病。

总结起来,肠漏时的四层屏障的表现为:

生物层: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炎症增加,丙酸、氨等神经毒素产生增多,必需维生素、抗菌物质产生不足。

化学层:消化酶、溶菌酶、黏蛋白不足,导致食物消化不充分,大分子、病菌、毒素可直接接触物理层,表现为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等。

物理层:紧密连接松散、细胞间隙增大、潘氏细胞、吸收细胞损伤,导致病菌、毒素、食物大分子可直接进入体内环境,营养物质吸收率下降。

免疫层:肠炎、分泌型IgA不足、免疫系统负担加重,整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过敏性疾病和反复感冒,严重者还可以出现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大脑神经紊乱等症状。

由此,可以对成长障碍儿童肠漏的症状进行一定的汇集:

以下症状出现一个或多个,家长就需要提高警惕。

消化道问题,如胀气、腹胀、腹泻、便秘;

免疫问题,如哮喘,季节性过敏、反复感冒、流感、鼻窦充血、免疫力受损;

慢性鼻窦充血或感染;

食物过敏;

疲劳、大脑思维混沌、免疫力减弱;

焦虑、情绪化、多动症;

湿疹、皮疹、荨麻疹;

关节疼痛、头痛;

自身免疫疾病;

基于对肠道四层屏障的微观剖析,可以呈现很多导致肠道问题的靶向,由此形成的成长障碍儿童的肠道干预治疗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综合评估肠道微观状况

二、肠道杀菌、植菌(安全、针对性)

三、控制肠道炎症反应

四、个性化修补肠漏、恢复四层屏障

五、提升肠道粘膜免疫水平

六、个性化营养补充

如何综合评估肠道情况,如何科学干预、逐步改善肠道情况是一项系统工程,具体展开内容较多,下次软文将详细介绍。

上篇:《突破自闭症从认识肠道开始》

注: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用,请将它分享给需要它的人。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bangk.com/cwyy/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