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做完结直肠癌手术后最常见的问题——疼痛。
平时有点小病可能不当回事,如果是疼痛就会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且是往疾病加重方面想。
疼痛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提醒我们身体出现了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处理或者休息。
疼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不愉快体验之一,也是手术后最常见的症状。
正确的识别疼痛的诱因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对医生和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手术后出现疼痛不要着急,也不要乱想是不是病情加重了。
首先找出诱发因素,比如说:手术后下床、上厕所、咳嗽、进食、饮水、不小心牵扯到引流管等等有明显诱发因素的,及时终止这些诱发因素大多能够缓解。
如果不缓解则及时叫医生给止痛药口服或者打止痛针即可。
手术后刚开始下床伤口往往比较痛,有的患者就不想下,这是不对的,手术后及时下床对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预防双下肢血栓的形成、减轻术后肠粘连极为重要,千万不要等到不疼了才下床活动。如果下床活动太疼可以先叫医生打止痛针过十分钟后再下来。
手术后第一次喝水或者进食往往也会痛,主要是肠道受到刺激后引起的痉挛,隔两三个小时再喝水就行了。
但有的患者术后疼痛是没有诱发因素的,静静的躺着突然就痛了。
这时候就看疼痛的部位了,是腹壁上面的手术切口痛还是腹腔里面痛。
如果是腹壁痛,这是手术后炎症刺激引起的,不是什么大问题,及时打止痛针止痛就可以了。
如果是腹腔里面痛,那么就不能马上给止痛药,得先排除是不是病情加重,马上给止痛药会掩盖重症病情的进展而延误治疗。
我们先看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以及引流量,如果是鲜红色的血液流出,那是腹腔里面出血了,出一点点不要紧,要是出很多那就需要紧急手术探查了。
如果引流液是粪便,说明肠瘘了,大便从肠腔进入腹腔,这时候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要严格禁食,要不然吃的东西都流进腹腔引起腹腔感染加重。
如果引流液都是清亮的,或者是粉红色的腹水。
接下来摸肚子,肚子摸上去很硬像铁板一样,稍微碰一下就痛得不得了。这是腹膜炎引起的,我们得排除是肠瘘还是其他腹腔感染,及时止痛必要时更改抗生素。
如果病人是肚子胀、没有排便、排气,是因为肠道不通畅引起的,止痛并且给开塞露或者乳果糖通便就可以了,腹胀很严重者可以灌肠。
有的病人肚子不胀、大便正常,但也会痛,这往往是肠道痉挛引起的,也是止痛就可以。
疼痛持续时间也很重要,如果刚出现病人一般状况有很好,可以忍受,那可以先观察,但如果疼痛有不断加重趋势,就得回到上面排除病情加重。
排除了病情加重需要相应处理那接下来就需要止痛了。
问清疼痛程度,如果只是隐隐痛,不应影响患者休息或者情绪的可以继续观察,如果疼痛影响到睡眠,或者比较剧烈就给止痛药。
有的患者因为怕打止痛针会上瘾,即使很痛也忍着不告诉医生,这是不对的。手术后疼痛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比如因为疼痛不敢下床,甚至在疼痛的刺激下血压会大幅度升高、心率、呼吸加快,而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
医院里常规用的止痛针不会那么容易就上瘾,连续用4~5天很少出现上瘾的。况且大部分患者每天就使用两三次而已。
实际上心理上对止痛药的依赖,比身体生理上的依赖要早很多,比如我们术后病人疼痛一般是给氟比洛芬酯静推止痛,对于疼痛比较剧烈的会给地佐辛肌注。
用到后面经常出现病人痛的时候,给他打氟比洛芬酯一点效果都没有,打地佐辛才有效。因为氟比洛芬酯是乳白色的,地佐辛是清亮透明的,病人一看就知道什么药了,不用地佐辛就不行。
但是我们不用地佐辛,而是直接给他肌注生理盐水他也感觉到疼痛减轻了,这说明是病人的心理问题,要医生和家属加以心理疏导才行。
因此,患者疼痛我们不可忽略很重的心理因素。
有的人天生比较敏感活着多疑,一有一点点不舒服就喊痛,实际上他并没有痛而是心理太紧张了。
有的患者还会心理暗示,比如手术后前面一两天比较痛,使用止痛针比较频繁,人家打一针能挺住半天或者一天,他就两小时,等到后面病情恢复即使疼痛缓解了,他还是觉得痛,打止痛针后一到两小时就觉得痛了,我们要安慰病人解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和疑虑,放松心情。
有的病人白天不痛而是晚上痛。因为白天管理人活动的交感神经兴奋,而且白天有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而到了晚上关灯睡觉了,没什么转移注意力,管理人感觉的迷走神经兴奋,所以就出现一到晚上就痛,对于这种情况睡觉前让医生预防打止痛针,一般都能一觉睡到天亮,要不睡不好疼痛会反反复复。
医院的情况,如果是做完手术后回家该怎么办呢?
也是一样的,先找出疼痛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吃得太饱了或者吃了什么难消化的东西,下次就少吃或者不吃了。不是很痛就先卧床休息观察,如果很痛持续一两个小时医院就诊。
手术后疼痛会反反复复,但大多时候是手术后各种应激反应引起的,不是疾病加重导致,放松心情观察就可以,如果有其他不适,比如肚子痛后出现肚子胀,大便出血,止痛后还是不缓解,医院就诊。
—END—
~~~~~~~~~~~~~~~~~~~~~~~~~~~~
医语中听赞赏
人赞赏